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首個電影膠片廠建河北,極為輝煌,「民族膠捲」樂凱成絕唱

2019-08-14     獨家檔案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郊的原化工部第一膠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個電影膠片製造廠,「樂凱」牌產品先後創造了中國感光工業歷史上100多個「第一」,填補了我國一個又一個「空白」。2018年5月,「中國膠捲之王」宣布「樂凱」牌彩色膠捲停止生產,這標誌著中國的膠片時代正式結束。

保定,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自古是「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現為大北京經濟圈中的兩翼之一,北京主要衛星城,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

保定曾是直隸省會,直隸總督駐地,也是河北省最早的省會,從1669年至1968年,保定是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保定文化底蘊深厚,市區內擁有眾多名勝:大慈閣、直隸總督署、清西陵、狼牙山、白洋淀、冀中冉莊地道戰遺址、古蓮花池等。

化工部第一膠片廠籌建於1955年,1958年7月1日在保定市興建,它與長春第一汽車廠、洛陽拖拉機廠等並列為蘇聯援華建設的156項項目之一。奠基當天,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詞:「電影是藝術的機械化,它的教育功能很大,能自行製造膠片,猶如能製造火箭。」

在簡陋的條件下下,該廠生產出了第一批膠片,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電影膠片的歷史。1960年,用它製作了《兵臨城下》的拷貝。

1965年,工廠建成投產,初名「化工部保定電影膠片廠」,俗稱「保定第一膠片廠」。一膠廠下設10個生產車間和7個輔助車間,還有研究所、工藝技術試驗室以及磁帶分廠。

1970年1月起,該廠改名為「燃料化學工業部第一膠片廠」,1975年2月又改為「石油化學工業部第一膠片廠」,1978年4月改稱「化工部第一膠片廠」(簡稱「一膠廠」)。

幾十年來,樂凱產品先後創造了中國感光工業歷史上100多個「第一」,填補了我國一個又一個「空白」,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國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膠廠自主研發出中國第一代黑白彩色電影膠片,占據中國電影膠片市場半壁江山。

1966年初,一膠廠實現了黑白電影膠片的配套生產;1967年開始批量生產特種膠片並實現了常用磁帶配套;1970年實現了水溶性彩色電影膠片和染印法膠片配套;1975年實現了油溶性彩色電影膠片基本配套;1980年開始大量生產照相膠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膠廠靠「樂凱」牌彩色膠捲和彩色相紙,成為「中國膠捲之王」,與柯達、富士兩大洋品牌分庭抗禮。「樂凱」牌彩色膠片產量曾占中國彩色膠片總產量的60%以上,有12個品種遠銷歐、亞、非等12個國家和地區。

1985年以來,該廠的主要產品由水溶性彩色電影正片改為油溶性彩色電影正片,其質量居中國同類產品之首。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膠廠先後有3種產品獲國家優質產品獎,其中黑白全色遙感膠片於1983年獲國家銀質獎,黑白電影正片於1984年獲國家銀質獎,彩色紅外底片於1985年獲國家銀質獎。此為,黑白照相膠捲在1985年化工部系統同類產品質量評比中獲第一名。

當時,一盒美國或日本膠捲在國外的售價基本都在5美元,而在中國基本是全球最低價2.5美元。這一切,是因為有國產樂凱膠捲的存在。

1995年10月11日,《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稱樂凱膠捲為「民族膠捲」。

後來,一膠廠改制為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樂凱集團」),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其全資子公司。

2015年,樂凱集團的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電池背板及其製備方法」獲第十七屆中國專利獎金獎,成為航天科技集團第四個獲得該獎項的專利。

在數碼大潮的衝擊下,繼老牌膠捲廠商柯達申請破產保護後,樂凱也已經停產彩色膠捲。2018年5月,樂凱集團宣布停止生產彩色膠捲,這意味著曾經承載著許多中國老百姓記憶的「樂凱」膠捲正式退出歷史舞台。(圖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2u7oWwBvvf6VcSZll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