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滅陳之戰,隋朝迷惑南陳令其誤判;陳叔寶私通主將妻子致戰敗?

2020-04-29     歷史塵封

南北朝末期,隋文帝楊堅稱帝後,北方已具備一統天下的能力,相比之下南陳則是日漸衰落,自南梁侯景之亂後,南朝已經失去了和北朝抗衡的實力,公元588年,即隋開皇八年,隋文帝下詔大舉伐陳,並於次年攻入建康滅陳,實現了南北一統。

楊堅所建立的隋朝是繼承了經過戰火洗禮的北周,加上多年的改革,實力強盛的北周成為隋朝奠定基業的基石,擁有了充足的經濟實力和軍力,南下伐陳可謂是水到渠成,而南陳則是在陳後主在位時期走向衰敗,尤其是歷史記載中,有陳後主和主將妻子私通的記載,致使這位主將面對隋軍是不願出力,隋軍大舉攻入建康,那麼南陳滅亡,真的和陳後主於主將妻子私通而輸掉了關鍵一戰嗎?

這個我們要大致復盤一下隋滅陳之戰,來看一下,隋朝和陳朝之間的各方面對決,首先要說的是,楊堅稱帝建立隋朝和陳叔寶登基繼位大致處於同一時期,楊堅於陳叔寶之前1年稱帝,但是在兩人的治理下,隋朝和陳朝走向了完全圖通的方向。

隋滅陳之戰,隋朝迷惑南陳令其誤判;陳叔寶私通主將妻子致戰敗?

隋朝建立之前,楊堅平定了尉遲迥之亂,已經基本上肅清了北周反對自己的勢力集團,所以隋朝可以快速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即便各地還有小規模叛亂,當時楊堅制定的是先南後北,也就是先討伐南陳,在對付北面的突厥,但是隨著突厥想要趁隋朝建立之初南下占便宜,所以隋朝改變了策略,也就是先遏制突厥,再南下伐陳。

說到這裡,大唐要感謝一下楊堅,正是在開皇二年至開皇三年,即582年至583年,這段時間,突厥在隋朝的挑撥也打擊下,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對中原王朝的威脅逐漸減小。

《隋書.高祖帝紀》(開皇七年)發丁男十萬餘修築長城,二旬而罷……廢梁國,曲赦江陵。

在軍事打擊突厥的前提下,隋朝還在大舉南伐前修築長城關隘,為的就是鞏固北部邊境,避免在隋朝大軍深陷南陳時,突厥從背後捅刀子。

同時楊堅滅了西梁,也就是在江陵一帶的小勢力,是侯景之亂時,南梁各方宗室割據的地方勢力之一,之所以他能夠存活,都是背靠著西魏以及北周,隋朝,但是當隋朝要實現統一的時候,西梁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可以說,在隋朝討伐那陳前,任何可以成為陳朝盟友的勢力,要麼被滅,要麼無力實現聯合,獨自面對隋朝的南陳在國力上就難以抗衡了,畢竟南陳只是繼承了部分南梁的勢力。

疆域上和南梁相比,丟了蜀地和兩淮,陳霸先立國後還要平定內部各地叛亂,經歷過陳文帝休養的南陳是難以恢復到和北朝抗衡的勢力的,在隋開皇八年,占據長江中上游以及兩淮的隋朝,已經占據了全局的主動。

同時隋朝也採取了迷惑行為,給本就不想打仗的陳後主送去了不打仗的理由。

《隋書.高祖帝紀》置淮南行台省於壽春,以晉王廣為尚書令......合總管九十,兵五十一萬八千,皆受晉王節度。東接滄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橫亘數千里。

當時隋朝已經在建康西南,長江北部的壽春設置征討「司令部」了,楊光節制50餘萬大軍,隋軍遍布長江沿線,但是直到隋軍各部打到建康附近,陳後主才做出反擊的決策,反應可謂是不能再慢了。

其中不僅僅有陳後主貪圖享樂,不理政事,佞臣誤國的問題,還有的就是隋朝的一些列迷惑性行為,誤讓南陳認為隋朝只是擺擺架子,沒有能力南下征討。

《隋書.高熲傳》量彼收積之際,微徵士馬,聲言掩襲。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廢其農時。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賊以為常......上行其策,由是陳人益敝。

《隋書.賀若弼傳》弼請緣江防人每交代之際,必集歷陽。於是大列旗幟,營幕被野。陳人以為大兵至,悉發國中士馬。既知防人交代,其眾復散。後以為常,不復設備。

當時高熲的建議有點像田豐當初建議袁紹對付曹操的辦法,也就是利用小股部隊裝著要大舉南下的態勢,調動陳軍補防並耽誤南陳的農時,以此達到削弱南陳國力的目的,同時狼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慢慢的陳軍也就習慣隋軍的動作了。

賀若弼也是用了類似的套路,賀若弼在部隊換防之機大張旗鼓,久而久之對岸的陳軍也就習慣了,在很長時間內,隋軍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南陳將士慢慢也就誤認為隋軍沒有南下的實力了,畢竟隋朝還沒有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水師。

而隋朝這些迷惑性的軍事行動,在傳到南陳朝堂,對於不理政事的陳叔寶來說,這都是合理的,畢竟隋朝也是立國不久,還沒有南陳立國時間長,陳叔寶更多的認為,自己可以當一個享樂君主,和隋朝對峙的問題還是交給自己的後代吧。

在這種情況下,國力強盛並積極準備的隋朝必然是國力相對較弱且軍備鬆懈的南陳抵擋不了的。

再來說一下,陳叔寶對待隋朝的軍事行動是什麼態度呢?經驗告訴他,隋朝想要滅掉南陳,這是沒可能的。

《陳書.後主本紀》帝從容謂侍臣曰:「王氣在此。齊兵三來,周師再來,無不摧敗。彼何為者邪!」

當隋軍從長江各處大舉南下東進的時候,陳叔寶說過,王氣在建康,國運在於南陳,畢竟南陳雖然國力不強,但是南朝一直是以正統自居的,北方疆土都是南朝丟失的土地。

再者南北朝對峙時期,北齊北周都先後南下攻陳,都沒有成功,這也是陳叔寶自恃長江天塹足以擊退隋軍的原因所在,而在大家要知道,對於南陳來說,上一個割據南方的政權被北方政權所滅是在300年前,也就是西晉於280年攻滅孫吳,時間可是會磨滅掉很多東西的,陳叔寶也應該認為,自己不會再一次見證類似的歷史事件了。

隋軍迷惑不戰的行為加上陳叔寶自認長江天險足以自守,所以和隋朝積極進行軍事準備不同,陳叔寶選擇的是過好每一天,小日子想怎麼過就怎麼過。

《南史.陳本紀》使南平王嶷鎮江州,永嘉王彥鎮南徐州。尋召二王赴期明年元會,命緣江諸防船艦,悉從二王還都為威勢,以示梁人之來者,由是江中無一斗船。上流諸州兵,皆阻楊素軍不得至。

江州(今江西九江),南徐州(今江蘇鎮江),這兩處是南陳都城建康上下游的兩座重鎮,可以說當初陳叔寶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鎮守兩地,就是為了鞏固建康的安全。

只是陳叔寶為了過元會,也就是當時的春節,讓兩個兒子歸京,歸京就歸京吧,還讓兩人帶走了戰船,等於是讓兩座重鎮成了空鎮,這無異於自殺啊,害怕給隋軍進攻設置障礙的感覺,楊堅知道後,估計要對陳叔寶表示感謝啊。

而隨著楊廣統領各軍大舉進攻,長江沿線各處缺乏戰備的陳軍自然就不是對手了,加上「豬隊友」從中搗亂,陳軍加速了衰敗。

《陳書.後主本紀》及隋軍臨江,間諜驟至,憲等殷勤奏請,至於再三.....總又抑憲等,由是議久不決。

當初隋軍大舉進攻之初,就是施文慶、沈客卿兩人壓著戰報,所以建康並不防備,等到戰局急轉直下,各路隋軍已經向建康合圍的時候,陳朝朝堂商議如何應對,又是施文慶干預,所以一直拿不出什麼具體的應對措施,而這也加速了陳朝的滅亡,畢竟隋軍可是勢如破竹,那是直接奔著建康去的。

所以陳叔寶下定決心的時候,隋軍已經兵臨建康城下了,當時建康一帶陳軍還有10餘萬眾,陳朝也做了臨時兵力擴充,「重立賞格,僧、尼、道士,盡令執役」,連僧尼道士都被抓去了,可見也是徵集了所有能夠徵集的戰力了。

只是南陳集結了最後一戰的軍力,但是陳叔寶缺乏最有一戰的信心。

在隋軍還未對建康完成合圍時,南陳大將蕭摩訶和任忠都力求出戰,蕭摩訶建議趁城下隋軍立足未穩之機出城擊敗隋軍,任忠建議派精銳部隊在長江一線分割隋軍,切斷隋軍補給,之後立足於建康打反擊戰,但是陳叔寶都否決了。

顯然陳叔寶是把寶壓在了隋軍會自退這件事上,也就是堅守建康城,但是隨著隋軍大舉攻城,建康城防遭遇重壓,此時陳叔寶才想要大反擊,主動出擊,其實這個時候,南陳的局勢已經處於極其不利的地步了。

《陳書.蕭摩訶傳》後主多出金帛,頒賞諸軍,令中領軍魯廣達陳兵白土崗,居眾軍之南偏,鎮東大將軍任忠次之,護軍將軍樊毅、都官尚書孔范次之,摩訶軍最居北,眾軍南北亘二十里,首尾進退,各不相知......兵交而走,諸將支離,陣猶未合,騎卒潰散,駐之弗止,摩訶無所用力焉,為隋軍所執。

至此,隋朝南陳的最後決戰,在陳叔寶多次決策失誤後展開,而且這次白土崗之戰,陳軍雖說是協同作戰,卻不相互同屬,而是一起展開軍陣撲向隋軍,這本來就是犯了兵家大忌。

就算當時陳軍的兵力上的確優於賀若弼所部,歷史上,要太多的兵力占優,而隨著一處發生潰敗就引起全局潰敗的,陳軍就是這麼個結局。

賀若弼初期的確抵不過陳軍大舉而來,率部退卻,但是隨後主要進攻實力較弱的孔范所部,孔范抵擋不住發生潰敗,之後就是全局潰敗了,任何人和無法在戰場上阻止這潰敗的局勢,能不被潰兵踩死就不錯了,隨後隋軍就趁亂攻入建康了。

歷史記載中一處記載很有意思,那就是陳叔寶私通主將妻子,致使主將不願作戰。

《南史.蕭摩訶傳》後主通於摩訶之妻,故摩訶雖領勁兵八千,初無戰意,唯魯廣達、田端以其徒力戰。

也就是說蕭摩訶手握精銳部隊,但是並未參戰,致使陳軍戰敗,都是因為陳叔寶和蕭摩訶的妻子私通,淫樂到戲弄大將妻子身上了,這真是太沒有底線了,可以說蕭摩訶是南陳主將啊,他要是不參戰,陳軍難以戰勝隋軍。

那麼這件事可信嗎?我個人對此是存疑的,蕭摩訶可是扶持陳叔寶登上帝位的功臣啊,當初陳叔陵想要奪權,差點殺了陳叔寶,是蕭摩訶誅殺陳叔陵,支持陳叔寶登基的,陳叔寶就算荒淫,也不至於這麼不張心眼,去找蕭摩訶的麻煩。

而且在建康城破,陳叔寶被俘獲後,蕭摩訶的表現更能說明問題。

《南史.蕭摩訶傳》及城平,弼置後主於德教殿,令兵衛守,摩訶請弼曰:「今為囚虜,命在斯須,願一見舊主,死無所恨。」弼哀而許之。入見後主,俯伏號泣,仍於舊廚取食進之,辭訣而出,守衛者皆不能仰視。

蕭摩訶被俘獲後,抱著必死之心,他只想最後看一眼舊主陳叔寶,要是說去看陳叔寶混的有多慘,那麼還可以和之前因為妻子問題的行為聯繫在一起,但是蕭摩訶是去看望陳叔寶的啊。

蕭摩訶看到陳叔寶後是抱頭痛哭,還拿食物給他吃,如果蕭摩訶因為他妻子和陳叔寶的事情而氣憤,擁兵不戰,那就是想要讓陳叔寶付出代價,成為階下囚啊,怎麼還會去看望陳叔寶,還痛哭?還給吃的?這和之前的戰場行為邏輯不能自洽啊,除非蕭摩訶是個瘋子。

要是蕭摩訶是因為南陳丟了江山而愧疚,也不用去見陳叔寶,畢竟陳叔寶要為南陳江山易主負主要責任,所以我認為,陳叔寶和蕭摩訶妻子私通這件事,應該不是真的,而且《陳書》中就沒有《南史》中的這段記載。

個人猜測蕭摩訶可能也沒有在最後一戰中發揮作用,畢竟其部在布陣時處於邊緣,賀若弼擊潰孔范所部時,他未能及時支援,陳軍大範圍發生潰敗時,他也無法穩住局勢,就被捉了。

再者,當時的局勢是,隋軍大舉合圍建康,就算白土崗之戰,陳軍打贏了又能怎樣?最多只不過是擊敗賀若弼一軍,其他隋軍尚在,況且賀若弼戰敗只能激起其他各路隋軍的鬥志,畢竟拿下建康的功勞是多麼大啊。

總的來說,隋滅陳之戰,隋朝積極備戰,加上一系列迷惑操作令陳叔寶不願做戰爭準備,自恃長江天險的南陳認為短期內,隋朝只不過是裝裝樣子,沒有大舉南下的能力,而到了隋軍大舉伐陳,陳叔寶逃避現實的避戰,佞臣的干預,都讓陳軍屢屢錯失戰機,等到隋軍合圍建康,做最後一搏的陳軍也被賀若弼相對容易擊潰,南陳就此滅亡了。

參考資料《隋書.高祖帝紀》《隋書.高熲傳》《隋書.賀若弼傳》《陳書.後主本紀》《陳書.蕭摩訶傳》《南史.陳本紀》《南史.蕭摩訶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yws13EBiuFnsJQVFGi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