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殺的完嗎?一遍遍殺蟲魚體也受不了,安全驅蟲更放心!

2020-07-27     水產養殖小貼士

原標題:寄生蟲殺的完嗎?一遍遍殺蟲魚體也受不了,安全驅蟲更放心!

到了盛夏高溫時期,水產養殖中的寄生蟲又開始肆虐了,到底該不該殺?對於寄生蟲,我們傳統的想法非常簡單——用藥物殺絕。基於這種思想,隨著寄生蟲對藥物耐受性的提高,我們對傳統殺蟲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至於殺蟲藥的毒性越來越強。

那麼,傳統藥物真的能夠將寄生蟲趕盡殺絕嗎?即使能夠暫時殺死,還會不會再捲土重來?殺蟲的同時,會不會傷到魚或者直接殺死魚?

這是怎麼回事?滿塘的死魚!高溫缺氧?還是遭人下毒?都不是!

這是養殖戶朋友打蟲,用敵百蟲1畝2瓶。導致滿塘死魚。可以確認的是用殺蟲藥過量導致死魚。

為什麼不建議用殺蟲藥

1、水產養殖上的殺蟲劑多是農藥、重金屬等,這些藥物除了能殺寄生蟲,同時它自身的毒性會影響養殖動物。例如,造成養殖動物不肯吃食、黑身黑頭、溜邊、興奮、麻木、抽搐等,嚴重時直接毒死養殖動物;如外用阿維菌素或菊酯類藥物因劑量過大或使用不勻導致死魚,治療孢子蟲時因內服鹽酸氯苯胍劑量過大或拌不勻導致魚吃料毒死。

2、影響養殖動物生長,增加養殖成本。殺蟲後養殖動物不肯攝食,即使強喂,吃下去也影響消化吸收,飼料係數升高。頻繁使用殺蟲劑,魚長得慢。

3、破壞水質如轉水、倒藻、缺氧等。是「藥」三分毒,更何況是使用殺蟲劑,很多塘口在使用完殺蟲劑後,發生轉水、倒藻等,造成水體缺氧、養殖動物中毒等綜合性問題。所以,為了減少殺蟲劑的危害,建議在殺蟲後,一定要注意增氧和解毒。

4、寄生蟲殺不絕,困擾我們人類千百年的蒼蠅和蚊子,都沒有被消滅,何談使用一點點的殺蟲藥就將孢子蟲、指環蟲、三代蟲、車輪蟲、錨頭蚤、小瓜蟲等寄生蟲殺絕?況且每種寄生蟲都有自己的保護機制,能夠躲避傳統殺蟲藥的傷害。

寄生蟲重在預防

預防不代表不再有蟲子,預防是為了降低發病機率、減輕發病病情、降低發病損失。了解蟲子的生活史(生活習性)並加以利用,就可以有效去預防寄生蟲。

1、防蟲就是把寄生蟲預防在魚體或水環境之外。生物防蟲:如用黃顙魚防控錨頭蚤(量少時)。化學防蟲:用一些化學藥物防蟲。如清塘時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殺滅水體和泥里的蟲卵。物理防蟲:構築物理防線。比如進水時使用過濾網,清除池塘過多淤泥,曬塘和凍塘,翻耕後用火煅燒塘泥等。

2、抑蟲通過改良環境,使環境不適宜寄生蟲大量繁殖。纖毛蟲(如車輪蟲、累枝蟲)、孢子蟲等喜歡生活在底質污染重的地方,水質清瘦的池塘易生錨頭蚤。

3、對於寄生蟲的防控和驅除,我們建議用更環保高效的方法,樂暢桉樹精油就是這樣一款產品,樂暢的原料是澳大利亞獨特的多苞桉樹提取的桉樹精油,桉樹腦成分在85%以上,還有單萜烯、倍半萜烯、醇、酯、醛以及酮等多種植物成分,多種成分協同發揮作用。

寄生蟲受到樂暢影響,離開魚體,就失去了營養來源,為了維持後代的繁衍,通常會沉到水體,產生後代,重新感染魚體。但這些後代只攜帶了2天的能量,2天後無法感染魚體,能量耗盡,自然死亡(相當於餓死)。樂暢的服用周期是5~7天,5天後還潑灑一次,為的就是要幹掉這些幼蟲或孢子。驅蟲和殺蟲的路數不同,但對於寄生蟲的結局是相同的,等待它們的是死亡。而且養殖全程使用樂暢基本上不會再用殺蟲藥。

建議大家養成勤查魚的習慣。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不管是殺蟲還是驅蟲,我們的目的是讓魚健康生長。魚用了殺蟲藥,輕的一周內攝食減少,生長緩慢,影響賣魚,不如提前防控。真是「成也殺蟲,敗也殺蟲」

文章轉載于山東龍昌動保官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ySFj3MBnkjnB-0zbs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