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中國文化

2019-10-12     尼古拉斯憶心

文化源道而發,生命沿息無不從屬某屬性文化。所以文化現象是眾心識的聚合、是眾靈魂的聚合、是眾因緣作用必然的聚合。它不但運載著原始的精神,同時也運載全程無量施信的意志和能量。所以認識深刻普渡,博愛的認識文化現象、對待文化現象,不失為涉足人心的大德、大智和大計。因為文化表面的分歧只是現象,一旦深入到其中的深處,解讀它的成因、依存因緣、生命活動周期使命定數,就會發現對於文化的多元行為決不能簡單、決不能無知愚昧的激化促使反其生。而應立明高位從滋生依存的因緣上著手,積極團結共識引導,使其和而歸,歸而用。從根本理論出發,一種生命一種能量欲以徹底斷滅絕止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欲止的根本方法就只能落在引導和利用了。甚至戰爭中,人雖被殺了,但其生命的能量運動並未停止,只是運動方式、時空因緣發生了改變,並規律仍在沿讀。正是文化的這一生命源源的存在,所以對於群系現象遠比對身命的孽力更大、更速效。故佛經中有謗法入無間的極惡之報。善惡當前,首先是一道衡量鑒心性品位的考試題。從價值的角度,人就是面對善惡、處理善惡、運用善惡,否則,何其言智慧,何其用智慧。智者知因果、知因緣、知規律,慧者育善育惡適時變。只有善能化惡轉惡用惡,才是智和慧的真作用、真價值。

人類的中華真理文明之承,經遭歷史從未有過的淪喪和斷承,這種以不道而廢至道現象,首先是一種教育,同時也要深其不可抗拒的責任和後果。所以勢致此境,共當振驚和深醒,共當以人復興中國道文化為第一緊迫、第一當務的使命和責任;為第一覺、第一明的萬化之先。以人是德是法,為本是理是果,依據全在不變的道律,自覺動能全源於道律自明的覺悟。

一律之中,何其曰天,眾心、眾意、眾利害的律之還;何其曰地,善惡與眾的之所潛。地柔受納不還,天剛律報不改,故佛家有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之智愚說。淪喪、斷承就是極愚之為、極惡之為,從中不能不深知律患之甚、後果之危;從中不能不深明當務之明、當急之行、當擇之生。

社會理論應當深入傳承規律、深入因果規律、深入文化規律、深入道德規律,從爾增強理論研究的深刻性和可靠性;從爾跟上宇宙的社會自動調控節拍,真正務實於理論與人、理論與社會、理論與自然法則的和諧交融,道德同彰。

中國文化的傳承之歸

傳承是至關生命和文化存在與發展的決定之根,其理至深、其用甚偉,應於重點研究論證,以造福中華文明永續,造福中華民族之德永續。

從宇宙規律的生序自控出發,傳承是社會秩序決定性的內在。只有心信根承穩定有序,人於敦倫存分,宇系層層承承自展,才能從宇宙到社會、從事業到人生百脈皆通、井然而泰。

傳承從結構上由承體與受體、形式與內容合成。從分類上有本承與用承兩部分的存在。本承包括種族承和信仰承兩種;用承包括朝承、業承、識承、術承之類。從整體上,承起於道、傳於德、荒於偽、廢於利。所以,為持不偽、為持其方久則成信承有師,族承有長,以正師承本尊,長承其宗,綿續不止,盡展而一,固爾有序。信惑承亂也是規律的必然,亂承之極恰是復承之機、復承之急。中國道承決不是法術,而是德,而是真傳學效敦倫宇宙天人合一,存分自然不辭不爭不自生,以有為禪無為,以無為成無不為。是返歸朴,而不是欲以受、欲以執。

中國道承復興的工程巨大,其巨在惑阻,其易在一明。理當從主端老子和《道德經》復起,一起具動,思變而更新;基從家祠而實,形成上信下孝,東方中華共和國名之大氣候、大環境、大文明。

共建中國道文明的人文新氣候新環境

二十一世紀,實際就是人類中國道文化的新世紀,並且這是唯一的選擇。同時更是中國人使命、中國人責任、中國人出路、中國人走向人類世界性崛起的根本和所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宇宙不可抗拒的道法定著歷史下行執右而墜,上行玄左行中而升,極反規律決定負於「夢寐以求」的東方終於吼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能實現」。屈辱與歷煉,悲壯而豪邁,宇宙本體與規律萬象交響,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須走在人類東歸大潮的最前方。正是在猖獗淪喪、斷承淒涼、民意怨聲的緊急關口,一個「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的聲音開啟了迴蕩。並以穩健的步伐領導中國面向世界,形成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思想理論的時代性旗幟,實施著強勁有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新思維理念道路。核心「以人為本」決非一般,而是明確全部思想理論道德為人的定位、中國文化的定位、中國心的定位,更是整個科學發展觀全部思想理論的特色之本、目的之本、行為之本。只有中國心才是中國行,只有中國心才能創造出中國文化源源的特色和文明。所以學習全觀必須重在深刻解讀「以人」和「為本」的切妙之用、深刻之理、統論之要。以人不以己是一切理智自尊自愛創建自命本必學必立必用的真明之心、造福之心。四個字既至簡又至玄,簡者,見字乎知;玄者,上達道律之理。既至易又至遠,易者,明理當下一擇;遠者,祖祖輩輩教做好人,門門教教勸之為善,古今中外欲出苦海由此行。總之,四字核心有理有心、有境有法、有當下有未來。舍此無道、舍此理非、舍此不真、舍此無信,萬行只有因地以人,才有果地命中福報在。以此實地展開深入普及道德與因果學習,必能重築人類中華道德人文的新氣候、新環境。

這個人文環境不實施、不實成,則核心之真心無以生、無以養,故無以存。法治其外,必德化於內,外因只能通過內因起作用,否則內動、能動、本願動不生則是反作用,禁不止。人身以心為內,體制以頭為司,只有真正的育心律頭責職而范,其權域之中何其能不止。只要成以責用人立行立風立起勢到必行的活化局,又怎麼可能不爭先恐後。禁法以不禁法為主,不禁法以禁法為輔,老子無為勝有為在相對法中亦通用。

大量的不規不止現象,都是司不責實人文環境破壞的必然之態。信去無規,規去無紀,紀去無法,法去法亦無法。從爾使人文意識形態環境的榮辱標準、用人標準、職責標準以次而墜。於是在另一面的恥為人文環境中,變成恥而榮、榮而恥。過去年代偷幾穗玉,一生之恥都洗不去,而環境一變,不恥不適應、不恥不風光、不恥上不去,所以,策劃多格自動制約人文學習用人重築是關鍵。

老子通經都是反向思維法,都是去彼取此法。切本而易,執末而繁,道德人文環境的建設要在真實以核心為心的用人責職之范。

人文建設是全社會的義務和責任,從社會細胞務實復興,點燃星星之火,結合層層論壇考、抓典成面考、局面公信考,使真自出偽自沉,勢成真、偽品自白,風自轉、勢自變。歷史證明,所有昌盛無一不是文化復興為先導、為共識、為共行,中華民族的這一復興就是以人為本復興道文明的大學習。只有眾志以道深入核心行,多元匯成洪流,沖開一切封阻、一切閉鎖,而曰同。同心同道,中國已經在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旗幟指引中開始走向復興、走向人類歷史中華普世共悅的文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nZcv20BMH2_cNUgiy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