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諾哈尼雲海梯田最佳的觀景季節是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三月。這期間,千餘米的山谷,因紅河低海拔熱潮的抬升與哀牢山腰杆的冷空氣交融,充滿厚的薄的雲霧,隨風力莫測地變幻,繚繞變換出莫測的雲海,那諾就會出現雲海梯田奇觀,惹得遊客慨嘆"何必再憶桃花源"!
那諾,隨處可見梯田、雲海,若想感受哈尼古村落的古樸魅力。
那諾梯田,從山腳盤繞到山頂,高低錯落。
那諾鄉早晨。
早晨的陽元映照那諾鄉,在那諾,梯田層層,依然山靜水清、盎然生機。那諾只是元江南岸的一個哈尼族小山鄉,深藏大山,卻因梯田雲海、哈尼文化聞名於滇中。
冬日可以說是一年中最漂亮的拍攝季節,雲霧繚繞、變幻莫測的雲海如夢如幻,加上層層疊疊,若隱若現的梯田,那感覺猶如仙境一般。
由於那諾山高谷低,植被茂密,日照時間短,水分不易蒸發,因而濕度大,水氣多,雲海的雲頂高度低于山頂高度。
也造就了那諾之巔美輪美奐的雲海梯田: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
若隱若現的雲海下,依山蜿蜒的梯田。
山谷里雲霧升騰,隨風變幻出莫測的雲海,纏綿在梯田間,形成雲海梯田奇觀。
那諾萬畝梯田,一山接一山,依山形地勢而層層疊疊、連綿不絕,氣勢震撼:極目遠眺,逶迤磅礴,錯落有致。
入冬,萬物休憩,山靜水寧,一切浪漫的情懷都在蘊溫里升騰。
那諾梯田鱗次櫛比,循坡面布局連片,從山腳至山頂,埂回溝轉,層層疊疊,猶如登天的雲梯。
山谷溪流潺潺、山腰白雲繚繞,環抱山林。
那諾萬畝梯田,一山接一山,依山形地勢而層層疊疊、連綿不絕,氣勢震撼。
逶迤磅礴,錯落有致,或有村子枕在梯田一側,裊裊炊煙升騰而起,或有一兩間小茅屋立於山頂,在梯田環繞中,安詳而溫暖。
自古以來,各村各戶都是通過小溝小渠用刻木刻、雕石格的方法分配水源,以田為渠,上流下淌,成為一體。原始的刻石分水,避免了由水而生的糾紛,才有不斷開墾和攀升的梯田。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真是個傳說嗎?難以想像,延伸這麼高的梯田,它的水從哪裡來?聽當地人說,山中水系豐富,有多條水溝分布於不同的海拔等高線,橫貫全境。
群山之間,那無以計數的梯田,仿佛是一曲迷人的交響樂,醉人心魄。
在雲霧繚繞的哈尼山寨,裊裊炊煙中,面朝茫茫雲海梯田。
在濃濃的哈尼風情里,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番若虛若實的景象,這是一個讓人沉醉的風情時光,總有一些驚喜等你不期而遇......
連綿起伏層層疊疊的梯田。
雲霧中的那諾,它的線條,它的色彩,它的氣勢,無與倫比的壯觀。
那些水平如鏡的梯田從座座山頭層層蔓延開來,彎彎扭扭,在陽光和雲霧的交替中,變幻成良田萬頃。
茫茫雲海環繞浮現的梯田忽隱忽現,初升的紅日映著雲海,梯田、藍天、青山,形成一幅多姿的彩墨山水畫,不少慕名的遊客特地早早趕來,專等一睹這堪稱一絕的雲蒸暇蔚的壯觀景致。
梯田猶如哈尼人通往天上的天梯,在雲霧的掩映下,層層梯田又像是一幅幅中國潑墨山水畫。
梯田鱗次櫛比,循坡面布置連片。從山腳至山頂,埂回溝轉,層層疊疊。從山谷溪流中引水順水溝盤山而下,在層層梯田中自流灌溉。
空中鳥瞰那諾梯田。
梯田與青山、村舍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從流水湍湍的河谷到白雲繚繞的山巔,凡是有泥土的地方都開闢了梯田,線條行雲流水,氣勢磅礴壯觀。
雲霧的變幻使得原本美麗的梯田更加撲朔迷離。
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6世紀—前3世紀,哈尼族的先民們就從遙遠的北方一條江邊上的「努美阿瑪」平原經「谷哈」南遷至元江這塊美麗富饒的沃土上繁衍生息,他們創造了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梯田農耕景觀是哈尼族的人文歷史遺產,是哈尼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哈尼文化的象徵和代表,是哈尼族千百年戰勝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歷史縮影,它集中體現了哈尼人民勤勞、勇敢、善良和淳樸的民風,具有深遠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