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上人群長期咳嗽咳痰要警惕!小心都是它惹的禍

長期反覆咳嗽、咳痰、喘息,別不當回事,它正是慢阻肺的臨床表現。40歲以上的人群,一旦是長期吸煙、活動後氣促、咳嗽咳痰三個月以上里「三者有其一」,就要警惕慢阻肺,需常規進行肺功能檢查。

慢阻肺的全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位於目前世界上因疾病而導致死亡原因的第4位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此外,支氣管哮喘和慢阻肺的發病機制不同,但並不代表支氣管哮喘病人不會得慢阻肺,並且兩種疾病發生在同一患者的機率並不低。

搞鬼的幕後黑手

導致慢阻肺的發病病因主要包括吸煙、粉塵污染、生物燃料污染(指的是柴草、木頭、莊稼杆和動物糞便燃燒後的有害成分污染)、反覆呼吸道感染、遺傳因素以及營養狀況等原因。

在慢阻肺諸多的危險因素中,吸煙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至少95%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煙者,並且在吸煙者中大約有10%~15%的人會患上慢阻肺,而且吸煙者中患慢阻肺的比率在逐年增高。

嚴重氣喘才就醫?肺功能下降50%

慢阻肺臨床表現為長期反覆咳嗽、咳痰和喘息,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專家表示:「慢阻肺早期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的症狀,當患者出現氣促等症狀時,肺功能往往已經損失50%以上,並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可以說是殺人於無形之中!

這是由於慢阻肺發生髮展的隱匿性(「沉默」),公眾對它的認識不足所致。大多數初次到醫院就診的慢阻肺患者中,75%以上已是重度15%左右是中度真正輕度患者不足5%。幾乎不給醫生留下治療的時間與機會。所以慢阻肺的早防、早診、早治格外重要。

天冷如何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

與心病、高血壓患者一樣,慢阻肺患者往往覺得「盛夏易過,秋冬難熬」,一到天冷時節,往往發愁呼吸一天到晚不順暢。該如何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安心過冬?

首先是避免誘因。

1.避免粉塵吸入,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

2.流感高發季節,可以定期去打流感疫苗。

其次是適當鍛鍊。

慢阻肺多表現為活動後呼吸困難,很多病人擔心運動會加重自己病情,其實經常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打太極拳、做呼吸操都能保持和增強肺泡彈性,使通氣量增加,對改善肺功能非常有益。注意勞逸結合,亦有助於增強抗病能力。

再次是規範使用穩定期藥物。

患者應遵醫囑堅持長期規範化的藥物治療,改善症狀,延緩肺功能下降的速率,提高運動耐力,防止急性加重,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jXdJW4BMH2_cNUg0E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