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里,有一首自殺率奇高的曲子。
它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和兩個,或者說三個男人的愛情故事。
或許有人已經猜到要推薦的是哪部電影了。
沒錯就是那個女主角超級性感、漂亮。
把一女兩男的三角戀,還拍的十分唯美純情的
布達佩斯之戀
Gloomy Sunday
想看的小夥伴,請來微信公眾號【美劇鋪】,後台回復劇名,即可獲取~
一個德國大使走進布達佩斯一家餐廳,點了他最愛吃的肉卷,慶祝自己的80歲生日。
他要求餐廳為他演奏樂曲助興,不料,小提琴剛拉開,鋼琴剛支起,這位年過花甲的德國大使便頃刻間暴斃身亡。
原來,這首樂曲正是那首受了詛咒的《憂鬱的星期天》,很多人聽完後都選擇自殺。
故事回到60年前,同樣一個餐廳,一個年輕靚麗的女人淺淺笑著。
她叫伊洛娜,穿著一襲淺藍色的長裙,領口開的很低,眼睛充滿神情,優雅的氣質透露著肆意的性感。
她是這個餐廳的服務員,餐廳的老闆拉西羅是她的情人,兩人一起經營著這家餐廳。
餐廳有個鋼琴師,叫安德拉許,他有著帥氣的臉龐,憂鬱深邃的目光和嫻熟的鋼琴技法。
伊洛娜被安德拉許的才華吸引,和他溝通藝術的同時,用女人特有的胸部誘惑安德拉許。
安德拉許當然也喜歡上了伊洛娜。
但是伊洛娜並不是水性楊花,她只對能吸引自己的男性放電。
像伊洛娜這樣的美女,喜歡她的當然不會只有這兩個男人,還有常來飯店裡的德國小伙子漢斯。
在這個德國人眼裡,伊洛娜就是純潔的天使,他只能虔誠地仰望。
察覺到這一點的拉西羅,就故意當著眾人的面大秀恩愛。
伊洛娜生日那天,在餐廳眾目睽睽下,拉西羅送給她奢侈首飾,並親吻她。
讓在一旁德國男生漢斯尷尬又傷心。
而安德拉許不為所動,送上了深情譜寫的鋼琴曲《憂鬱星期天》給她。
這首《憂鬱星期天》充斥在影片各個地方,以各種形式,就像安德拉許說的,這首曲子在傳遞著一種神秘聖潔的信息。
從餐廳出來,漢斯鼓起勇氣向伊洛娜表白求婚,伊洛娜拒絕了他。
而她的老情人拉羅西鼓勵她跟隨自己的心,選擇她想愛的人。
經過幾秒思考,伊洛娜投奔到安德拉許的懷抱。
傷心的漢斯和拉西羅在多瑙河邊頹廢,漢斯甚至跳河自殺,被拉西羅救起。
另一邊,伊諾娜和安德拉斯瘋狂親熱。
經歷了被冰封的冷凍期,拉西羅不能接受沒有伊洛娜的生活,於是,決定和安德共同分享伊洛娜。
「分成兩半的伊洛娜總比沒有沒有好。」
伊洛娜被拉西羅的告白感動,安德也不願意放棄她,三人達成共識,共同幸福比拋棄一個人更好。
於是,伊洛娜、安德、拉西羅上演了一段狗血的三角戀。
作為普通人,是有點接受不了這樣的安排。
但三人的感情始終溫如開水,淡淡地,穩穩地一直相安無事。
拉羅西努力經營餐廳,伊洛娜做好服務工作,安德彈奏動人的鋼琴曲。
和諧幸福的三個人,共同為餐廳的生意努力奮鬥。
雖然有時候兩個男人心中難免有些不爽,但過不了多久就會重歸於好,互相扶持。
伴隨悠揚動人的曲調,這樣的感情甚至讓人有些羨慕嫉妒。(不不不,我們還是要清醒點)
一次偶然的機會,餐廳迎來維也納音樂公司的老闆。
他們被《憂鬱星期天》深深打動,一眼看中了安德拉許身上隱藏的音樂才華.
決定把這首曲子做成黑膠張片發行,收入按照比例分成。
安德拉許身邊沒有懂行的生意人,拉羅西只好臨時充當起他的經紀人。
經過談判《憂鬱星期天》順利出版,這首鋼琴曲不單打開聽眾的心扉,憂鬱之情更深入內心,他和餐廳也因此一舉成名。
此後,拉羅西的餐廳生意火爆,很多人衝著安德的音樂到店消費。
餐廳賺的盆滿缽滿,安德提升了知名度,但厄運也隨之而來。
自從《憂鬱星期天》發行以來已經在布達佩斯造成8起自殺案。
死者死的時候,播放器都播放著這首《憂鬱星期天》,這首曲子像受到某種詛咒,能聽懂的人都會告別了世界。
沒人知道為什麼,也沒有科學依靠,大概是他們參透了曲子的深層含義。
但《憂鬱星期天》具體想表達什麼?安德拉許自己也不知道。
幾年後,在戰爭的籠罩下,德國人殘忍屠殺匈牙利猶太人。這時漢斯又回到了布達佩斯,成了德軍上校,擁有權利和地位。
劇情也從這裡急轉直下。
漢斯來到餐廳,要求安德拉許演奏著名的《憂鬱的星期天》,安德拉許固執拒絕,伊諾娜眼看發生衝突,便拿起琴譜,唱起本來沒有歌詞的《憂鬱的星期天》的歌詞,並要求安德拉許給她伴奏,這才避免流血衝突。
然而,就在這完美的詞曲演繹之後,安德拉許似乎瞬間就明白了他一直想尋找的這首曲子要傳達的神秘訊息,接著拿起漢斯的槍,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愛、復仇與戰爭的故事,在布達佩斯糾結上演。
而伊洛娜和拉羅西、安德拉許的幸福三角戀也不復存在。
作為猶太人的拉西羅,希望藉助漢斯的力量避免被屠殺,畢竟曾經他是漢斯的救命恩人。
但漢斯早已不是幾年前那個單純的小伙子了。
為了換取拉羅西的自由,伊洛娜甚至拿自己的身體交換,但漢斯卻食言了。
伊洛娜的兩個情人都離她而去,傷心欲絕的她挺著懷孕的大肚子在墓碑前像兩位情人告別。
60年後,在餐廳里暴斃身亡的德國大使正是當年的漢斯。
這家餐廳正是60年前拉羅西的餐廳,現在由伊洛娜和她的兒子共同經營。
這個兒子是伊諾娜同安德拉斯和拉羅西共同的孩子,他承載了善良、純粹、文藝,當然還有漢斯經常掛在嘴邊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而德國大使身亡,正是伊洛娜為兩位情人的復仇。
本片稱得上是一部披著不倫戀外衣的復仇故事。
關於這三個人的不倫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覺得唯美淒涼,也有人覺得不能理解。
更想說的是那首響徹整個影片的那首曲子《憂鬱的星期天》。
匈牙利作曲家Rezso Seress(1899—1968)在1930年創作了《憂鬱的星期天》(Gloomy Sunday),這首曲子相當悽美,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行,流傳很多自殺案跟其有關。
作者尼克•巴可藉由來自這一作曲家的事件的靈感,撰寫了一本浪漫小說,而後導演根據小說改編拍攝了這部電影《布達佩斯之戀》。
所以說這首《憂鬱的星期天》才是整部電影的核心。
或許正是因為這首曲子的神秘力量,讓整部電影變得唯美浪漫,也讓布達佩斯這座城市顯得美艷動人。
至於這首曲子究竟代表了什麼,大家可以自己去電影里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