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車厘子自由」之後,自由風格又出現了「香椿自由」以及「櫻桃自由」。如今,「水果自由」又引領了新風潮。車厘子自帶光環,人們對其感受不算深。但是,蘋果、梨子等常見的水果,價格出現了大幅度上升,令自由風格愈演越烈。事實上,不管的車厘子自由,還是水果自由,歸根到底無非是實現財務自由。
對於財富自由的標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但是,這個標準也是可以歸納計算出來的。真正的財富自由就是被動收入大於日常開支,通俗的說,就是不幹活,手中的錢依然夠花。那麼,普通人擁有多少存款,才能算實現財務自由呢?
計算自己的財富自由指數,也沒那麼困難。財務自由指數=被動收入除以日常開支,然後再乘以100%。只要財務指數大於或者等於1,那麼,恭喜你,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對於普通的工薪族來說,被動收入基本是依託於打工收入。想要徹底擺脫打工收入,最直接的方式是擁有一筆存款,依靠銀行利息養活自己。
事實上,擁有一筆豐厚的銀行存款,的確可以實現財富自由。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家庭的日常支出是5000元。那麼,擁有的存款利息每月要達到5000元,才能滿足財富自由的條件。而每月收穫5000元的利息,按照現在的五年存款利率為4%,那麼,存款的總額為5000元X12個月除以4%=150萬。
當然,這只是理想化數字。畢竟,對於家庭來說,教育費用和車輛保養等亂七八糟的費用,累加在一起,一個月的支出,遠超於5000元。小編查看了一整年的電子帳單支出,共計11.8萬左右。按照這個算法,11.8除以4%=295萬。距離用存款利息實現財富自由,實在過於遙遠。
不過,就算人們擁有150萬或者更多的的現金。很多人也不會願意將資產,用於存款項目中,而是會謀求更高的收益點。畢竟,對於制定的標準發生了改變。如同普通人和馬雲對財務自由的感悟,就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化。
作為普通人,真正的財務自由並不是手中有多少存款,而是生活方式的不同。有些人坐擁百萬身家,依然捨不得享受生活,處於焦慮狀態。而有些人就是月光族,根本沒有存款,依然活得很開心。所以,有沒有實現財富自由,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對於財富自由,你覺得多少錢,才能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