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巫喜玲
善解童貞廣東深圳站講師
善解童貞雲學院高級班畢業生
(圖:電影《永不妥協》海報)
美國電影《永不妥協》是善解童貞雲學院初級班學習討論的一部電影,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的是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艾琳,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賠償案。
以前看這部電影,我一直以為艾琳是在這起環保訴訟案中才開始成長起自我的,但其實不是。胡萍老師在電影解析中指出:
艾琳曾經是一個選美皇后,說明她是一個能吃苦,吃過苦的人,她原本就有勇有謀,有強大的自我。
只是婚姻不如意,而婚姻涉及到兩個人,不是她一個人能決定的。
我恍然大悟,艾琳原本如此!
這樣才能解釋影片開頭展示的場景:
艾琳經歷了兩次離婚並拖著三個孩子,存款只有74美元,電話費交不起,被各種帳單催著。
但她到處找工作,她敢於去嘗試各種工作,雖然由於她的學歷和工作經驗而屢次失敗。
她出去找工作時,僱傭了保姆照顧好三個孩子。她仍然帶孩子下館子,讓孩子們吃喜歡的芝士大漢堡,而沒有在孩子面前有一句抱怨,也沒有朝孩子發火。
當艾琳因一次交通意外而受傷,對於一般人來說走到絕境時,她想了一個辦法,讓自己的辯護律師麥斯瑞僱傭她在律師事務所工作得以維持生計。
艾琳對麥斯瑞說:「如果職位滿了,就不會沒有人給客戶回電話。我很聰明,而且工作努力,我什麼都願意做。假如你不給我這份工作,我就不走。」
接下來才有她在工作中被一處房地產的醫學記錄所困惑,由調查此事件開始了她在環保訴訟領域的奮鬥。
因為艾琳有強大的自我,所以她在任何情況下都自信地打扮自己,不為了迎合他人而改變自己穿衣服的風格,對老闆說:「我想怎麼穿就怎麼穿」。
(圖:電影《永不妥協》片斷)
為什麼艾琳可以做到
在困難面前不退縮,不變形?
胡萍老師點評說:
「我相信在艾琳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她做什麼,她媽媽都會說,你可以做到的,你可以做好的。
哪怕做差了,父母也會對她說,你改變一下方法,你一定可以做好。
只有在被信任的家庭里長大,孩子才會有自信。
像艾琳從來沒有認為自己跟這麼大一個電力公司打官司,會有什麼不行的地方。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得到鼓勵和支持,長大後遇到困難就會退縮。」
聽完胡萍老師的點評,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成年後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沒有勇往直前的那種膽量?
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我每每想往前跨出一步時,父親的態度往往都不是支持和鼓勵,而是貶低,指責,懷疑或是阻止。
我在網絡上查詢了艾琳這個人物角色的原型:1960年,她出生在一戶普通的中產階級之家,她是家中老么,還有「閱讀障礙」的毛病。不過,她的工程師父親和記者母親一直教育她:
「只要你能學會集中精力,那你就能做成任何事情。」
多麼有智慧的父母!
我想起2019年胡萍老師所講的「生命底層作業系統」:
底層作業系統就是你成長中最初的那片土地,也是決定你是蘋果樹還是柳樹的那個基因。
最初為孩子安裝底層作業系統的人是父母,父母的格局、職業、素養、家庭布置的審美、父母與你的聊天、你看過的書、你見過的人、你深交過的人、你同伴的家庭等等,都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底層作業系統。
胡萍老師還分享了《一碗蕎麥麵》的故事,這個故事讓她懂得給她的孩子根兒的生命盡力安裝好底層作業系統:
一位日本女人,窮困潦倒,帶著三個兒子。
有一天,她帶著孩子到一家蕎麥麵館裡,買了一碗蕎麥麵,四個人吃。
兒子不理解,問媽媽我們這麼窮為什麼要來吃這碗面,媽媽回答:我想讓你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美好的事物值得追求!
這個男孩長大後明白了這碗蕎麥麵對他的意義,他沒有因為貧窮而放棄追求美好的生活,因為媽媽在他的生命底色中抹上了一片光明。
(圖:電影《永不妥協》片斷)
如果父母沒有早期給孩子安裝好生命的底層作業系統,後期只能靠孩子自己慢慢修復。就像善解童貞雲學院的學員,在雲學院的學習中看到自己的底層作業系統缺失了什麼,再去修復。《永不妥協》的討論讓我看到自己為什麼缺失了勇氣,我變得接納自己,走在修復的路上。
父母為孩子建構好生命的底層作業系統後,這個系統是可以更新升級的。胡萍老師說:
升級中,給孩子生命底層作業系統抹上光明底色的,並非是富貴家庭的父母,也並非上貴族學校,而是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這個貴人會不斷讓孩子突破曾經的天花板,格局慢慢打開,底層作業系統慢慢豐滿。
我一直不太明白這個升級是怎樣發生並改變一個人的格局呢?但今天胡萍老師對根兒評價的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胡萍老師說:
根兒在劍橋大學的見識,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里先生在一起三年。
他看過更多更高級的風景,他能夠在這些大師的身上學習到的東西,讓他更懂得要堅持做自己,這是他這些年的收穫。
因為胡萍老師從根兒的幼年就開始清晰的引領他如何做自主選擇,如何尊重內心的意願,成年後的根兒有強大的自我,所以能夠在貴人的引領下不斷突破。
(電影《永不妥協》片斷)
回到《永不妥協》這部電影中的艾琳,我看到的是父母早期為她安裝好了底層作業系統,讓她成長起強大的自我,有獨立處理問題和困境的能力,才有她花了六年時間在家照顧孩子後勇敢出來找工作,才有她在遇到律師麥斯瑞後的舉動,才有她在訴訟案中把辛克利居民的健康裝在心中而無所畏懼。
真實的艾琳在辛克利訴訟案成功後,生命的底層作業系統也上了一個台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了幾所高校的名譽博士,致力於環保和其他訴訟案件,並鼓勵其他女性挑戰自我。
編輯:王丹玲
校稿:孫瑞霞
公眾號|善解童貞
公眾號|胡萍工作室
公眾號|善解童貞青少年成長關愛中心
完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或商業轉載請留言授權
其它用途請註明出處
否則視為侵權
善解童貞,用愛與科學解讀孩子的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0zUXnIBd4Bm1__Y-M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