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花博會的配套工程,崇明生態大道1標已經復工,於今天完成東平河橋北幅主橋鋼結構的架設,橋上優美的「山影斜暉」造型初現。崇明生態大道新建工程東起北陳公路,西至淡雲路,連接城橋鎮與陳家鎮,全長約38公里,將成為崇明島南部地區的一條東西向重要聯繫通道。詳見
崇明生態大道新建工程由上海城投公路集團建設,將結合慢行交通系統、生態景觀廊道等先進理念,打造與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功能定位相符合的高品質生態公路。隧道股份上海路橋承擔了生態大道1標、2標的項目建設任務,全長8.18公里。
崇明生態大道最吸睛的莫過於未來的地標景點——「生態眼」,位於東平河附近,筆直的道路將在這裡「兵分兩路」,向外畫出優美弧度的拋物曲線,如同一隻眼睛的「上眼瞼」和「下眼瞼」,整體造型如同「一隻眼睛」。
東平河上兩座對稱的雙子橋正是位於「生態眼」的位置,分為南北兩幅,單幅橋樑長738米,為全鋼異形塔斜拉橋,橋體採用層疊的框架,力求打造「山影斜暉」造型。主橋採用雙主梁形式,兩片主梁間採用橫樑連接,鋼結構安裝分為橋塔和橋樑兩部分,以先橋樑後橋塔、先中跨後邊跨、先墩頂橫樑後兩側縱梁的順序完成安裝。主橋總用鋼量約5600噸,施工過程中,構件單次吊裝最大重量約122噸,單個構件最長約54米。
新民晚報—張龍 攝
本次鋼結構施工結束後,東平河橋將開始北幅橋樑東西側引橋的板梁架設,南幅主橋鋼結構架設以及引橋施工,最終將在施工完南北側的道路後合幅,完成崇明新地標「生態眼」的建設。崇明生態大道2標目前也已經正式啟動,計劃於4月底完成全部瀝青攤鋪工作。
項目建成後,雙向四車道的崇明生態大道設計時速為每小時60公里,緩解陳海公路的交通壓力,完善崇明的交通線網骨架,疏通交通「毛細血管」,打造高品質生態公路。
資料:隧道股份上海路橋
編輯:吳澤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