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滬指重回3000點,投資者頗為振奮。同日,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安永)發布的《穿越迷霧,中國內地和香港再次成為全球第一IPO市場》報告顯示,全球前十大IPO,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共占三席,分別是阿里巴巴、百威亞太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香港聯合交易所IPO數量和籌資額在2019年雙冠全球。科創板的成功運行則推動上海證券交易所位列全球IPO數量的第三位和籌資額的第四位。
2019年,阿里巴巴、郵儲銀行、浙商銀行這些璀璨的名字,有沒有出現在你家的資產包里?2020將至,空氣中飄蕩的這股「牛市」的氣息,有沒有讓你對來年有一絲期盼?
A股IPO數量和籌資額節節高
安永的報告顯示,2019年A股市場IPO數量同比增加90%,籌資額同比增加82%,創2012年以來籌資額的新高。
科創板成功開市以及多個百億級IPO的發行,是籌資額增加的主要原因。今年A股IPO集中活躍在下半年,共有136家公司在下半年成功上市。
與去年只有1家百億級以上IPO相比,今年上百億的增加至4家,使A股全年平均籌資額保持在近7年來高位,僅次於2018年的峰值。與2018年相似,2019年依然是中小型IPO占據主力,超過6成的籌資額來自50億人民幣以下的IPO。
從行業來看,科創板的啟動推動科技、傳媒和電信超過工業企業,躍居新股發行數量第一;郵儲銀行、浙商銀行等大型IPO推高金融業籌資額,名列籌資額行業首位。
借科創板東風
浙江坐四望三
安永的報告顯示,A股前十大IPO共籌資1006億人民幣,同比增加49%,其中有4家來自科創板,共籌資208億人民幣,占前十大的21%。科創板IPO數量和籌資額在A股各板中分列第一名(35%)和第二名(32%)。
從地區來看,廣東和北京分列IPO數量和籌資額第一;與去年相比,北京共有28家企業在A股上市,IPO數量增長211%;在北京上市的IPO中,5成以上來自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4成在科創板上市。
那麼,浙江今年的情況如何?
小編從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浙江省金融辦)拿到一份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12月17日,全省新增上市公司43家(境內25家)。浙江省科創板已上市企業8家,居全國第五。
從全國的排位賽來看,在上市公司倍增計劃「鳳凰行動」引領下,浙江近年來新增上市企業數量始終位於全國前列。但客觀地講,受證監會發行審核政策調整及二級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今年的戰績與2017年頂峰時的新增96家(境內87家、境外9家),還是不可同日而語。
阿里返場
港交所會成為浙股的首選地嗎?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如果說7年前,阿里巴巴因不同意港交所「同股同權」制度被香港股市拒之門外轉而投向紐交所,成了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心中的痛,那麼2019年阿里的返場無疑讓他倍感珍惜。
看到這張照片了嗎?
李小加緊緊握住馬雲的接棒者、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的手,仿佛在說,「這回一定把阿里留住」。
2019年香港市場預計共有159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額3105億港元,IPO數量同比減少22%,籌資額同比增加8%。得益於下半年大型IPO的推動,在此期間的籌資額高達2387億港元,占全年總籌資額的77%。全年超過6成數量的新股來自中國內地,最閃耀的就屬阿里巴巴。
香港今年共吸引21家海外企業在港上市,籌資49億港元,籌資額較去年有所增長。東南亞國家企業仍是海外赴港上市的主力,其中新加坡企業占據13席,零售、消費品、建築、基礎設施行業,並列海外赴港上市的第一大行業。
業界普遍認為,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可能帶動其他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以二次上市的方式回歸香港,港股相對較低分拆上市的門檻,也會推動內地企業赴港分拆上市。
今年以來,鼓勵生物製藥企業上市是資本市場一大重要事件,無論是科創板還是上市公司自身運作,都能看到優質生物製藥企業在快速發展。小編留意了一下,繼「歌禮生物」之後,杭州濱江又一家獨角獸企業「啟明醫療」也選擇了去港交所敲鑼。
值得尋味的是,就在阿里香港上市新聞刷屏當日,多次否認上市計劃聲稱「不缺錢」的浙江知名企業農夫山泉,也傳出在香港IPO的消息。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該宗IPO金額約10億美元,最快2020年上半年落地。
A股排隊
還是去納斯達克?
由於新股發行平穩,科創板進一步推動企業上市熱情,截至目前,證監會排隊上市企業達到420家,與去年年底相比增加約51%。在上交所排隊的科創板企業已達161家。
對於眾多渴求與資本市場早日親密接觸的浙江企業,是耐心在A股排隊,還是尋求境外上市先發制人?對於創業團隊而言,這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問題。
目前新股發行通過率88%,下半年啟動現場核查後,新股終止審查數量大幅升高,比上半年同比激增170%。
儘管今年全球範圍內的跨境IPO活動呈下降趨勢,中國依舊是跨境IPO企業的主要來源地。2019年美股市場共有34家中國內地和香港企業首發上市,籌資36.43億美元,IPO宗數和籌資額較2018年分別下降13%和62%。
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黎志光指出:「2019年赴美上市的中國內地和香港企業,在線消費和在線娛樂是籌資額排名前兩位的行業。這跟國內行業的發展趨勢非常合拍,呈現行業扎堆上市的特點。從2014年的網際網路電商上市,到近兩年的金融科技和教育行業,到今年以鬥魚、瑞幸咖啡為代表的在線娛樂、在線消費等,反映出行業發展到一定周期帶來的規模融資需求。」
2020年
我們期待的大牛市會來嗎?
IPO排隊企業數量再次攀升,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5G引領的科技不斷突破……種種跡象表明,2020年A股IPO發行活動將保持活躍。
2020年,我們期待的大牛市真的會來嗎?
天風證券的研報指出,春季躁動提前到12月的機率在逐步提升,如果後續經濟數據和逆周期調節政策能夠配合,那麼指數可以高看一線。
財通證券研究所研究員金晶認為,市場的做多熱情被再次點燃,券商板塊的領漲也說明了主流資金對下一階段行情的認可。對於A股市場來說,外部因素只會帶來短期擾動,長期的走牛仍有賴於經濟的走強和制度的完善。
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劉國華表示:「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儘管我們預計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貿易緊張等某些影響IPO市場表現的因素將逐漸減退,市場仍將持續波動,擬上市企業需儘早做好準備,以把握住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出現的市場先機。」
迎著風,你是否也已經立下2020的flag?
來源:涌金樓
監製:范波
責編:潘潔
編輯:陶朝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