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映的《烈火英雄》,賺走不少觀眾的眼淚。這部電影的故事原型是2010年的遼寧大連新港油罐區火災。當時,一條輸油管線爆炸,引燃10萬立方米的油罐,瞬間火光沖天。
消防員站在幾米外滅火,就像站在隨時會爆炸的炸藥桶旁......可以說,消防員每次出任務,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別人逃離火海的時候,他們卻義無反顧地沖向滔天烈火,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別人生存的希望。
不過,對於消防員的真實工作場景,普通人還是知之甚少。你知道可以用炸彈滅火嗎?你知道什麼是轟燃嗎?你知道為什麼出動了滅火飛機,還需要人工撲火嗎?
退役陸軍上校八路(本名張福遠)用了整整三年時間,寫了《烈火兵王》這套書,向退出現役的中國消防兵致敬。八路說:」我曾經目睹了被烈火燒傷的官兵被送到醫院救治。他們都是二十來歲的年紀,甚至十八九歲,青春的容顏被一道道如同老樹皮的疤痕覆蓋,讓人心疼。」
為什麼出動了滅火飛機,還需要人工撲火?
在《烈火兵王》這套書中,作者八路將專業的消防知識穿插在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中,讓讀者欲罷不能。
書中主人公張小南是一名消防新兵,在執行一項特殊任務的時候,來到了黑水監獄,不料遭遇了森林火災。撲滅森林大火最有效的辦法之一便是砍伐樹木製造出隔離帶,阻斷大火蔓延的路徑。經過仔細觀察,張小南確定火源位於監獄後方,且監獄位於火源的上風向,所以火勢向監獄方向蔓延得較慢,這為他們砍出一條隔離帶留下了較為充足的時間。
不過在火災救援中,情況是瞬息萬變的。防火隔離帶還沒完全建好,風向就發生了變化,監獄的方向變成了下風向,山火向監獄迅速蔓延!無奈之下,張小南他們放棄砍樹,立即撤退。幸好此時支援力量及時趕到,採用站在雲梯上用水槍滅火的方式,大家整整奮鬥了一夜,監獄周圍的大火才被撲滅。
雖然監獄保住了,但是山火還在快速向縱深蔓延。張小南和他的同伴顧不上休息,又搭乘運輸直升機空降到山火後方。在他們砍伐樹木的同時,一架滅火飛機低低飛到山林上空。從飛機腹部噴洒而出的阻燃劑,就像一場從天而降的橘紅色的雨。這種滅火飛機造價昂貴,裝備的數量非常少,而且起飛和降落都需要專用的機場,所以出動的頻率不可能太高。
雖然滅火飛機拋撒的大量阻燃劑讓大火的蔓延速度有所減緩,但這只是暫時的,這就好比往煮沸的水中加入一杯冷水,沸水會暫時平靜下來,但只要火不撲滅,水就會再次沸騰起來。所以即便出動了滅火飛機,還是需要消防員人工撲火。
使用炸彈滅火,你聽說過嗎?
就在張小南他們奮力伐樹的時候,天空飄來一片烏雲,給人工降雨提供了時機。炮兵部隊火箭炮營的官兵,早就接到了消防和氣象部門的請求,希望他們配合實施一場人工降雨,所以他們立即調整火箭炮的射向,對準空中的烏雲發射了一枚枚裝有催化劑的火箭彈。
下雨了!一場人工降雨雖然沒有將山火徹底澆滅,但是火勢已經得到有效控制。這時,張小南他們接到命令,要求他們迅速接近火場撲滅余火。既然已經下雨了,為什麼還要派人去撲滅山火呢?因為人工降雨不會持續太久,所以消防員要爭分奪秒搶在山火再次肆虐之前將其徹底撲滅。
書中插圖
張小南和另一個小伙子毛皮衝鋒在與山火戰鬥的最前沿,他們揮舞著鐵鍬揚起土,覆蓋著地面上的火苗。二人越戰越勇,不知不覺已經和其他同伴拉開了距離。他們沒有注意到,不知什麼時候雨已經停了,前面的火重新旺盛燃燒起來,更加糟糕的是,他們身後也燃起了熊熊大火!他們被大火包圍了……幸好班長江淼帶領人員在火海中撕開一個大口子,將二人救了出來。最後,在滅火直升機的配合下,山火被成功撲滅。
作者八路說:「這個故事的創作是在查閱了大量森林救火案例後開始的。書中所講述的方法在現實中都已經實現。比如今年2月大理的山火救援中,就大量地使用滅火直升機從洱海中取水,然後飛到火場上空進行滅火。還有一種更加不可思議的滅火方式,那就是使用炸彈滅火。這種炸彈在爆炸後會大量消耗火場周圍的氧氣,從而使火勢減小甚至是熄滅。當然,這些技術手段是受一些客觀因素限制的,比如火場周圍是否有理想的取水場地。」
為什麼轟燃這麼危險?
八路指出,在森林火災救援中,山火面積大,氣象條件複雜,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風向和風力的突然改變會使本來安全的區域變成危險的地方。很多因素也是無法事先預測的,所以消防救援才危險重重。
在《烈火兵王》這套書中,張小南的中隊長就是在一次火災救援中犧牲的。人流涌動的地下超市內,突然燃起熊熊大火,人們拚命湧向安全通道,而消防員卻在烈焰中英勇逆行。張小南、毛皮和中隊長來到儲貨間外。由於擔心裏面有人被困,張小南打開了儲貨間的門。就在門被打開的瞬間,發出了轟的一聲巨響!張小南不知道,這個儲貨間裝滿了殺蟲劑,大約有幾千瓶。
書中插圖
每瓶殺蟲劑都是一枚小的定時炸彈,因為殺蟲劑中含有大量易燃物,遇到高溫會爆炸,遇到火源會燃燒。火災中的高溫促使殺蟲劑發生了爆炸,而在張小南打開門的瞬間,大量氧氣湧入,從而又引起了轟燃。情急之中,中隊長推開張小南和毛皮,自己則被強大的衝擊波擊倒,最後不幸犧牲。
八路說:「我是懷著敬畏之心寫這套書的,致敬退出現役的中國消防兵。在別人逃離火海的時候,消防兵卻義無反顧地沖向滔天烈火,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別人生存的希望,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但同時,他們也是一個個普通母親的兒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為保證知識的準確性,這套書寫了三年
八路介紹,「從2015年開始構思到完稿,整整用了三年的時間。時間拉得比較長,甚至超過了選題的結題時間,後來又申請了延期。主要是因為這是一個嚴肅題材,雖然在用孩子們容易接受的故事方式去表達,但在知識和技能方面需要非常嚴謹。所以,寫作的過程也就更艱辛一些。」
作者八路為退役陸軍上校, 少兒軍事文學開拓者
為了寫這套書,八路查閱了近年來的火災資料。「特別是看到一個個年輕面孔消失在火海之中,那種窒息感猶如自己被困於火海之中。」
書中內頁
在一次住院過程中,八路目睹了被烈火燒傷的官兵被送來救治。「他們都是二十來歲的年紀,甚至十八九歲,青春的容顏被一道道如同老樹皮的疤痕覆蓋,讓人心疼。在家裡他們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在軍營他們卻成了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我要把他們的故事寫出來。」
寫作這套書需要很專業的消防知識,而八路並非消防專業出身。於是,他找北京消防的朋友借來十多本厚重的消防教材和消防設備資料。比如《滅火戰術》《森林火災的救援》等,這些資料非常權威,是相關專業的教科書。
這套書之所以寫了三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八路用了大量的時間來閱讀這些教材和資料。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向專業人士進行諮詢,所以才保證了知識的準確性。
在採訪的最後,八路向記者透露:「我正在跟出版社溝通,計劃進行消防宣傳校園行的公益活動,到小學進行消防安全講座,並無償地把《烈火兵王》捐贈給學生。希望他們通過閱讀消防題材的作品,從此開始關注消防,遠離火災,遠離危險。」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賈立芳
編輯/賈立芳
版權歸河北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