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多數是「作」的?與宮頸癌相關的高危因素包括哪些不好習慣

2019-07-09   宮頸癌學堂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人類癌瘤發病中唯一可以確認的致癌病毒,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形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現今的研究證明:預防HPV感染就可以預防宮頸癌,沒有HPV感染幾乎就可以不患宮頸癌。

為什麼有些人說宮頸癌多數是「作」的?其實,宮頸癌是因愛而生的更合適。性交和/或生殖道皮膚對皮膚的接觸是HPV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如何預防宮頸癌?無愛既無憂,也就不會得宮頸癌了。有的人不也戲稱杜絕了性生活就可以預防所有傳染病嗎?

言歸正傳,宮頸癌的病因學顯示,持續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首要因素。我國常見的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45、52、58等。HPV主要通過性生活傳播。

說到「作」,與宮頸癌相關的其他高危因素的確包括一些不好生活習慣或狀態:

1.不良性行為:過早開始性生活,多個性伴侶或丈夫有多個性伴侶;

2.月經及分娩因素:經期衛生不良,經期延長,早婚,早育,多產等;

3.性傳播疾病導致的炎症對宮頸的長期刺激;

4.吸煙:攝入尼古丁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影響對HPV感染的清除,導致宮頸癌特別是鱗癌的風險增加;

5.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服用口服避孕藥8年以上宮頸癌特別是腺癌的風險增加兩倍;

6.免疫缺陷與抑制:HIV感染導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術後長期服用免疫抑製藥物導致宮頸癌的發生率升高;

7.其他病毒感染:皰疹病毒Ⅱ型(HSV-Ⅱ)與宮頸癌病因的聯繫不能排除。

8.其他因素如社會經濟條件較差、衛生習慣不良、營養狀況不良等也可能增加宮頸癌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