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人生沒有意義,我們為了什麼活著?

2019-12-09   感知主義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綱要》(49)

《人為什麼活著》

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已經活著了,無理由無前提就開始了活著的人生歷程,這對於每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得為活著的人生補上前提與理由,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因難到幾乎無法回答的問題。

生活卻是無須回答的,你不可能不生活,也不可能不感知到一切的存在,這種感知並不顯示目的,但任何人無法拒絕。在人們為生存尋找各種各樣目的的時候,在人們為各種不同的目的發生衝突、遭遇災禍、經歷苦難的同時,生活的感知一刻不停地進行著,我們可以不在意生活的意義,但卻不得不在意生活的具體感知,這些不但入體、入腦而且入心的感知,就是經歷生活的矛盾衝突之後的最終結果,即便我們從不追究這些結果的意義。

生存為了什麼?矛盾衝突為了什麼?我們到達各種目標、實現各種目的為了什麼?這個終極的為什麼無處不在,但都被生活雜亂的過程淹沒了,我們迷失在生活的過程中。人為什麼活著?這個終極問題倒逼著活著的過程全部顯露,看我們都做了些什麼:我們在競爭生存權、我們在計較得與失、我們在判斷對與錯、我們在生成愛與恨、我們在辨析真與假、我們在過問是與非……在這些對峙與取捨之間,我們得到的是生活的繼續,而繼續的生活又在重複已有的一切,而這一切是不可終止也永無盡頭的生活過程,人活著,永無結果,除了死亡。

死亡當然不是結果,死亡只是生活過程的終止。如此一來,沒有結果的生活一目了然,除了混亂複雜、匆匆忙忙的過程,每個人都不可能有一個最終的結果。人不是為最終的結果而活著的,人不是為某個具體的目的而活著的,人不是為了實現人為的意義而活著的。那麼人活著為了什麼?很顯然,不為什麼,就為活著。這像是一個荒誕的邏輯,我們滿世界奔忙,翻天覆地的尋找,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我們本來就活著,我們竟然從目的出發去尋找目的,我們認真又痛苦的折騰像一場漫長又無法結束的笑話,而這個笑話只會讓人哭泣。

生活是無比真實的,不但與我們息息相關,且有切膚之痛,生活的狀態就是人活著的本身。我們放棄了生活的種種感知去實現另外的意圖、目的與意義,而實現這一切目的的最終結果就是為了獲得生活的種種感知。這像一個不經意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結果被我們的感知一一體驗,我們體驗到我們為了別的目的做下的一切,而這一切給我們的就是最終的感知,我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體驗這些不為我們的體驗而製造的所有感知,這一點不難理解,我們活著的行為並不是為了活著的目的,這讓誰來為我們嘆息?(接下)

本書《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二部已在京東、亞馬遜上架銷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論,進京東、亞馬遜搜索書名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