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待播現實題材劇觀察:都市劇垂直細分,主旋律題材豐富

2020-04-07     綜藝報

2020年一季度已落下帷幕,《安家》《完美關係》《決勝法庭》等現實題材劇成為螢屏當仁不讓的主角。進入二季度,現實主義題材劇依然是螢屏主流,呈現出都市劇垂直細分、主旋律題材豐富等特徵。

2020年一季度已落下帷幕,回顧一季度的電視劇市場,題材豐富多元,內容品質上乘,春節檔和疫情防控的雙重效應下,電視開機率不斷攀升,特別是現實主義題材劇,在反映現實生活的同時,慰藉了疫情之下人們的焦慮心情。其中,《安家》《完美關係》《決勝法庭》等現實題材劇成為螢屏當仁不讓的主角,這充分說明,電視觀眾的文化需求和審美品位雖然多元,但留給現實主義題材的空間同樣廣闊。

進入二季度,現實主義題材劇依然是螢屏主流,很多頭部影視公司均拿出各自的良心之作。比如,正午陽光全新打造的現實主義短劇集《我是餘歡水》,企鵝影視推出的都市情感劇《餘生,請多指教》等作品都頗受期待;一直深耕現實主義創作的檸萌影業推出《獵狐》《三十而已》兩部作品。綜觀二季度待播現實題材劇,呈現出都市劇垂直細分、主旋律題材豐富等特徵。

都市劇目占比高,女性群像打開新視角

現實主義創作擁有多彩的維度,哪裡有現實的焦點,哪裡就有表達的渴望,哪裡便應該有與之相匹配的影像書寫。抓住生活中的熱點、痛點、難點,創作才能產生介入和觀照現實的力度。有數據顯示,每年螢屏上播出的劇目,現實主義題材占40%以上,而在現實題材劇中,都市類劇目又占90%以上。

從目前各大平台和影視製作公司公布的二季度待播現實主義題材劇中可以看出,都市類劇目依然占比最大,主要圍繞都市生活、都市情感、都市行業、青春勵志幾大分支。其中,都市生活類作品更多聚焦現實話題,如《我是餘歡水》以詼諧荒誕的方式描寫了社會底層小人物餘歡水的艱難境遇與心路歷程;《我的漂亮朋友》講述來自山西的農村女孩劉文靜在上海迷失方向,最終找回初心的故事;《餘生,請多指教》《愛情高級定製》等都市情感類劇目則主要聚焦現代都市年輕人的情感生活。

除了映照現實,現實題材電視劇更要為觀眾敞開觀察世界的新窗口,拓展描摹現實的維度和角度,提供思維的開闊與轉化。在眾多探討都市生活熱門話題的劇集中,可以看到基於女性視角和群戲結構的作品正在開啟都市劇創作的新大門。

即將於二季度推出的《三十而已》,從籌備之初就備受關注,從劇名就能感受到女性情感的氣質。該劇跳出傳統電視劇中常見的女性逆來順受、婆媳爭鬥、傻白甜逆襲等人物形象設定,以三位30歲女性為視角展開,講述都市女性在三十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上,遭遇情感、婚戀、事業等多方面的壓力,仍然可以綻放美麗人生的故事。不管是故事還是人物,都極易引發觀眾情感共鳴。

另一部女性視角的作品《二十不惑》也備受期待。該劇著重還原20歲女生的生活狀態,更多聚焦她們的職場生活和對未來的規劃。此前曝光的預告片中,「二十歲什麼都好,怎樣都對」的獨白,也是主創對片名「二十不惑」這一觀點的闡述。所謂「二十不惑」並非真的「不惑」,而是一種敢於嘗試甚至勇於試錯的豪邁姿態。

此外,在二季度的待播劇中,《正青春》《怪你過分美麗》《心跳源計劃》等關注女性職場成長的作品也都在為女性視角的影視創作打開創新空間。

主旋律作品唱主調,題材豐富真實質感

在現實主義題材中,主旋律作品也是一大類別。2017年,一部聚焦反腐的主旋律正劇《人民的名義》令人矚目,以收視、口碑、熱度三項全能的絕對優勢成為當年的話題大劇和收視冠軍。這兩年,各大製作公司或嚴陣以待,或推陳出新,在研製「主旋律劇」的配方上下足了功夫。

2020年是重大題材規劃劇的出爐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年,正在央視一套播出的《一個都不能少》和湖南衛視播出的《綠水青山帶笑顏》率先打響脫貧攻堅的螢屏槍聲。除了這兩部熱播劇集,《我的金山銀山》《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等多部脫貧攻堅重點劇目將在二季度播出。《我的金山銀山》以改革開放和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工作為主線,講述了下派第一書記湯亮與企業家湯小君回到家鄉,與村主任范星火攜手,讓家鄉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除了脫貧攻堅,緝毒、經偵、反腐等題材將成為今年主旋律劇集中的主調。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製作陣容上,這一類型的劇集在2020年的待播劇中都有非常強的存在感。在二季度待播現實題材作品中,就有《獵狐》《暴風眼》《沉默的真相》《你好檢察官》等多部大劇。其中,跨國經偵題材劇《獵狐》以全新角度引發大眾期待。

該劇是公安部新聞宣傳局的重點項目,取材於公安部自2014年起部署的國家行動「獵狐行動」,講述以夏遠、吳稼琪為代表的一線經偵警察偵破經濟犯罪大案,跨境追逃犯罪嫌疑人的故事。劇集涉及境外追逃、聯合執法的故事,覆蓋了亞非歐三大洲取景拍攝,境外拍攝周期長達66天,包括開闢東非肯亞的影視合作,從內容到製作整體都有很大挑戰,大家的期待值也較高。

堅守內容品質,搭配「黃金配方」

縱觀近兩年出現的口碑和收視、網絡點擊量統一的劇目,都是在多個維度上保有審美初心和製作匠心的作品。「好故事+優秀導演+實力派演員+高品質製作」成為熱播現實題材劇必不可少的「黃金配方」。在二季度現實主義題材劇的角逐中,頭部製作公司之間的競爭依然激烈,各家對於劇集品質的追求也絲毫沒有鬆懈。

經偵題材劇《獵狐》則由劉新導演,趙冬苓編劇,王凱、王鷗主演,長期參與公安、警匪題材影視劇創作的製片人張翼芸擔任製片人。

備受關注的作品《我是餘歡水》由正午陽光打造,該劇改編自余耕小說《如果沒有明天》,由侯鴻亮、楊蓓擔任製片人,孫墨龍執導,王三毛、磊子編劇,郭京飛、苗苗、高露主演。劇中,餘歡水的妻子甘紅由高露特別出演。這也是郭京飛、高露繼《都挺好》後,再度合作。此外,岳暘、高葉、馮暉等實力派演員也在《我是餘歡水》中有著精彩演出。

《三十而已》在主創陣容上也進行了精心配置。由陳菲和徐曉鷗擔任總製片人,編劇張英姬,張曉波執導,江疏影、童瑤、楊仂、毛曉彤主演。

此外,《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你好檢察官》《平凡的榮耀》等多部作品不管在故事性還是主創陣容方面,都呈現出高品質的品相。

當下,回歸初心,堅守內容品質影視行業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法則。在全媒體的傳播環境中,無論觀眾的接受方式如何變化,「內容為王」的金科玉律終究不變。因此,現實題材電視劇在內容上的精品化追求,必然成為其實現更加繁榮發展的不二法則。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第六季如何征服觀眾?

影視作品聲音的塑形能力 |徐江專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xdCVHEBfwtFQPkdOc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