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一般人何以失敗的原因?

2019-09-10   123財富俱樂部

交易市場存在三個要素:市場、資金、交易者。市場可以看作是全體交易者的集合,資金則是用於支持交易者對市場走勢發表看法的彈藥。

研判市場走向、決定交易品種和進出時機的交易方法的總和,稱之為交易技術或市場管理。

有關資金分配、倉位控管、順勢加碼和止損設置的藝術,稱之為資金管理。

有關交易者本人的心性修煉和情緒控制,稱之為自我管理(自律)。

其中交易技術永遠是第一位的,它就象是交易者的眼睛。一個交易界的盲人,他在交易市場中無論怎樣做或做什麼都是錯的。

趨勢跟蹤交易技術是唯一正確的技術(針對區間震盪行情的高拋低吸操作實際上也可以轉化為針對小周期K線圖的微觀趨勢跟蹤),閱讀K線圖的能力是交易者唯一需要具備的能力。不能判斷趨勢、不會閱讀K線圖的交易者無法獲利。

對交易技術的要求是:1、大氣,2、精細,3、簡潔。

大氣就是足以跟蹤最為宏觀的趨勢,如實現月線圖趨勢跟蹤;精細就是足以跟蹤最為微觀的趨勢,如實現一分鐘K線圖趨勢跟蹤;簡潔就是指交易技術應該凝結為高度精練的交易系統,交易者完全按照交易系統所發出的進出信號熟練化交易。交易者學習交易技術必須經歷由簡單到複雜、再由複雜到簡單這樣一個過程。就交易技術而言,簡單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複雜的一定是錯誤的。因為在交易市場中,複雜交易幾乎就等同於「風險無法控制」。這就是我認為個人交易者最好遠離所謂的「套利交易」的原因。

資金管理與戰鬥中的兵力的運用有一定的類似之處。一場戰鬥需要投入多少兵力?占總兵力的多大比例?要不要預留後備部隊?預留多少?這都是身為統帥必須決定的問題。並不是每一次建倉都可以投入全部資金,一直這樣做的人必敗無疑。一般來說,交易者必須學會「試探性建倉」,我們把這部分資金稱之為「先鋒部隊」。先鋒部隊取得勝利則考慮有節制地順勢加碼,先鋒部隊受挫則直接砍倉,切不可長時間持有虧損頭寸,甚至加碼攤平。經驗表明,「先鋒部隊」占總兵力的比重最多不應超過四分之一,「後援部隊」占總資金的比重最低不應少於四分之三。對於新手或者是從事槓桿交易而言,兩股資金的分配比例還應該更懸殊。

交易系統

交易策略、交易法則、交易計劃

那些市場前輩們認為有利於交易成功的經驗之談,但執行結果因人而異、你可以採用也可以不採用的交易技巧稱之為「交易策略」,例如:「只在明顯的趨勢中下注」。那些上升到法則的高度、任何人都必須遵守的交易策略稱之為「交易法則」,例如:「絕對禁止在虧損的頭寸上加碼攤平」。交易策略和交易法則是對三項管理的高度濃縮,是前輩高人畢生經驗教訓的總結,是他們用漫長的交易歲月、天文數字的損失甚至是生命換來的,年輕後學除了充分尊重、用心領悟並努力實踐之外別無選擇。

交易計劃是三項管理、交易策略和交易法則聯合作戰的綱領,交易者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交易計劃最好是文字性質的,這樣看起來更清晰、也更容易和交易總結相對照。交易計劃主要決定交易的方向和性質。以期貨交易為例,如果是中長線交易,交易方向只能和月線圖所指示的長期趨勢、周線圖所指示的中期趨勢和日線圖所指示的短期趨勢全部保持一致,進場時機由大周期交易系統(如後面將要介紹的「5/10/20日均線交易系統」或「K五十交易系統」)和小周期交易系統(如後面將要介紹的「1分鐘K線圖交易系統」)聯合決定出場時機僅由大周期交易系統決定。一般來說,日線圖所指示的短期趨勢方向發生改變之日,就是大周期交易系統發出平倉信號之時。如果是短線交易,則進出場時機均由小周期交易系統決定。

短線交易有兩種:

1、指那些逆中長線趨勢方向的交易,主要捕捉至少是日線級別的超漲或超跌所引發的價格回撤運動。正因為是逆勢的,所以必須是短線的。如果順應中長線趨勢的方向,就應該採用中長線交易,因為這時候採用短線交易會損失掉相當大一部分利潤。

2、指在中長線趨勢背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針對區間震盪行情所進行的一種高拋低吸的操作。請讀者注意越是保證金比率要求高、甚至完全不允許採用槓桿的市場(如當前的中國大陸A股市場要求100%的保證金),觀察的視角就應該越宏觀,交易就越應該以中長線為主。這種情況下交易者應該多注意月線圖、周線圖和日線圖,而不應該對60分鐘以下的小周期K線圖予以過多重視。

交易大師何以不敗?

他們首先解決交易市場的選擇問題。第一個原則是「不熟悉的市場不做」,即所參與的市場之技術走勢必須能夠納入到他的技術分析框架範圍內。第二個原則是「不活躍的市場不做」,因為越是流動性差的市場其價格運動越容易被人為操縱,冒然參與這種市場無異於自投羅網。他其次解決交易品種的選擇問題。交易品種以流動性好、價格變動活躍、走勢真實自然者為佳。以股票為例,大型機構投資者往往選擇藍籌股,姑且不論這樣做是否明智,原因之一就是出於進出方便的考慮。期貨交易中,個人交易者應該選擇「主力合約」,即成交量和持倉量均為最大的那一款合約進行交易,其它合約應一概迴避。因為只有眾多交易者廣泛參與的品種其價格走勢才是真實自然的,才不容易被人為操縱,交易技術也才有用武之地。交易大師最後解決進出場的時機問題。理論上講,如果交易技術精確地解決了進出場時機的選擇問題,資金管理和自我管理就是完全不必要的。這就像一個武功無限高強的劍客可以殺死所有對手是一個道理。但事實上不存在武功無限高強的劍客,再怎麼強大的人都會遭遇實力相當的對手。同理,再偉大的交易家其交易技術也是有局限和彈性的。舉例來說,交易技術可以清楚地告訴交易家某個品種將大幅暴漲或大幅暴-跌,但時間上可能很快,也可能拖得很久,久到足以讓所有等待的人都失去耐心和信心。在路徑選擇上,大級別的趨勢可能是單邊的、一氣呵成的,也可能是一波三折的「下降通道型」或「上升通道型」的。如果不做好資金管理一味重倉交易,哪怕看對了大方向,也會在一個小小的價格回撤運動中被消滅。在存在槓桿效應的保證金交易中重倉交易或盲目地以利潤順勢加碼,爆倉出局的機率是100%。

交易大師擁有一般人所難以掌握的精深的交易技術。其核心機密是:

一、將大周期K線圖與小周期K線圖聯合起來作戰。

二、在同一張K線圖上,他注意三個要點:1、K線與K線的形態與位置關係;2、K線與均線的形態與位置關係;3、均線與均線的形態與位置關係。

他永遠順著中長期趨勢的方向交易,但如果是保證金交易,他亦不會對短期的逆向波動放鬆警惕。他不僅能正確研判長期、中期和短期趨勢的方向,更能清楚地感知隱藏在趨勢背後更加本質的東西:多空力量強弱之對比及其彼此之間的消長變化。

他只在「所有條件都對其有利」的時機出戰,其它時間則只是觀察和等待。他不認為自己比交易系統更高明,所以他信賴交易系統甚於信賴自己的感覺。

他與常人最大之不同是無貪無懼,無驕無餒,當進則進,當退則退,沒有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之類的情感羈絆。他不但擁有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一套合理的資金管理方案。這套方案的一般模型是:將總資金分成三份,第一份叫做「交易帳戶外生活備用金」,這個帳戶的資金永不投入交易使用,且用於存儲交易之外的其它收入和交易利潤的不斷匯出(出金)。第二份叫做「市場外交易備用金」,它存放在和交易帳戶關聯的銀行帳戶上,雖然可以方便地轉入市場,但除非非常必要,否則不參與日常交易(如果資金不足這一份可以取消)。第三份才是「市場內交易資金」。這部分資金又分為四份,第一份叫做「先鋒部隊」,專門用來試探性建倉。當「先鋒部隊」受挫且小周期交易系統發出反向的交易信號,要麼直接止損平倉,要麼用另外四分之一的資金反向同數量開倉與原有頭寸對鎖,這樣無論價格如何波動,交易損失將被鎖定為兩個相反頭寸之間的差價。然後靜觀多空搏殺的結果,當勝負已分、趨勢明朗的時候,用最後四分之二的資金對正確的頭寸順勢加碼。

虧損定律和盈利定律

通過總結大量的虧損交易,包括他人的和我自己的,我總結出一種叫做「虧損交易定律」和「盈利交易定律」的公式,寫在這裡供讀者參考:

虧損交易=【高買低賣或低賣高買+過晚結束虧損部位+過早結束盈利部位】×大比例重倉交易或高倍率槓桿交易(即「過度交易」)×無確定性、無勝算的強行交易×無節制、無大方向的頻繁交易。

盈利交易=【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儘早結束虧損部位(即「截斷虧損」)+讓盈利部位充分發展(即「讓利潤奔跑」】×與勝算成正比的倉位比例或槓桿倍率×確定性法則指導下的適宜的交易次數×中長期趨勢方向決定下的適宜的交易次數。

所謂高買低賣或低賣高買,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日線、周線或月線級別的,一種是分時級別的。拿我較為早期的交易來說,雖然在日線、周線或月線級別上做到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困難不大,但在分時級別上卻經常出現追多或追空現象,導致在分時圖上做多則跌、做空則漲。這種現象在我開始關注「小周期K線圖」之後已經自行解決。如果在日線、周線或月線級別上出現高買低賣(在下降趨勢中做多)或低賣高買(在上升趨勢中做空)的現象,通常是由於缺乏識別趨勢的能力造成的,通過提高交易技術可以解決。

關於「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參見後面「成長性法則」一章。這裡注意警惕三個敵人:它們分別是過度交易、強行交易和頻繁交易。所謂過度交易,就是倉位比例過重或總是使用高倍率的槓桿係數,導致承擔過量風險。所謂強行交易,就是交易之前不考慮確定性,不掌握勝算而企圖強行獲利。所謂頻繁交易,就是無節制、無大方向感的過多過濫地交易。關於「與勝算成正比的倉位比例或槓桿倍率」,參見「穩健性法則」一章。關於「確定性法則指導下的適宜的交易次數」,參見「確定性法則」一章。關於「中長期趨勢方向決定下的適宜的交易次數」,參見「成長性法則持盈法則」部分。過度交易、強行交易和頻繁交易,都是指一種我稱之為「交易狂」的人。其中過度交易者喜歡大筆進出,無論是操作一萬元還是一億元,他們都希望將每一分錢都投入進去,因此他們總是覺得錢不夠用。或者更準確地說,再多的錢也不夠他們虧損的。強行交易者不管市場條件是否允許都要進場交易,他們不願意等待「大好時機」的到來,或者遠在「大好時機」到來之前就早已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和頻繁交易者一樣,他們寧可虧損也不願意約束自己呆在場外。後兩種人既不能空倉,也不願意單純持有獲利部位讓利潤充分發展。他們喜歡的就是一直不停地交易再交易,直到虧光所有的錢為止。除非改變行為模式,否則這三種人都沒有成為傑出交易者的任何可能。

一般交易者,何以失敗?

下面詳細列舉導致交易虧損的各種現象及原因,這些原因分別對應著交易者在交易技術、資金管理或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些對應股票交易,有些對應期貨交易,請讀者自行歸納:

1、自投羅網:選擇了錯誤的交易市場,在不熟悉的市場中冒然操作。

2、不辨牛熊:缺乏判斷股票大盤指數宏觀趨勢的能力,不會將大盤指數的月線圖、周線圖和日線圖結合起來綜合看圖,不能識別市場整體上處於牛市還是熊市。

3、「三期」不分:不明白沒有永遠的牛市,也沒有永遠的熊市。缺乏判斷市場走勢整體上處於牛市或熊市的初期、中期還是末期的能力,不能據此作出相應的對策。

4、不顧大局:在股票市場整體上走牛的背景下做多或整體上走熊的背景下做空贏面才是最大的。當大盤處於狂風暴雨般的主跌浪時,做多個股的贏面為零,輸面為100%,反之亦然。因為短期趨勢服從中長期趨勢,個股服從大盤。「拋開指數做個股」是種無知無畏的說法。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大盤處於主升浪時禁止做空任何個股,大盤處於主跌浪時禁止做多任何個股。

5、錯失熱點:不懂大盤與板塊、板塊與個股走勢之間的辯證關係。不了解領頭板塊和跟風品種在不同市場運行階段表現上的不同特色。缺乏對階段性市場領漲板塊或領跌板塊的感受力與判斷力。

6、懼怕最強:缺乏正確選擇交易品種的能力,總是陷入趨勢不明顯或乾脆無趨勢品種的泥潭裡,或者雖然選擇的交易品種是正確的,但不是趨勢最為強烈的。不敢做主升浪和主跌浪,不懂或不敢在領漲品種上做多或在領跌品種上做空。

7、缺乏方向:缺乏判斷具體交易品種宏觀趨勢的能力,不會閱讀月線圖、周線圖和日線圖(方法與研判大盤指數完全一樣)。在具體操作品種上逆勢交易,即在下降趨勢中做多,或在上升趨勢中做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上升趨勢中做多,在下降趨勢中做空,在無趨勢行情中空倉。注意這裡的趨勢至少是日線圖所指示的短期趨勢,並且方向上要和周線圖所指示的中期趨勢和月線圖所指示的長期趨勢方向一致。

8、缺乏耐心:違犯「持盈法則」,即「大周期交易系統不發出平倉信號不得平倉中長線頭寸,小周期交易系統不發出平倉信號不得平倉短線頭寸」。雖然能夠識別大趨勢,但缺乏不動如山的能力,缺乏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總是過早結束盈利部位,剝奪獲利部位充分發展的機會。交易者必須依據大周期K線圖(如日線圖)建立大周期交易系統作為中長線進出的依據。

9、不夠精細:缺乏判斷具體交易品種微觀趨勢的能力,不會閱讀1/15/30/60分鐘K線圖,缺乏正確把握買賣時機的能力,總是追多追空,追漲殺跌,進退失據,錯誤百出。這種情況雖然對方向正確的中長線頭寸影響不大,但在保證金交易中會招致大的損失。交易者必須依據小周期K線圖建立小周期交易系統作為短線進出的依據。

10、不辨強弱:缺乏辨別交易品種多空力量強弱對比的能力,對其此消彼長和強弱關係發生逆轉的過程渾然無覺,對趨勢主導方的力量耗盡衰竭和因之造成的轉勢不敏感。

11、不忍止損:違犯「止損法則」,即「大周期交易系統發出平倉信號立即平倉中長線頭寸,小周期交易系統發出平倉信號立即平倉短線頭寸」。缺乏面對現實的能力,要麼是由於不能識別趨勢,要麼是心存幻想,總是過晚結束虧損部位,導致原本小的虧損最終演變為災難性後果。

12、強行交易:缺乏分辨「利潤從哪裡來」的智慧,不懂得所有的利潤都來自市場的賜予。勝可知而不可為,任何人都不可能罔顧市場而企圖強行盈利。交易者只能順勢而為,應該耐心等待所有的條件都變得對自己有利、尋找勝算最大的那個價格變動臨界點下手即遵循「確定性法則」。

13、頻繁交易:缺乏分辨誘惑與機會的能力,唯恐錯失機會,甚至以為到處都是機會,缺乏從「日間雜波」的邪惡引誘中走出的能力,導致無節制、無大方向指導下的「頻繁交易」。頻繁交易和強行交易的結果一樣,都是集多次小虧為大虧。

14、過度交易:因為貪婪或受速富思想的支配,違犯欲速則不達的天道,妄圖通過孤注一擲實現一夜暴富。不了解倉位與勝算成正比的交易法則,缺乏正確的資金管理系統,總是採用重倉或高倍率槓桿係數的方式「過度交易」,最終要麼因為壓力過大、操作扭曲而徒勞無功,要麼因為錯誤或意外而滿盤皆輸。

15、無利則害:違犯「簡易柔順至上法則」,包括「預期落空退出法則」和「處境艱困投降法則」。簡,是指交易系統簡潔精鍊;易,是指獲利越容易的交易越是好交易;柔,是指放低自己的身段,保持心靈的開放性與靈活性;順,是指交易者必須具備完全的客觀精神,一切以市場為導向,跟隨市場而動。

16、不知加碼:違犯「穩健性法則」,包括「小倉試探法則」和「順勢加碼法則」。前者是以少量資金充當「先鋒部隊」,避免一次性陷入過度交易,後者是在形勢已經被證明對己有利的情況下擴大戰果。但請注意順勢加碼是要有節制的,參見前面「資金管理」部分的介紹。

17、急於回本:急於致富或急於扳回損失,沒有耐心等待「大好機會」的到來,缺乏對於高勝算交易機會的考量和追求,有意無意地反覆違犯「確定性法則」,一再重複強行交易、頻繁交易和過度交易的錯誤。

18、追求刺激:精神空虛,害怕無聊,追求刺激,不想了解市場真相,只想交易再交易,這樣很容易陷入強行交易、頻繁交易或過度交易的泥潭,直至耗盡所有的資金為止。他們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下一次的好運」基礎上。

19、證明自己:因為不服氣而想「打敗市場」,要麼試圖證明自己比市場更聰明,要麼試圖證明自己比別的交易者更聰明。他們不懂得,人只能有限程度地戰勝市場,而不可能終極意義上地完勝市場,試圖證明自己比市場更強大是頭號愚蠢的事,試圖證明自己比別的交易者更聰明也沒有任何意義。

20、報復市場:因為變態的自尊或「面子損失」而報復性交易,向市場挑釁,想「出口惡氣」,想一舉「大敗市場」。他們不懂得,市場先生身兼對手和裁判兩種角色,它才永遠是最強大的。交易者的自尊或面子在市場先生眼裡一文不值。

21、自我膨脹:一筆或連續幾筆交易大贏之後,原本渺小的自我空前地膨脹起來,自以為找到了發財致富的永動機,忘記了強行交易、過度交易和頻繁交易的危害,開始瘋狂交易。

22、不懂休息:一次大的挫敗之後,按照前輩交易家的經驗,應停止交易休息一段時間直至重拾交易信心,或至少減量經營到合適的交易規模。但有些人為了反敗為勝,既不停止交易也不減量經營,終至在大虧之後再次嚴重失血,甚至完全失去交易資格。

23、拒絕自律:酷愛自由,拒絕自律。「自由狂」往往同時也是自大狂,在他們看來,自律不僅是「不爽」的,也是丟面子的,而「天才」(他們對自己的評價)總是個例外,是無需自律的。他們錯誤地認為自己具備「超絕的智慧」或「出奇的好運」可以脫離交易法則的約束之外。

24、拒絕學習:雖然知道自己缺乏專業知識,但是因為懶惰或抱持遊戲人生的生活態度,極度缺乏深入了解客觀事物內部規律的動機,做事不專注、不深入、不持久,怕麻煩或不願付出,寧可重複錯誤,拒絕深入學習。

25、追求完美:某一筆交易在極短的時間內(注意這個前提)本已取得豐厚的盈利(比如50%,只是仍未達到交易者心目中的期望值如100%),此時本應二話不說先將熟透了的蘋果摘下,卻出於一種追求「完美主義」的「交易潔癖」,交易者期望「一舉大贏」;結果又因缺乏迅速止盈的能力,在風雲突變之下瞬間雞飛蛋打,將所有盈利全部還給市場,甚至還虧損出局。

26、缺乏勇氣:雖然大周期交易系統和小周期交易系統同時發出長、中、短線建倉信號,大好機會近在眼前,卻在關鍵時刻喪失了行動的勇氣,變得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和優柔寡斷。結果眼睜睜地看著「大好機會」成為過去。

27、厭惡金錢:內心深處對金錢或成功有著不正確的認識,即認為金錢是骯髒的,或認為自己的成功是罪惡的,是造成別人損失的原因,不能夠從更高層次上正確理解和處理得與失、成與敗的辯證關係。

28、自認卑微:認為自己天生卑微,不配享有成功,懼怕成功的到來,無法想像自己成功之後的模樣。

29、追求失敗:擁有追求失敗和傾向自我毀滅的潛意識。

只要你有足夠的膽量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人,這種念頭最終會改變你的生活。交易員也是一樣,你們要一往無前,要敢於追求心中的理想。

—— END ——

責任編輯:123博弈學院

  • 歡迎關注【財富俱樂部】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交易員~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