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覆滅之路——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為什麼會失敗?

2020-05-26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原標題:李自成的覆滅之路——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為什麼會失敗?

公元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外城;19日,在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占領紫禁城,從而全面占領了北京,明朝正式滅亡。

但李自成僅在北京城待了43天,就火燒紫禁城和部分北京城的建築,匆匆撤往西安,然後一路敗退,在第二年的5月初在湖北九宮山地區遭當地地主武裝襲擊,最終身死;而他建立的大順政權也僅僅維持了21年,在公元1665年8月被清軍剿滅。

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為什麼會失敗?

李自成進北京

第一:沒有遠見,失掉民心

李自成攻入京師之後,此時的明朝早就因為兩線作戰掏空了國庫,李自成在國庫和六部倉庫之中並沒有發現什麼糧餉。

為了更好的籌集軍餉解決當前面臨的財政梧桐,李自成做了一個非常情緒化的決定,就是允許手下的官兵 「助餉追贓」

最終的結果就是大順軍 「便街提士大夫」,就是照著吏部留下的名冊滿大街抓人,逮著一個就往死里壓榨,以對他們進行嚴刑拷打為樂,就算這些人都付了錢了,也經常被大順軍折磨致死。

「鄉紳富戶,皆追贓助餉。視其家資,十欲得七。不應者,輒截人平指殆盡,又割其筋」。

「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

如今的崇禎自縊之處

而且李自成還將崇禎帝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侮辱逝者。

結果是災難性的。誠然李自成確實在北京掠奪了共計七千萬兩白銀,其他珍寶無數,極大充實了大順軍的糧餉,不過李自成就此徹底得罪了天底下的士紳一族,他這麼一搞,誰都不敢向大順軍投降。而士紳一族恰恰掌握著這個社會的大量資源,沒有他們的支持,江山根本坐不長久。

李自成的燒殺搶掠不僅得罪了士紳階級,也讓讓原本支持李自成的百姓瞠目結舌,更是讓那些原本想前來投靠的百姓驚若寒蟬,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

李自成的民心在一夜之間喪失殆盡,大順軍註定無法長久。

起義軍

第二:起義軍內部的腐化

這就是農民起義的局限性。當初很多農民起義軍之所以參與起義,就是活不下去了。但當他們得到想要的土地之後,便開始迅速墮落腐化,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軍隊甚至為了爭奪鳳陽皇宮的俘虜小太監和鼓吹樂器而結仇,分道揚鑣。

因此早期的農民起義軍在明朝正規軍面前可以說是不堪一擊,最終李自成帶著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如果不是因為滿清入侵,孫傳庭、洪承疇等人均被調往遼東防範清軍,起義軍將被明軍徹底剿滅。

後來李自成重新集結起義軍捲土重來,這次他就學聰明了,收留饑民,開倉賑濟災民饑民,還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軍隊很快發展到數萬人。

「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李自成起義軍

隨著起義軍聲勢不斷壯大,除了災民之外,越來越多的明軍正規軍也加入到起義軍的隊伍當中,此時的起義軍戰鬥力得到迅速提升,軍隊紀律也不可同日而語。

在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京師之後,李自成就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因此京師內除了換了一波守城的兵士,城中的達官顯貴都往大順軍軍營趕、準備投誠外,基本都還挺正常,很多商戶都照常開門營業做生意。

但很快這道命令就被李自成的昏招: 「助餉追贓」頂替。命令一出,人性的醜類被無限放大,大順軍到處在城內姦淫婦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完全沒有一開始進城那時候的紀律性。

「兵丁斬門而入,掠金銀奴女,民始苦之」

而那些為李自成出謀劃策的文臣謀士也開始腐化,每日只知挾妓取樂,不思進取,整支大順軍從上到下迅速腐化,更不用說李自成本人了。他對手下人燒殺搶掠的行為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大順政權

第三:前有狼後有虎,三面夾擊

大順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明朝滅亡,但天下真的太平了嗎?並沒有!

當時的北方有吳三桂的5萬兵馬、清軍的8萬兵馬,這13萬兵馬久經戰陣,大多是虎狼之師,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覷;而且清軍八旗戰鬥力更是最鼎盛的時候。

在南方,朱由檢自縊身亡後,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鎮擁立於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權,尤其是寧南侯左良玉在江南地區擁有八十萬兵力,實力可以說極為強勁。

還有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等其他農民武裝正對大順軍虎視眈眈。

可以說李自成儘管聲勢最盛,但面臨的局面卻是危機四伏。

清滅大順之戰

第四:沒有自己的根據地

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擅長游擊作戰,也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打下一個地方,掠奪足夠的糧餉之後就跑從不逗留,早期曾在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策略下潰不成軍,李自成在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帶著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

不過後來隨著李自成捲土重來,李自成還是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除了陝西外,李自成並沒有實現對於占領地的直接控制。可就算在陝西,李自成也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大本營。

儘管這種形式可以確保大順軍的機動性,但如此一來,李自成的大順軍就始終沒有穩定的糧草補給。隨著大順軍規模越來越大,軍需補給的需要越來越多,消耗越來越大,沒有根據地的補給,只能繼續到處吃大戶,這就導致大順軍的後勤補給極不穩定,補給線隨時都會被掐斷,只要某個地方堅壁清野,大順軍就得自己亂起來。

此外沒有根據地使得李自成大軍的兵員補充成為大問題,根據地不僅為軍隊提供糧草,也可以為軍隊訓練後備兵員。

早期的李自成屢戰屢勝,大批的明朝降軍、流民來投靠,兵員補給自然不成問題,可一旦李自成吃了敗仗,前來投靠的人少了,兵力立即捉襟見肘,而且無地可守,根本沒有地方讓他東山再起。

闖王

第五:用人不當

任何人想要起兵造反,除了需要大量的兵和將,更需要文臣的輔佐,這些文臣可以幫助他看清天下的形勢,確定軍隊接下來的行動方向,武主外,負責攻城略地;文主內,負責運籌帷幄。當初朱元璋得到劉基等文臣、徐達藍玉等武將的輔佐,得以平定天下建立大明。

李自成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他起用的知識分子,大都是些下層的失意文人,當然這並不是什麼問題,像姜子牙等著名謀士也沒有在朝廷中做過高官,不照樣輔佐周文王。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姜子牙。李自成任用的如牛金星、宋獻策等下層知識分子長期生活在鄉野或江湖之間,不僅缺乏帶兵打仗、從政治國的經驗,而且視野狹隘,不能準確把握全國形勢及其走向,李自成之所以沒有建立根據地,沒有對占領地形成有效占領和管理,甚至還將軍隊撒在占領各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的意見。

大順軍隊

對於人才隊伍的建設李自成實際上也沒有自己的想法,他建立大順政權之後基本沿用的還是明朝的那一套,占領北京之後,李自成和他的領導班子也沒有拿出任何更先進的政治綱領和戰略計劃,即使官制也還是延續著明朝的舊制,對明朝的財政制度更是一無建樹。

當然大順軍中不乏有識之士,李岩在跟著李自成打入北京之後,並沒有跟著一起燒殺搶掠,而是給李自成上了一份奏章,對時局做出了清晰正確的分析,但李自成卻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無法自拔,忽略了李岩的正確建議。

當李岩主動請命要去鎮壓投降明朝的河南,李自成卻懷疑李岩想趁機占山為王,最終在牛金星的誣陷下將其冤殺。而牛金星本人在李自成窮途末路之時,很乾脆選擇了倒戈相向、投降清朝,使得大順軍隊又再一次被削弱了。

第六:內部爭權奪利

早期的大順軍異常團結。但大家只能有難同當,卻無法做到有福同享,尤其當大順軍打入北京之後,內部的爭權奪利也隨即開始了。

牛金星在被拜為「大祐閣大學士」、官居丞相之職開始,便積極羅織黨羽開始爭權奪利,玩起了明朝黨爭這一套,此事被李岩察覺,但終究無計可施,反而不斷被牛金星誣陷。

當初跟著李自成起兵的老人,如劉宗敏、李過、高一功、田見秀、劉芳亮、袁宗第、劉體純、李雙喜、張鼐、谷可成、馬世耀、吳汝義、李友、李強等人,他們自恃勞苦功高,完全無視李自成的禁令,打著 「助餉追贓」在京中大肆燒殺搶掠。

吳三桂

儘管在李岩、牛金星、宋獻策等人的勸說下,李自成下令停止 「助餉追贓」,釋放所有關押人員,停止對前朝遺老遺少的燒殺搶掠。

可命令是下去了, 「助餉追贓」卻沒有完全停止,大順軍依然在燒殺搶掠,尤其是劉宗敏,繼續拿平民和商人開刀,軍紀毀壞依然嚴重,甚至把算盤打到了李自成此時需要大力爭取的吳三桂家眷頭上。

內部爭權奪利的同時,李自成對手下人的控制力也開始減弱。吳三桂奪下山海關的時候,李自成讓劉宗敏帶兵前往征討,誰知劉宗敏公然抗命,甚至直接回應李自成說他是讓自己跑到前線賣命,而其他將領也指揮不動,最終無奈之下,李自成只能自己前去。

就算在李自成兵敗逃離北京的時候,牛金星依然不忘玩弄權術,最終害死李岩。此時此刻依然不忘爭權奪利,李自成的起義軍豈能不敗?

李闖王

所以說,即便李自成占領了北京,滅亡了明朝,但終究還是難逃歷史滾滾向前的車輪,辛辛苦苦建立的大順政權也最終成為了滿清王朝建立的墊腳石,這不僅是李自成的局限性,實際上也是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的局限性。

而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的失敗,其經驗和教訓,也值得我們現在細細品味,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