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抑鬱與世隔絕的兩年間,是「她」陪伴並教會了我生存之道

2019-12-23     國民心理服務站


國民心理健康網,國家級心理助推平台。

關注「國民心理健康網」公眾號,獲取更多心理資訊。


本篇作者 | LQ

本篇編輯 | 董小姐

今日導讀

當你覺得抑鬱孤單的時刻,你有想過養一隻貓嗎?

今天的文章就是一名郁友在病中養貓的心得。他在自己抑鬱的兩年時間裡,幾乎與外界斷絕了聯繫,只有Mary這隻小貓是他忠實的伴侶,於是他仔細觀察了這種可愛的小東西,並發現了這種動物身上寶貴的品質——能獨處並享受那份孤獨。

當我們處於抑鬱狀態時,我們處在一個人的世界裡,我們會絕望、會恐慌、我們想找人傾訴、我們不知所措。而貓咪教會了他,用平靜之心來看待自己的孤獨狀態,在平靜中面對真實的自己,放慢腳步,與自己獨處,在孤獨中得到真正心靈的放鬆。

你不一定需要真的養一隻貓。但你可以同樣學習能夠享受獨處的這種高貴品格,讓自己的心靈得到真正的安寧。

我養了一隻小貓,她的名字叫Mary,今年快三歲了,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覺得她很可愛,但是隨後在我抑鬱的這兩年時間裡,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我對貓這種動物越發佩服起來。

(了解文章作者的抑鬱故事可點擊: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心裡話:我們不需要勸慰,更不需要同情,我們最需要的是理解)

文章主人公的小貓Mary

貓和人類智商上有著天壤之別,進化程度也遠遠不如人類。但是貓卻有著成功之人必備的品質:充滿好奇心的同時謹慎小心。


貓從低處跳到高處時,會先在心裡做好嚴密計劃,計算好角度和力度,一切想法成熟之後迅速動作,即使再複雜的環境,她也不會碰倒任何東西。除此之外,最難能可貴的一點就是貓能獨處並享受那份孤獨。

人類是群居動物,孤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一個災難(包括我自己)——沒人理解,也不想理解任何人;拿起電話,卻不知道打給誰;沒有朋友,每天不知道能做什麼。

但是,許多偉人的成就,往往都是在孤獨的時候達成的——司馬遷,在孤獨之中編撰了《史記》;貝多芬,在孤獨之中譜寫了樂章;牛頓,在孤獨之中詮釋了科學。沒錯,孤獨可能會讓大多數人不太舒服,但有時也不得不承認,孤獨的狀態也許更有利於人類思考。

我患病的這兩年間,幾乎與外界斷絕了聯繫,軀體也不如以前健壯好動,只有頭腦保持正常運轉。剛開始,給我帶來的只有絕望,但慢慢的,我發現每當我處於抑鬱狀態,沉浸於一個人的世界時,我的心反而平靜了很多,會思考之前從沒有觸及到的人生哲理,這種孤獨會讓人面對真實的自己,和自己促膝長談。

養貓快三年了,Mary帶給我的感受就是真實。現如今的社會很複雜,我們都會被迫換上一張又一張面具,人越來越像一台機器,面對不同的人會切換不同的設定公式。但是作為一隻貓,餓了就吃飯,睏了就睡覺,每天獨自行動,臉上的表情就是自己情緒最真實的表達。

我們每個人活得都很累,有時放鬆的最好方式並非出去大吃大喝,有時身邊人多了反而會加大社交壓力,讓自己徹底遺忘那個最真實的自己;相反,獨處的時候才是人類真正釋放的時候,不需要再考慮今天應該戴哪張面具,不需要再隱藏自己的情緒,可以靜下來做自己喜歡的,至少不討厭的事情。

我很喜歡和貓待在一起,貓本性善良,沒有人類的虛偽和陰謀,在貓的面前,我能放下一切防備,不再懼怕外界社交給與我的壓力。貓就像人的真心朋友,它不會嫌棄你的生活窘迫,也不會利用他人,就如你看到的,面前的它就是最真實的它,而這往往是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最難做到的。和它在一起我能感受到少有的舒適和坦然。


貓的這種境界是我最渴望卻難以企及的。人類的本性之一就是好面子,只不過讓人感覺有面子的東西因人而異。有人滿足於人緣好、圈子廣,有人滿足於財富多,這種優越是大多數人渴望也無法迴避的,但有時不妨冷靜思考一下,這些表面的光鮮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如果能做到和貓一樣淡然,一個人享受心靈的那份平靜,免去那些嘈雜與他人各種浮躁的想法,做到享受這份孤獨的時光,和自己的靈魂相處,也許,孤獨真的可以讓人生得到升華,經歷孤獨,我們能看見那個年少時最開始的自己,能了解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所有初心。

以上是我抑鬱期間與貓獨處的一些感受,我相信人性本惡,人生來存在七宗罪,有人的地方就不可避免戰爭和罪惡,在外奔波的人都清楚,外面的世界並不美好,存在太多勾心鬥角,自私、貪婪無處不在,每一天都是壓力與疲憊,漸漸的,人們卻忘掉了原來的自己,真實的自我,幸運的是我有Mary與我相伴。

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抑鬱的人們,也有自己的「Mary」, 不管她是貓還是其它寵物,與她相伴,放慢自己的腳步,學會和自己獨處。繁忙可以帶來成功,孤獨卻可以帶回「走丟」的自己,孤獨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相反,也許孤獨才是人生的真諦,享受孤獨,脫下面具,人生也許需要一次真正的放鬆。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需要一隻貓呢?

來看看其他郁友的回答吧


最後小編還是想說

養貓需謹慎

請用領養替代購買

祝願養貓的郁友都能獲得幸福


· END ·

社群

如果你想加入心理學人的專屬社交圈,請關注「國民心理健康網」微信公眾號,(ID:gmxljk)國民心理健康同城社群正全國招新中!與志同道合的專業人士一同前行。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級心理行業助推平台。以「為國民提供優質心理服務,促進人類健康與幸福」為使命,以「政產研學用」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數據」為基礎,依託國家級專家智庫,通過國民心理產業聯盟、產業基金、慈善基金、產業園等,集聚學術、資金、技術、項目等各方面的優質資源,支持心理機構、產品與項目落地,推動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中國心理行業發展。

國民心理健康網

國家級心理服務平台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轉發內容僅作信息分享及參考,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與小編聯繫(微信號:gmxljkw),我們將迅速採取適當的措施。本訂閱號原創內容,轉載需授權,並註明作者和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QZ4RW8BMH2_cNUgO2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