4月3日20點15分,經過近12個小時的緩慢爬升成都天府機場國航基地項目鋼結構順利完成整體提升,標誌著項目建設進入圍護結構施工階段。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國航基地工程機務維修一期(簡稱:國航基地項目)由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承建,位於四川省簡陽市蘆葭鎮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內,建築面積42472平米,主要包括機庫大廳、機庫生產輔助用房,及地下設備管溝等。其中機庫大廳網架建築面積13362平米,單跨跨度位居全國第二,大門區域的預應力管桁架跨度為國內第一,建成後可滿足2架A350系列飛機並排停放,並滿足穿插停放1架窄體飛機的維修需求,同時可以保障A350-900的入庫維修併兼顧A350-1000的入庫維修。
1850噸
重量相當於18架波音733客機
本次鋼結構整體提升面積達12573平米,相當於1.8個的標準足球場大小,提升高度18.5米,繼此前第一次單屋面網架提升3.5米後,項目鋼結構總提升高度達到22米。提升構件包括網架結構、大門桁架、吊車軌道下掛點、消防管道等,總重量逾1850噸,相當於18架波音733客機的重量,其中機庫大廳網架跨度146米,位居全國第二。
12小時
70餘次檢查保證提升安全
根據提升計劃,本次鋼結構整體提升一共有17個吊點,提升同步性控制難度大,為此,項目採用了TLC-1.3型計算機同步控制系統、TL-HPS-60型液壓泵源、吊點實時傳感等技術。
為保證順利完成提升,此前,項目便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提前完成了1.2萬條一二級焊縫全檢測,提前一天進行預提升,確保提升安全性,同時清退場區內除鋼結構提升使用的其他用電設備,為提升期間提供足夠動力。
提升當天,受中雨及三級大風等天氣因素制約,降低了整體提升速度。為保證提升安全,每提升一個周期,便要對17個吊點進行全覆蓋檢查,按照25厘米一個周期,18.5米的提升高度,在近12個小時的提升過程中一共要檢查70餘次。
3個難點
科學應對力保整體提升計劃
此前,為保證如期完成鋼結構提升計劃,項目一方面科學組織,通過合理安排搭接施工,作業人員兩班倒等保證作業進度。另一方面克服技術難題,同時採取對稱焊接、跳焊、分段退焊等措施,降低了焊接變形量。在疫情期間,針對工人返崗困難,交通不便等問題,項目採取了分批分次少量復工的方式方法,逐步達到施工高峰,目前項目一線作業人員已全部復工,人數達到260人,其中鋼結構作業人員40人。
拼裝點多面廣,精度控制難
項目網架結構採用地面拼裝的方法,點多面廣,每個節點均需進行測量定位,每個單元格安裝精度控制困難。
為此,項目在每個小拼單元拼裝完成並對其安裝精度檢查合格後,利用連接在同一個焊接球上的三根杆件的長度作為控制指標,進行下一焊接球的空間定位,同時利用網架三維模型在Autocad軟體中進行覆核。
焊接程序複雜,局部易變形
項目鋼結構焊接過程中需經過仰焊、立焊、平焊等幾種位置,焊條變化角度很大,且存在很多高空焊接,操作比較困難。同時網架面積大,焊縫冷卻收縮易造成焊接應力分散不均勻,導致焊接應力集中,局部產生變形,影響安裝精度。
為此,項目採取了統一對稱、分塊進行、自內而外、隔塊焊接、單杆雙焊、雙杆單焊等策略,為防止焊接對網架幾何尺寸和網架撓度的影響,採用先焊接下弦後焊接上弦、從中間往四周擴散的順序進行焊接,同時保證焊接與拼裝速度基本協調一致。
受力狀態下補杆件,受力不均應力集中
在受力狀態下補杆件,存在受力不均勻,應力集中現象。
為此,項目採取「三分策略」。分區域:分7個區域,針對吊點受力外的區域(受力薄弱區域)優先補杆件;分等級:針對受力薄弱區域再次劃分受力等級,按受力等級由弱至強補杆件;分順序:在焊接過程中,採取對稱焊接、分段跳焊、主要構件先焊接,次要構件後焊接的原則。
220天
6個第一次書寫國航鋼結構施工日誌
從2019年8月27日拼裝地坪施工開始,到2020年4月3日第一次整體提升,國航項目鋼結構施工已經整整220天。期間,項目的每個第一次,都被完整記錄了下來。
2019年8月27日
第一次拼裝地坪施工
為確保將機庫大廳回填層沉降量控制到最小,項目對1米厚級配碎石進行了分層多次夯壓密實。在10厘米混凝土地坪施工過程中,採用機械初平、人工精平兩道控制方法,將整個機庫大廳混凝土平整度誤差控制在1厘米以內。同時,為防止和減緩不均勻沉降,在混凝土終凝後,第一時間進行切割分縫。
2019年9月1日
第一批鋼結構材料進場
從第一批鋼結構鋼材進場開始,目前,整個項目鋼結構施工已使用鋼材1800噸,預計到施工完成,一共將使用鋼材2000噸,相當于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場的重量。
2019年9月11日
第一榀試拼
為確保應力逐級釋放,防止應力分散不均勻,造成焊接應力集中,局部產生變形,影響安裝精度,項目將機庫大廳鋼結構施工區分解為8個,並從中間往四周擴散施工。同時,每一個鋼結構施工單元的放線、吊裝、連接固定、焊接等工序,都進行了兩次以上的施工檢查,以確保施工質量。
2019年10月17日
第一次探傷
國航項目鋼結構施工分為9個施工區,每個區有約1500條焊縫,焊縫總量逾12000條……根據設計要求,鋼結構檢查一般要求一級焊縫全檢,二級焊縫抽檢20%。然而,為確保鋼結構提升和使用安全,項目所有二級焊縫在檢查過程中依然進行了全檢。面對巨大的檢測任務,項目部積極與檢測單位協調溝通,邀請檢測人員駐場實時探傷檢測,並在合格後貼上檢驗標籤,以此來保障施工進度和質量兩不誤。
2020年1月7日
第一次鋼結構網架提升
2020年1月7日上午9:19分,國航機務維修一期工程網架首次提升正式開始。本次提升的範圍為除大門桁架區域以外的部分,跨度146米,重量約1285噸,提升高度3.5米,提升裝置由15個TLJ-600/TLJ-2000型液壓提升器組成。經過1個小時的徐徐上升後,網架順利達到預期提升高度。
2020年4月3日
第一次整體提升
4月3日20點15分,經過近12個小時的緩慢爬升,國航基地項目鋼結構順利完成整體提升,標誌著項目建設進入圍護結構施工階段。
按照工期計劃,國航基地項目預計將於2020年12月31日竣工,目前正在進行二次結構作業。
本文由中建八局投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