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一炮而紅,拿下總計46.55億元的票房,成為了中國影史票房榜第二。因為《流浪地球》,不少人成2019年為中國科幻元年。
其實之前中國不乏科幻作品,劉鎮偉執導《機器俠》(2009)、王晶《未來警察》(2010)等,以及很多帶有科幻元素的電影,比如周星馳《長江七號》(2008)、郭帆《李獻計歷險記》(2011)、《記憶大師》(2017)、《超時空同居》(2018),等等。
但目前大眾還是比較認可《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這還是將重工業視效作為科幻的基本元素。比如和《流浪地球》同檔期的《瘋狂外星人》,雖然也有科幻元素,但大眾認知還是喜劇電影,並未列入科幻電影的行列。
以《流浪地球》為起點,今年仍將上映不少科幻大片,比如8月9日上映的《上海堡壘》,還未定檔的《明日戰記》、《拓星者》,以及無數科幻迷翹首以待的《三體》。
而在這些大製作科幻視效大片中,有一部小成本的網絡電影《群落》,今年也將上映。
網絡電影《群落》是由果派影視出品製作,導演張大尉執導,的首部硬核科幻網絡科幻電影。《群落》的故事內容是圍繞著人類對未知宇宙的探索和恐懼來展開,是一部風格迥異、形式鮮明的科幻作品。
相比於《上海堡壘》的3億製作費用,《群落》800萬投資連演員的片酬都付不起。
影片的大部分投入都放在了實際製作及特效製作上,希望通過精緻的細節以及製作團隊精益求精、打磨細節的用心態度,呈現出一部足夠「硬」的科幻片。
科幻是電影類型中的常見元素,也是最能代表工業電影水準的電影類型。科幻電影,是人類對於未來的一種期望,所以需要使用大量的特效鏡頭,以及需要最前沿的科技概念作為支撐,導致科幻大片要有非常高的製作成本。
關於小成本能否撐起科幻元素的問題,國外不少作品也給出了答案。
澳大利亞的低成本科幻片《升級》,製作費用600萬美元,在好萊塢動輒上億的視效大片中實在是不起眼,但AI技術設定、場景真實度、動作戲、特效等等都做到了讓人驚艷的程度,豆瓣評分也達到了8.1分。
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到,《群落》在概念設計、美術置景及特效製作這些方面,還是比較用心的。
在前期的概念設計非常重要,決定了之後視效設計的方向和效果。製作團隊根據劇本需求,尋找整體的美術方案,期間繪製了數千張概念圖,包括人物的形象、飛船結構、外星生物概念等等。
而美術置景作為影片最重要的投入,飛船上的艦橋、生活艙、主機房等主要場景,全部實景搭建,耗時近半年時間完成,確保拍攝的真實性。
而最終的特效,尤其是變異人的視覺效果,還是非常驚艷。
作為一部網絡電影,《群落》最終是泯然眾人,還是從網絡大電影中突圍,為中國科幻電影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還是要等成品上映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