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高手的八卦脈法全文:自學中醫有好幾年時間了,我終於有了突破性成果。用我的方法診脈,可以說是人神俱悉。著重申明,以下理論,都是我原創的,我,王鵬飛,原創的。
中醫理論界一直有兩種以上的理論爭執不休,無論學哪一種理論,我都覺得太淺薄,所以我深研古意,站在中醫起源的位置,以最古老的哲學為理論依據,由淺入深地分析人體的構造,並從分析中愈加明了古老的哲學思想。最終得有此文。用我的方法診脈,簡單得很,人人都可以成中醫。只要看了我的這篇文章,你就可以給自己體檢了。
先說說十二經絡的功能。
手厥陰心包經,是心臟的重力提供者,如果虛弱,人會氣喘至胸部起伏。
手太陰肺經,是雙臂的重力提供者。
手少陰心經,是全身陽面油脂的重力提供者。陽面就是前面。
足少陰腎經,是生殖器官的重力支撐體。
足厥陰肝經,行走之中腿部的力學結構。但頭及全身骨骼的重量都轉嫁到腿上了,所以肝經同時給全身骨骼提供重力支撐。
足太陰脾經,小腹的力學結構。
足陽明胃經,為兌澤,兌者口也。為腹胸之內的向上開的大口。內有熱氣上沖。
足少陽膽經,全身陽面橫向的熱發送機構。陽面指的是前面,即腹那一面。所謂橫向,是與縱向相反的,縱向是指由足向頭。
足太陽膀胱經,全身陰面和內面(如股溝、腿內側)的熱量提供者。
手陽明大腸經,熱量越過頸項上沖至腦的提供者。
手太陽小腸經,給臂和手提供熱量。
手少陽三焦經,給全身骨骼提供熱量。
陽經主寒熱,陰經主力量。有寒熱的問題,責之於陽經,有酸疲的問題找陰經。
有了十二經絡的作用理論,經過問診基本上就知道是哪個部分出問題了,但切脈更準確。再來說說,十二經脈與八卦的對應關係,以及我自創的八卦脈診法。
胃兌澤脾膽離火肝膀胱坎水腎大腸震雷肺小腸巽風心三焦艮山心包干天坤地兩卦暫定為:督脈為天,任脈為地
有了這個對應關係,加上我的八卦脈學,辨證當能效若桴鼓。
左手為上卦,右手為下卦。寸為上爻,關為中爻,尺為下爻。有力為陽,無力為陰。
假若診病脈,左手為風,右手為雷,卦則為風雷益。上為陽,陽風對應小腸,下為陰雷,陰雷對應肺。上為寒,下為熱,故診病人,小腸寒而肺熱。益的本義是什麼?溢。在人為嘔吐。喝多了酒之後,可不就是小腸寒而肺熱!
注意的是,上卦對應腑,下卦對應髒。
上卦是真,下卦是假。風雷益脈,小腸寒是真,肺熱是假。或者說小腸熱是里,肺熱是表,肺熱是由小腸寒引起的。乾坤兩卦可暫時不作考慮,碰到了,就以另一個卦作治。
但是人的脈象是會隨季節變化的,我的經驗是冬季脈都伏下去了,不能準確識別卦象,夏季很準確。但是我認為,身上還有其它部位可以代替手腕處的脈。前面我們提到寸關尺代表的是人之左和人之右的「頭、關、尾」的盛衰情況,這裡的頭關尾是抽象的,在身體別的部位,只要有「關」的存在,一般就可以得到「寸關尺」三脈。手腕處橈骨的突起,形象地表明它是一個「關」。也許,頸兩側動脈也可以獲得「寸關尺」,因為那裡也有一個小突起。對於小孩,或一些危重病人,頸部動脈可能更容易摸到。
正常人的脈象是什麼樣的?分為哪幾種脈象?關注公眾號:北京十三陵藥王谷景區 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