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冬捕

2019-12-31     揭西即沖擂茶粉

被譽為「中國北方最後的漁獵部落」的查干湖,位於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查干湖南北長37公里,東西寬17公里,湖岸線蜿蜒曲折達128公里,水域總面積500平方公里,蓄水量7億立方米,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這一帶江河泡沼星羅棋布,水草豐美,雁鴨棲集,風光如畫,是吉林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和天然的旅遊勝地。目前,查干湖已經獲得了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景區等多張國家級名片。

  查干湖資源豐富,有魚類15科68種,年產鮮魚6000多噸,是吉林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其中,查干湖鱅魚(俗稱胖頭魚)是中國唯一獲得AA級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中國名牌農產品、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四項殊榮於一身的淡水魚。

  神秘的八角鼓激盪著古老的夢幻,不但留下歷代帝王親臨查干湖的千古佳話,也傳承下來神秘、神奇、神聖的查干湖「冬捕祭湖」與「醒網」的習俗。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冬季,銀裝素裹的查干湖像一塊碩大的碧玉鑲嵌在飛雪茫茫的北國,冰面上一串串冬捕的爬犁往來穿梭,高亢激越的勞動號子驅散了嚴冬的寒冷,沉甸甸的大網拉出了鱗光耀眼的鮮魚,也拉出了絢麗的希冀,勾畫出冬日查干湖的壯觀景象。每天天不亮,樸實勤勞的查干淖爾漁夫就戴著狗皮帽子,穿著羊皮襖,趕著馬爬犁,帶著原始的冬網捕撈工具趕往大湖的深處,在朦朦的夜色里選址、鑿冰、布網。晨曦中,堅冰的脆裂聲、漁工的號子聲、馬匹的嘶叫聲,絞盤的吱扭聲就已此起彼伏。漁夫們轉眼間已鑿出了幾百個冰洞,千米巨網已如蛟龍般潛入冰下,又從幾百米外的出網口緩緩拉出冰面,萬尾鮮魚隨之而出,瞬間就在冰面上堆積成一座座「魚山」。「萬尾鮮魚冰上勁舞」的豐收壯觀場面讓曠野冰川沸騰了!查干淖爾漁夫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並保存著的原始冬網冰下捕魚方式是人類原始漁獵文化的活化石。

  為了讓更多的遊客觀賞到神秘壯觀的查干湖冬捕,從2002年開始,每年12月底,查干湖都要舉辦規模盛大的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

  包含著藏傳佛教文化、薩滿文化和查瑪文化的盛大祭祀儀式,場面原始、神秘、壯觀。祈求萬物蒼生永續繁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同時喚醒沉睡的巨網。在整個節慶活動當中,最緊張最激烈的就屬查干湖頭魚拍賣,象徵著富裕、吉祥、好運的「頭魚」每年都被高價拍走,在2010年的第九屆「中國·吉林查干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上,一條重達15公斤的「頭魚」以288888元的價格拍出,創下了查干湖有史以來單尾魚的最高售價。

  2006年,「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遊節」和「查干湖冰雪捕魚旅遊節」分別被中國節慶產業年會評選為「中國十大民俗類節慶」和「中國十大自然生態類節慶」。2008年,查干湖冬捕被列為中華100大美景奇觀。2009年7月13日「查干湖冬捕」景觀入選「吉林八景」,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為查干湖冬捕景觀題字「冰湖騰魚」,知名學者于丹對查干湖有著這樣的評價:「查干湖冬捕中依然沿襲著原始的『祭湖·醒網』儀式,從容、優雅、平靜,這種原始獨特神秘的生產方式不可替代」。

  查干湖冬捕傳統的「祭湖·醒網」儀式是中國北方原始捕魚部落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用勞動和智慧創造出來的神秘燦爛的漁獵文化。2000年,吉林電視台拍攝的大型電視系列片《松花江日記》中《查干湖冬捕》一集,在波蘭「國際民族電視節」上展播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原始捕魚部落奇妙誘人的自然生態環境,傳統捕撈方式下「萬尾鮮魚出玉門」的壯觀場面令一向挑剔、高傲的歐洲人驚奇之中讚嘆不已,不但使《查干湖冬捕》獲得國際大獎,也使查干湖冬捕獲得了世界奇觀的美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jCVXG8BMH2_cNUg4h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