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面前
如今的Vmware或者是Virtualbox虛擬機,基本上已經成為了工程師的標配,虛擬技術給大家帶來的便捷性,確實讓很多很多工程師省去了重裝系統,軟體與系統不兼容的麻煩,但是對於需要在現場用虛擬機連接網絡進行調試的時候,對於橋接,NAT , 主機等幾種網絡模式,你們真的懂了嗎?今天就以Vmware為例,為大家講講~
安裝好VMwareWorkstations之後,進行虛擬機網絡配置時有四種網絡連接方式,橋接、僅主機、NAT、LAN區段。
之所以有不同的模式,在我看來是為了滿足不同的網絡需求,總的來說:橋接、NAT能夠滿足虛擬機連接外網的需求,而僅主機模式則不能連接外網,但是能實現與物理機之間的通信。
安裝好VMwareWorkstations之後會默認生成兩個虛擬網卡,打開網絡和共享中心如下,VMnet1用作hostonly模式,VMnet8用作NAT模式:
四種網絡連接方式的區別如下:
1.橋接模式
橋接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把虛擬機的網卡接到物理網絡,如下圖:
這種方法是虛擬機的網卡直接與物理機網卡進行通信。對於Windows的虛擬機而言可能非常方便,不用考慮太多,用在Linux虛擬機中同樣也行,但是不建議採用這種方法,不利於維護,有時候虛擬機可能無法連接到網際網路。
另一種方法是通過一個虛擬網絡進行橋接,如下圖:
打開虛擬網絡編輯器(菜單欄,「編輯」–「虛擬網絡編輯器」):
該種方式相當於在虛擬機網卡與物理機物理網卡直接加一個虛擬網絡VMnet0,VMnet0可以選擇橋接的網卡是有線網卡還是無線網卡,或者是自動選擇。比如物理機是通過無線網卡上網的,此時VMnet0選擇了有線網卡,肯定就不能實現聯網。個人經驗是選擇「自動」,讓VMnet0自動選擇能夠上網的網卡。
「橋接」是虛擬機的網卡直接把數據包交給物理機的物理網卡進行處理,雖然可以直接與外界進行通信,但是虛擬機必須有自己的IP位址、DNS、網關等信息。此時,物理機和虛擬機的地位是一樣的。舉個例子:物理機是房東、虛擬機是房客、物理機的網卡是大門,房東和房客都能通過大門,但是各自都有鑰匙,互不影響,只是大門的所有者是房東而已。
如圖VMnet0起到個對物理網卡選路的功能。
可採用橋接的情景:物理機所處的網絡中有DHCP服務,能夠自動為網絡內的主機分配IP位址。
不適合的情景:校園網,可能內部虛擬機無法聯網;物理機撥號上網。
2.NAT模式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絡地址轉換
相當於說在虛擬機與物理機直接添加一個交換機,相當於擁有NAT地址轉換功能,能夠自動把虛擬機的IP轉換為與物理機在同一網段的IP。
比如虛擬機網卡連接到物理機上的虛擬網卡VMnet8,當VMnet8收到虛擬機的數據包時,會把數據包轉發給物理機的物理網卡。相當於物理網卡不直接接觸虛擬機的數據包,而是接觸VMnet8進行處理。實際上VMnet8是NAT模式,自帶DHCP功能,能夠給虛擬機分配IP位址。
能夠實現虛擬機與物理機之間相互通信、虛擬機到外面的網絡通信,但是外面的網絡不能到虛擬機通信。
3.僅主機模式(hostonly)
該模式是內部虛擬機連接到一個可提供DHCP功能的虛擬網卡VMnet1上去,VMnet1相當於一個交換機,將虛擬機發來的數據包轉發給物理網卡,但是物理網卡不會將該數據包向外轉發。所以僅主機模式只能用於虛擬機與虛擬機之間、虛擬機與物理機之間的通信。
4.LAN區段
LAN區段相當於說模擬出一個交換機或者集線器出來,把不同虛擬機連接起來,與物理機不進行數據交流,與外網也不進行數據交流,構建一個獨立的網絡。沒有DHCP功能,需要手工配置IP或者單獨配置DHCP伺服器。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itzykang」的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及本聲明。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tyutzhangyukang/article/details/78525086
今天就到這裡啦~ 如果各位看官喜歡的話,歡迎點擊右下角的「在看」,或轉發和收藏哦。(不要忘記文末彩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