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女兒貴族學校曝光:1年學費77萬,豪門教育到底在教什麼?

2019-11-04     國民心理服務站

國民心理健康網,國家級心理助推平台。

關注「國民心理健康網」公眾號,獲取更多心理資訊。

作者:木棉姐姐

來源:文章來源

公眾號:木棉說(ID:mumianshuo)


01.

前段時間,李嫣因為上高價貴族學校再次上了熱搜。

她13歲,剛小學畢業,就前往瑞典貴族學校求學。和一些其他膚色的同學圍坐在一起,看起來自信陽光。

驚人的是,這所學校一年僅招生250人,光一年學費就77萬。

一年學費77萬的學校,到底憑什麼?

有網友說,這所學校非常重視素質教育,注重孩子全面發展。

除開正常學習之外,學校還設置了攀岩、冰球、馬術等課程,讓孩子從小就另開賽道,贏在起點。

為什麼要學這些看起來「無用」的技能呢?

因為真正的精英教育不只是關注文化課的,像滑雪、馬術等都是必須學會的。

比如李嫣要學的馬術。

在歐洲,上流人都說:會騎馬的不一定是貴族,但貴族一定會騎馬。

我們都以為馬術不就是騎馬嗎?

馬術看起來輕鬆,但實際上就是苦差事。

學生需要照顧自己的馬,要打掃馬廄、喂馬,甚至還要給馬洗澡,馴服自己的馬,讓它保持情緒穩定。

遇到性情比較烈的馬,有些人經常被摔下馬,甚至摔到骨裂,吃盡苦頭。

要學會馬術,可不是讓人扶著上馬那麼簡單,而需要認真學習技巧、順應馬兒的性情。

為什麼要學這種看起來無用的東西呢?

這就是在對學生進行一些合作和耐力教育,增強體力,鍛鍊抗壓能力。

實際上無用堪大用。

李嫣讀的學校還每年要去徒步,這真的是一項非常非常苦的差事。

長途跋涉,全部靠走,非常考驗耐力和意志力,比坐在教室學習累一萬倍吧。

而他們每年那麼多戶外、課外活動,還要保證學習不落下,門門都要優秀,孩子壓力大不大?

當然大了,但必須堅持。

所以貴族教育是什麼?就是比你有錢,還比你刻苦。

他們不止教文化課,更多的是培養孩子思考、承擔、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的本質,其實就是教給孩子這些東西。

木棉姐姐認為,一個孩子就是真的有擁有了這些能力,才能走得更遠。

02.

之前看霍啟剛在微博曬了一張照片,是和妻子郭晶晶帶著孩子一起去農田插秧。

他說:

現在的孩子們成長在幸福的時代,沒餓過肚子,挑食和浪費變成了習慣,他們更需要知道食物從哪兒來,學會珍惜,學會知足!

照片中的一家三口,挽著褲腿,在農田裡認認真真地插秧。

這條微博一發出來之後,大家都在討論,原來真正優質的豪門教育是這樣的。

帶著孩子一起下田插秧,體驗生活的艱苦,和勞作的不易,把教育落實在行動上。

什麼是好的教育?

我們總以為豪門大戶的孩子的優秀,是用金錢和人脈堆砌出來的,其實不然,他們真正優秀的地方在於,用行動去貫徹。

他們可比我們肯吃苦多了。

就像郭晶晶所說:

一定不要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自己就沒責任了。

優秀的教育,就是父母讓孩子學會提問、思考、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認識到這個世界如何運轉,變得有教養。

真正的精英教育,就是在磨礪孩子承擔的能力。

我們普通人都覺得讓孩子下田是很傻的行為,可非常有錢的霍啟剛不覺得,因為他認為孩子只有吃過苦,才會更容易理解這個世界。

帶你下田插秧,體驗他人的不易,不輕視任何人;

讓你艱苦卓絕的徒步,鍛鍊耐力,學會如何和世界好好相處;

讓你學習馬術,學會如何照顧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

這些東西,恰恰就是學校不會教你的。

豪門教育教的這些,恰恰也是人最需要的能力。

我們絕大部分的孩子,一放學就回家玩遊戲,被垃圾快樂吞噬。而這些孩子都在瘋狂的學習,在努力的和自己戰鬥。

所以活該他們優秀啊,活該他們是精英啊。


03.

喬布斯生前有三個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紐約時報的記者Nick Bilto問他:

「你的孩子們一定很喜歡iPad吧?」

他回答:

「他們沒有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裡使用智能產品。」

研究發現,喬布斯的教育方法是對的。

那些每天都在玩遊戲,看娛樂視頻的孩子,學習成績、智力狀況都不樂觀。

美國兒科學會和加拿大兒科組織表示,0-2歲的嬰兒不應該接觸科技,3-5歲的幼童每天應該接觸不超過1小時,6-18歲的孩子應該限制在2小時以內。

過早、過度的讓孩子接觸這些科技產品,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刺激,使他們不能集中注意力。

大佬們都在努力讓孩子減少娛樂,多思考多學習,而絕大部分的普通孩子都在隨便放養,天天到處玩。

他們那麼有錢還比我們努力一百倍、自律一百倍,就該優秀。

前幾天,央視曝光了一位清華學霸的每日計劃表,瞬間就衝上了熱搜。

在這張計劃表里,他每日的學習行程都計劃的滿滿當當。

凌晨一點睡覺,六點起床,六點四十開始學習。

學習兩門新的語言,鍛鍊身體,一個都不落下。

為什麼考上了清華?

憑努力,沒別的。

越優秀的人,越寬闊,越努力。

院士張嗣瀛是自動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開拓者之一。

張先生一生治學嚴謹,曾說:

「愛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而我的那1%的靈感也來自99%的汗水。」

越優秀的人,越知道努力,永遠不懈怠,這就是精英教育的本質。

山本耀司說過: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

你我都是凡人,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爭取不落下太多。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生在豪門、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都在努力追趕。我們起點更低的普通人,又怎麼能心安理得的暗示自己得過且過呢?

只有努力,才是唯一的捷徑。

決定努力的你,點個在看以示決心吧!

來源:木棉說(ID:mumianshuo),新女性全方位成長平台——傳遞成長價值、服務全球女性,相信知識,讓女性更美。每晚九點,不見不散。

如果你想加入心理學人的專屬社交圈,請關注「國民心理健康網」微信公眾號,(ID:gmxljk)國民心理健康同城社群正全國招新中!與志同道合的專業人士一同前行。

國民心理健康網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級心理行業助推平台。以「為國民提供優質心理服務,促進人類健康與幸福」為使命,以「政產研學用」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數據」為基礎,依託國家級專家智庫,通過國民心理產業聯盟、產業基金、慈善基金、產業園等,集聚學術、資金、技術、項目等各方面的優質資源,支持心理機構、產品與項目落地,推動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中國心理行業發展。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轉發內容僅作信息分享及參考,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與小編聯繫(微信號:gmxljkw),我們將迅速採取適當的措施。本訂閱號原創內容,轉載需授權,並註明作者和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U4pNW4BMH2_cNUgrFN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