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釣大物,總逃不過小魚的侵擾,有釣魚人總結出七八套避免小魚鬧窩的方法,掛硬餌,加重鉛,打偏窩等等。
但是一大群小魚如洪水猛獸般,還是讓鉤餌無法安全到底,於是小魚鬧窩成為釣魚人最頭痛的事。
有一次庫釣,小魚鬧窩實在是厲害,萬般無奈之下,朋友建議釣小魚。
當釣小魚之後,忽然發現原來也有意思。於是乎,一上午的時間都拿來釣小魚了,最後收穫兩斤多的小魚,還上幾條不知叫什麼名的小魚。
自此之後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之後會抽出一些釣魚時間,專門釣小魚。
那天晚上老婆露了一手廚藝,小魚吃起來非常香。
如果你不釣小魚,那麼你錯過另外一種漁樂和美味。
有些釣友認為小魚鬧得那麼凶,釣小魚,完全沒有技術可言,但是想釣好,也是要講究方法和套路。
大鉤大線釣大魚,小鉤小線釣小魚,毋庸置疑。小魚口小,鉤子需非常小才不會發生擋口,目前能買到最小是0.3號無刺袖。
以往一直對成品子線有成見,買了包0.3號袖鉤讓漁具店老闆娘幫忙綁,老闆娘問我是不是對她做生意有意見,只能選擇成品的0.3號鉤子線了。(釣友常去的一家漁具店,關係比較熟。)
整個線組要求靈敏,主0.4號,子0.2,浮漂選小號短腳短身漂,吃鉛量小,翻身快。
竿選用短竿,2.3米或3.4米即可,調性軟,遇到大白條,照樣有上魚的手感。
日本一直以工匠精神著稱,釣具行業也有馳名世界的品牌。近些年來,中國漁具也得到飛速發展,漁具品牌也層出不窮,但也出現了魚龍混雜的情況。在製造工匠精神上確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提的此話題是因為看了一部紀錄片,日本有專釣小魚的傳統,有一家傳承200多年的家庭作坊,製作在小河溝釣小魚的魚竿,手工製作,過程也相當考究。(雖國內有售,但售價昂貴,有些忍不住「剁手」)
當然,裝備都是次要的,主要是作釣時的那份心情。
釣小魚關鍵是餌料,有釣友覺得小魚鬧窩不是什麼東西都吃嗎?
的確,小雜魚食性廣,只要是食物,感覺都會湊上去啃兩口,但是小魚對葷腥味型餌料更加青睞有加。
第二,餌料霧化需好。釣大魚時,常面臨一個兩難的境地,餌料沒霧化,誘魚慢,有霧化招小魚,針對小魚就不用糾結了。
第三,拉餌能拉出細膩的小餌團。能否拿出小餌團,主要拉絲粉和水的占比,和活餌的手法,拉絲粉,水量可稍多一些,手法根據實際情況把控。
推薦配方:
單開法:野戰藍鯽,配水1:1
混合型:天元鯽紅加百分之十拉絲粉,配水1:1,主釣白條時可加百分之十的南極蝦粉
小魚種類挺多,有時還會遇到一些叫不出名字,但是以餐條、麥穗、鰟鮍居多,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小拇指長,大的也能達到一二兩。但它們主要生活在中上層水域,所以經過調平水,找底之後,釣半水。
如果釣半水,出現截口的情況,可調整作釣水層,提高釣效。
夏季高溫時,餐條會浮水,釣水皮也是很好的選擇。
釣小魚除了魚種豐富之外,還有一個地方不一樣,上魚頻率非常快,不同與釣大魚的守釣,空軍時有發生。小魚多的地方,一兩個小時也能上魚兩三斤,滿滿的收穫感。
但也需要適當休息,頻繁拋竿也會臂疼腰酸,上魚上到手抽筋並不是一句假話。
釣小魚的釣法並不複雜,更多釣友面臨的問題是漁獲該怎麼處理?
一二兩的白條處理起來並不麻煩,但是小拇指長的小魚數量大,讓人望而生畏,送人還沒人要。
對於小魚,不吃可以放流,但請不要丟在岸邊曬死。
小魚小蝦其實很好吃,但沒清理乾淨還有些發苦,特別是鰟鮍。
處理時,建議用小剪刀在魚的腹部剪個口子,然後用力擠一下,再用清水沖一下即可。這個清理過程需要些時間,但你要相信,你所付出的時間,美味是不會辜負的。
小魚吃法很多,但只有油炸小魚吃起來最香。
1、清理乾淨的小魚,加入適量蔥姜蒜,料酒,鹽腌制,喜歡辣的釣友,還可以加入一些辣椒粉,腌制兩三個小時。
2、將腌制好的小魚瀝干水,後裹乾麵粉,可加入一些生粉混合。(之前試過用濕麵粉,不是很好控制,容易成坨)
3、油燒熱,將小魚炸直金黃即可。
釣魚,永遠不知道下一竿會上來一條什麼,的確,有釣友知道下面這條是什麼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