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自己,就是生活最大的危險!

2020-08-09   感知主義者

原標題:被誤解的自己,就是生活最大的危險!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7)

我們為什麼不知道自己是什麼?

我們是什麼?人究竟是什麼?這個根本性問題至今仍然沒有答案。人不是一個既明白無誤又通情達理的存在,這對我們來說就是無窮無盡的災難。我們不能確定自己是什麼就無法確立自己的位置,沒有一個恰如其分的主觀立場,我們怎麼面對世界?我們怎麼妥善地安放好自己?我們怎麼能與世界建立起恰當的關係?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怎麼建立人與人的關係?怎麼營造出適宜我們的生活?

我們究竟是什麼?這的確是一個天大的問題,更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用什麼來做存在的前提?我們怎麼找得到存在的目的。歷來,我們都在試圖放棄對自己的解釋,我們甚至意識不到要對自己作出正確的解釋,更意識不到解釋不了自己將引發的巨大危機。我們自己是當然的不由分說的存在,是默認的無需定性也無需解釋更無需證明的存在。我們就是我們,我們難道還不知道或者不懂得自己嗎?這種對於我們自己的無意識態度使得認識的主體無法具有確定性的存在。認識主體的無名狀態必然導致認識立場、認識角度以及認識前提的喪失,更加嚴重的是,喪失了認識目的,這其實就是自我屬性的缺位造成的後果。當我們把自己定位為「不長毛的動物」的時候,難道我們獲得的世界是動物的世界嗎?這種混淆不是無意的,這是我們有意的無知,我們竟然無視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或者說,我們竟然不知道人與動物有本質的區別。

為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是我們曾經百般追究而不可知?還是我們從來就沒有追究和無從追究?我們只知道自己的形態、習性以及行為特徵,我們甚至清楚地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和生命運行機能。生理學與解剖學已經將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微部分都公諸於世,但這跟我們是什麼沒有關係,這些物理性了解並不揭示我們的存在本質,就是將我們分解到細胞也無濟於事,也無法回答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存在。我們與猴類動物,與猩猩、與別的靈長類動物的生理區別並不大,與大猩猩的DNA結構相似度達百分之九十幾,這不說明任何問題,我們與動物的區別僅僅是軀體的差異嗎?我們是什麼是指我們像什麼嗎?追問我們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我們是什麼意味著我們為什麼要這樣生存,我們是什麼意味著我們為什麼要這樣面對世界,我們是什麼意味著我們應該建立什麼樣的生活形態,我們是什麼意味著我們只能做出這樣的行為和達到這樣的目的……只有清楚我們是什麼,才可以明白這世界為何如此存在、才會真正明白一切事物的存在關係、才會明白我們與世界的真正關係、才會明白我們人與人之間是什麼關係和應該建立起什麼關係。只有真正明白我們是什麼,才知道我們的所屬、所能、所需和所有。只有真正明白我們是什麼,才會理性的有目的的建立起適應於我們的生活,才能擁有幸福、愉悅的生活。

然而,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知道世界上有什麼,我們已經得到些什麼,但我們就是不知道我們是什麼。我們止步於對自己的了解說明,我們尚處於智慧文明的低級階段,我們的智慧能力是多麼的狹窄和片面,我們仍然是多麼的愚昧和無知。我們在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的基礎上創建的世界是合適的和理性的嗎?我們在不知道自己最終目的的情況下進行的科學活動是科學的嗎?我們在對自己不甚了解的狀態下走過了幾千年的文明過程是應該的嗎?我們有若干事實來證明我們還沒有真正懂得世界,但我們找不出一條理由來說明我們不應該懂得自己。

可我們為什麼就是不懂得自己?是什麼在阻擋著我們了解自己?我們用了解世界的方法為什麼不能了解自己?如果世界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難道不是另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的意義是不是不可了解?客觀的本義是不是就是不可知?我們只知道客觀的外在,不可知客觀的內在。我們只知道客觀的狀態,不可知客觀的來由。因為客觀存在的內在原因和來由都是無窮無盡的,任何追問都不可能到頭,也就是理論上就不可能有答案。

如果將認識客觀存在這種不可知的方式放到認識我們自己的身上,那麼問題不就昭然若揭了,我們根本無法用客觀邏輯和客觀思維來認識自己和了解自己。我們不明不白存在的原因就是唯物論的客觀存在邏輯攔住了我們的追究,既然有了不明來路的客觀世界,就當然會有不明不白、不知所以然存在的我們自己。我們到這時才明白過來,原來不可證明的客觀存在害了我們,害得我們沒有存在的理由,更沒有存在的真相,如此一來,我們從何處了解我們自己?我們將永遠不知道我們到底是什麼了。(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