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回暖,魚最容易得這種病,你注意了嗎?

2020-02-13     水產養殖小貼士

每年開春水溫開始回升的時候,魚也喜歡游到水的上層來,這個階段特別容易發生水霉病

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水霉病有什麼症狀。水霉病的典型症狀就是長毛了,當你看到魚身上白毛時,已經證明這個病得了很久了。

什麼是水霉病?

水霉病俗稱白毛病、膚霉病。引起水霉病的病原體現已發現的有十多種,最常見的是水霉屬和綿霉屬的一些種類。水黴菌的繁殖方式是通過孢子進行無性繁殖,水霉孢子在自然環境大量存在,對環境耐受性極強。在水霉發生的季節定期殺滅水體水黴菌孢子可減少水霉病的發生。

什麼時候發水霉病?

水霉病多發於晚冬和早春時節,當水溫低於20℃時易感染此病,其最適繁殖溫度為10℃-18℃,水溫高於28℃才能抑制孢子繁殖。水霉寄生初期,肉眼看不到症狀,當肉眼可見時,營養菌絲已深入肌膚,外菌絲向外生長呈棉絮狀物附著在魚體上,內菌絲向內深入肌肉。

發生水霉病的原因有哪些?

在捕撈、運輸時魚體受到外傷,寄生蟲感染,寒冷天氣引發魚體凍傷等使魚的皮膚受傷,傷口被黴菌孢子侵入而感染。另外冬春季塘水過於清瘦,魚體極度飢餓、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也易感染上水霉病。沒有在水黴菌繁殖旺盛的季節定期殺滅水體水霉孢子,水霉大量繁殖引發水霉病。

水霉病對養殖動物的危害大嗎?

水黴菌代謝產物能分解魚組織,隨著水霉的生長,病魚患處腐爛加劇,使其行動遲緩,食慾減退,極度消瘦,最後瘦弱而死,給養殖業帶來嚴重損失。在發生此病時會導致細菌性疾病的繼發性感染,如隨後出現出血病、爛鰓病等的症狀,要同時使用其它藥物做好上述病症的後續防治,避免產生更大的損失。

如何防治水霉病?

水霉病一旦發生很難治療,因此減少水霉病造成的損失重在預防。

1、清塘除去池底過多淤泥,用20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消毒。

2、預防水霉病發生重點是搶在病原菌大量繁殖前(水溫升到10-18℃前)採取措施,及時殺滅水體水黴菌。殺滅水體中的病原真菌

3、捕撈和運輸中要小心操作,器具要避免和魚體的剮蹭,魚體受傷要杜絕進入魚塘。

4、做好寄生蟲殺滅工作,防止寄生蟲(如車輪蟲、指環蟲、中華鰠等)對魚體造成損傷,被水霉孢子侵襲傷口。可以在飼料中添加樂暢桉樹精油進行寄生蟲的防控,阻斷寄生蟲傳播。

5、提前使用增強魚體免疫力的產品,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可以促進肝臟的解毒和排毒,修復肝臟損傷,提高自身免疫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dT_QXABgx9BqZZIfX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