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缺鐵?女人貧血也分3大類型,補血需要「對症下藥」,千萬別補錯了!

2019-10-16     上海女性

很多女性都特別容易貧血

如果你也貧血

你會發現自己容易頭暈、氣色不好

搞不好還會變黃臉婆

那麼到底怎樣才算貧血呢?

貧血又該怎麼補呢?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疑惑!

關於貧血的「靈魂三問」

1. 貧血是一種病嗎?

貧血不算是一種疾病,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

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

2. 貧血了會有什麼症狀?

貧血最早出現的症狀有頭暈、乏力、睏倦;而最常見、最突出的體徵是面色蒼白。貧血的病因、血紅蛋白下降的程度、發生貧血的速度以及機體的代償能力均會影響貧血的表現。貧血的表現沒有統一的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神經系統:頭昏、耳鳴、頭痛、失眠、多夢、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皮膚黏膜:蒼白,主要表現在面色、口唇顏色、甲床等;

呼吸循環系統: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心悸等;

消化系統:消化功能減弱、消化不良、腹脹、食慾降低、大便規律和性狀的改變等;

泌尿生殖內分泌系統:少尿、無尿、激素分泌異常、女性月經異常;

3. 為什麼我沒這些症狀還貧血?

大部分貧血是疾病的一種表現而已,只要血紅蛋白濃度低於正常值,那麼即使你沒有上面說的這些症狀,也能診斷為貧血,更重要的是找出貧血病因或引起貧血症狀的原發疾病

貧血的三種類型

營養性貧血——

缺乏造血原料

機體要製造出源源不斷的紅細胞,自然少不了各種營養素,比如:鐵、葉酸、維生素B12等都是造血原料。因此,缺乏這些營養素時,就可能造成營養性貧血,較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在營養性貧血中,缺鐵性貧血約占65-75%。生長期的兒童、青春期的少女、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均是缺鐵性貧血的高發人群。鐵是合成血紅細胞的重要物質,當缺乏鐵元素時,血紅蛋白不足,血液無法正常運輸氧氣,就會引起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包括:身體軟弱無力、疲乏睏倦;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皮膚、嘴唇顏色蒼白或發黃;指甲變薄變脆、容易折斷,甚至有凹陷;常感肌肉酸痛。

解決方法:補鐵促吸收

補鐵:常見的富含鐵元素的食物有肉類、禽蛋、動物肝臟、海帶、龍鬚菜、紫菜、木耳、香菇等,但動物類食物是首選。

補銅:銅元素能在肝臟內合成銅藍蛋白,從而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日常可適當多食用口蘑、香菇、蠶豆、黃豆、海米、蟹肉、紫菜、龍蝦、榛子、松子等。

補充維生素C:有些人缺鐵是因為吸收差,而維生素C可以促使難吸收的三價鐵還原成易吸收的二價鐵,促進鐵質吸收、利用率。紫甘藍、橙子、檸檬、鮮棗中的維C含量較高。

溶血性貧血——

紅細胞壽命縮短

正常的紅細胞會有120天左右的壽命,而當一些內、外在的原因,如: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血液中的嗜血細胞增多,使得紅細胞破壞增多,只有約40-90天的壽命,骨髓的造血代償能力不足,紅細胞缺乏,便會發生貧血。

我國溶血性貧血的發病率占貧血的10-15%,較常見的是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主要發生於脾臟,發病較緩、病程較長、症狀較輕,表現為貧血、黃疸、脾大三大特徵。

應對措施:針對性改善

溶血性疾病的治療最重要的是針對性——如:若是患有蠶豆病,則儘量不要食用蠶豆;若因感染、藥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風濕關節炎、慢性腎炎等)引起的,則需做去除病因治療;

而若是(地中海貧血),則需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採取不同措施;另外,缺乏維生素E也可能出現溶血性貧血,平時可以多吃杏仁、榛子、胡桃、花生、玉米、小麥胚芽等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若有需要也可口服維生素E膠囊。

失血性貧血——

紅細胞丟失

這種情況一般是由於體內血液大量流失而導致血液缺乏,簡單來說就是損耗過多引起的貧血。失血性貧血也分為急性和慢性——前者是由於短時間內身體流失大量血液;而後者是由於患者長期輕度或中度出血導致小細胞性貧血。

慢性失血包括痔瘡出血、女性月經量過多、慢性消化性潰瘍出血等。慢性失血最常見的後果是導致缺鐵性貧血,因為人體每失血1ml,會丟失0.5mg的鐵。需要根據病因給予對因治療,同時還要補鐵,雙管齊下,也是可以治癒的。

貧血應該吃什麼

其實,不管是否貧血

對於女性來說

保證每日攝入充足的鐵都至關重要

不過,這事兒簡單

關鍵還在於一個字:吃!

01 多吃紅色動物性食物

比如紅肉、內臟、血豆腐,因為身體對肉類中的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而且不太受其它食物的影響。

02 適量補充紅色植物性食物

比如紅棗、枸杞、紅豆、西瓜,鐵含量相對較高,雖然均為非血紅素鐵,利用率相對較低,只能算是正室太子的「備胎」,但姑且也能當個補鐵的「助攻型選手」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18~50歲女性鐵攝入量為20mg/日,下面是一張補鐵的食物表,大家趕緊收藏起來吧:

03 選擇鐵補充劑

補充劑的優點就在於,一般都明確標明了含量,而且吃著方便,確實省了不少事。

來源:最緊要健康GRT(ID:zjyjkgrt)

戳這裡為我加顆小星星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喜歡就給我個好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qC71m0BMH2_cNUgyw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