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飲食是基礎
營養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糖尿病的治療過程離不開飲食控制,但控制並不是不吃。很多患者在診斷出糖尿病後,常常不敢吃肉、吃飯、吃水果,長期飲食不合理,更不利於病情的控制。
- 一: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制定總熱量
每日所需總熱量是因人而異的。例如:一個中等活動量的成年人,平均每日每千克體重需熱量25千卡。而體力勞動者、處於成長期的青少年、孕婦、哺乳期婦女或合併有其他消耗性疾病的人所需的熱量就會遠遠超過這個數值;而對超重或肥胖的人來說,一日總熱量則應在此基礎上適當減少。
二:三大營養素比例要合理
例如,蛋白質的攝入比例要合理,否則會給肝臟、腎臟帶來很大的負擔。糖尿病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限制在0.8~1.0g/kg理想體重/日。但對於發育成長期的青少年、孕婦、哺乳期婦女和老人,則要放寬對蛋白質的限制。現在一般規定,總熱量中脂肪提供的熱量占25%~30%,蛋白質所提供的熱量占10%~15%,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熱量占50%~60%。
三:限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目前,我國對糖尿病患者脂肪攝入量的限制和美國心臟病學會推薦的一致,即每日脂肪攝入量不能超過每日總熱量的30%,且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其中飽和脂肪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應小於10%,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300毫克。
四:多吃高纖維食品
多吃豆類、塊根類、綠葉蔬菜、某些粗穀物(如燕麥、黑麥、玉米)和含糖低的水果。近年來的研究證實:纖維素能減慢糖的吸收,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高血糖狀態,減少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的用量。
五:限制鈉鹽的攝入
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樣,都要避免吃鹽過多。鈉鹽攝入過多容易引起高血壓。我國現在提倡全民每日鈉鹽的攝入量在6克以下,如有高血壓,鈉鹽攝入量應少於每日2克。但是,目前我國居民,包括糖尿病患者在內大部分吃鹽過多(平均每日10g左右),這一點要堅決改變、特別是已合併高血壓患者。
六:忌食容易吸收的糖
包括蔗糖、蜜糖、各種糖果、甜點心、餅乾、冰淇淋、軟飲料等。因為這些糖進入胃腸道後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血糖高峰明顯,對糖尿病患者不利。
七:適度攝入維生素和無機鹽
建議及時、定量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並適量增加鈣和微量元素的攝入。(想要了解哪些食物中含有什麼微量元素請在平台輸入:w10)
八:少食多餐,增加餐次
這種飲食方法可降低餐後的血糖高峰,對高血糖控制極為有利,同時又對餐後3~5小時的低血糖具有一定的防範作用。單純藥物調整效果不佳者,通過少食多餐也可控制病情,用得好可以「四兩拔千斤」。
糖尿病人食療——食譜推薦
五彩蛋丁
材料:芹菜200克,雞蛋1個,小香腸1根,冬筍、水發黑木耳各50克,薑末適量。
調料: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芹菜擇洗凈,入沸水氽燙,撈出過涼,切小段備用;冬筍、黑木耳洗凈,入沸水鍋內氽燙至熟。
2、將雞蛋磕入碗內,加少許鹽攪勻,用小火蒸成蛋糕,然後與香腸、冬筍、黑木耳均切小丁。
3、將前兩個步驟中的材料一同置於盤中,加鹽、味精、薑末、香油拌勻即可。
營養師點評:
雞蛋糖尿病人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每天吃1個是適宜的量。
芹菜每百克熱量為20千卡,每日宜食180克,芹菜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能夠抑制消化道對葡萄糖的快速吸收,有降血糖的作用。冬筍也富含膳食纖維,黑木耳也是適合糖友吃的菜,可以減少血糖波動,調節胰島素分泌,降低血脂和膽固醇。
當然飲食是基礎,但其它的配合治療方法也不能少:
- 注重飲食控制、規律鍛鍊、遵醫用藥、監測血糖、足部護理及高低血糖預防和處理等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 定期接受營養醫師或營養師的個性化專業指導,頻率至少每年四次。
微信公眾號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