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賣枸杞年入過億!為什麼你的工作卻不值錢?

2019-09-17     小小副業

保溫杯配枸杞,是90後的標配。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才驗證到原來這話還真不是空虛來風。 原來60%的枸杞都被90後給買走了,而有種說出這組數據的不是別人,正是一位靠賣枸杞年入過億元的小伙子說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賣枸杞也能賣上億,真不能看不起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呀! 所以永遠沒有不值錢的工作,賺不了錢,只是你提供的價值不到位罷了。 不過,我也知道,做生意需要天分,大多數人第一桶金還是來自職業選擇。 第一份工作,往往決定著你以後的起點,人脈資源的積累,以及人生第一桶金的積累速度。 所以我今天給大家梳理了幾個特別搶手的好行當。 要擇業或者換行的,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未來會非常值錢的工種。

1

駐家早教師

這工作,其實是家政行業的細分行業。 提醒,大家可不要把家政行業和保姆劃等號。 家政,可是需要在學校經過專業學習的,就跟你學的英語專業、金融專業是一樣的。 國家教育部還規定,每個省份原則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

家政人員這可是堂而皇之進課堂的職業培訓,別搞錯了啊!

大家都知道月嫂是家政行業的一個工種,表面上專業度不算高。

但是現在行業專業化提升了,連月嫂也需要考證、評級、設置KPI! 有一次在火車上遇到一位月嫂,工種前面有一個「金牌」倆字的形容詞,牛逼了,1個月1萬!

她給我拿出一張A4紙,上面密密麻麻列明了工作內容100多項。她還說,每一項,都有一個操作指引。 我們真的不能用傳統的目光看待月嫂了。

她們的工作KPI以及收入水平,可超過了很多在5A寫字樓工作的白領。 那駐家早教師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其實就是把早教老師請到家,跟請家教是一樣的。

駐家早教師的任務是陪孩子,做早教引導、開發智力、包括在文體上天賦的開發。 別以為這是隨隨便便陪孩子說說話唱唱歌。

其實優秀的駐家早教師都會有全套教案,每天教什麼清晰明確,直接指向那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智力開發。

我記得我孩子尚小的時候,接近2歲依然不會開口說話。 我著急得不得了,在58同城找了一個大學女生,專門教孩子講話。 最終挑中的大學生是個很有經驗的女孩。 她曾經服務過十幾個有自閉症孩子的家庭,每天有詳細的工作列表給孩子講故事和聊天,讓自閉的孩子過得更快樂一些。 其實,這個女孩的工作,就是駐家庭早教師的雛形。 未來一定會有更加專業的機構、更加成規模的平台能提供類似的服務。

我相信,到那時候,早教、幼教行業上門會成為一件很潮流的事。

2

跟人工智慧相關的工作

前一段時間華為發布了一則通知,給了8個應屆生高薪待遇。 年薪最高的是201萬,最低的也有80萬了。 看看這些博士的專業,大部分都是自動化啊、人工智慧啊、機器人研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

5G時代,高科技占了價值高地。 現在的大國之爭,完全已經演變成科技之爭了,看看華為最近霸氣地自研晶片的新聞就知道,誰緊緊扼住科技咽喉,就緊緊把握住話語權。

就像我的一個前同事,現在跳槽到一家資管公司上班,他們公司目前就在推機器人智能交易。

也就是說,你肉眼盯盤真的過時了,現在是機器盯盤,機器下單,智能計算買賣時機。

不少公司也開始運用智能客服替代人工客服。 甚至有一種半人工客服的系統,前半段給一個固定客服話術,即時判斷客戶是否有意向購買,如果有的話馬上轉接人工客服。 根據普華永道的預測,人工智慧對中國崗位的取代率為26%,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9000萬個相關的就業機會。 史蒂芬·霍金還曾經放狠話說,「要麼被人工智慧取代,要麼成為人工智慧。」

大家都知道李開復的創新工廠,他可以說是中國人工智慧第一人了,而且還寫了本《AI·未來》的書,來專門闡述他對人工智慧的推崇。 這本書講到了人工智慧的四大浪潮,依次是網際網路智能化、商業智能化、實體世界智能化、自主智能化。 李開複本人也在一次演講中,說掌握了這四大浪潮,也就掌握了未來巨量的財富。 未來的風口是科技。 大家看,科創板不已經讓一波人開始掙錢了嗎? 這種高精尖行業,建議從娃娃抓起,給孩子選專業的時候可以考慮。 當然如果有涉及到一些投資計劃,也可以以此為依據。

3

無人機駕駛員

深圳歡樂海岸,有一個大疆無人機展示廳。 同行的朋友是科技迷,於是趁著路過的機會,給了我一番深度的科普。 在我印象中,以前的無人機都是用來做攝影的,比如婚禮現場、城市資料片、企業宣傳片等。

但是無人機駕駛員,這職業倒是第一次聽。 朋友告訴我,其實無人機的應用範圍是非常廣的,比如用在植保、測繪、高壓線纜、農林巡視和物流等應用領域。 它可以代替人類完成一些高風險和有毒有害工作。

在農業上,可以用無人機噴洒農藥。 在藝術上,影視行業運用無人機拍電影。

最近黃曉明的電影《烈火英雄》,裡面有一個場景是需要給高溫油罐滅火。

這個時候,其實劇組就是用無人機來投遞乾粉,這樣就不需要直升機駕駛員人肉去投遞,傷亡可以降低很多。 

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在要做這個職業,還得考個叫做AOPO的證,不過最關鍵還是需要駕駛能力好。 正是因為這個工作新興,所以目前知道的人不多,考證的人更是寥寥。

但是未來,這種解放人類雙手、提高生產效率的工作,一定會因為稀缺而獲得更多追捧。

4

寫在最後

2010年馬雲前往台灣參加創新論壇,台下坐著的都是一幫手握台灣重要產業的大佬。

主持人一臉傲嬌地說:台灣真了不起,老闆們年紀這麼大都還孜孜不倦談著創新。 輪到馬雲發言了,他說了一句聽起來頗為掃興的話,「這讓我很焦慮。」

他說,創新應該是年輕人的事情,大佬們雖然乾得不錯,但總體上應該是年輕人要乾得更好。 馬雲相信,對於創新,年輕人有能力乾得更好,也應該有信心乾得更好。

所以,如果要找到「年輕」兩個字的長板,首推創新類的工作。

其實,馬爸爸真的沒必要焦慮。

我們這些年輕人,賣枸杞也能賣出時尚感,做家政也可以成為標杆。這其實就是一種微創新。

用老的業務模式進行升級疊代,你的第一桶金應該很快就會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byYPm0BJleJMoPMHY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