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最深的《國家地理》照片,
會是哪張呢?
或許是我們2018年6月刊封面: 塑料冰山的一角。每年約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而這只是全球塑料問題的冰山一角——
或許是40萬隻沙丘鶴在美國普拉特河的閃電下遷徙、休整——
攝影:Randy Olson
或許是《國家地理》「女神」珍·古道爾與黑猩猩羈絆數十年的信任與關聯——
攝影:Hugo Van Lawick
攝影:Michael Nichols
沒錯,創刊於1888年的《國家地理》不僅是一本「地理」雜誌。我們更是一個用自己視角、鏡頭,守護地球,以身作則、用132年影響力見證、致力改善和督促人與自然關係的廣義媒介。
而就在這周,
《國 家地理》要來長沙開展了!
9月19日,長沙IFS,
國家地理中文網與大地出版傳媒集團聯合主辦,
《國家地理》影像盛宴展隆重啟幕!
本次展覽所在地:長沙五一商圈和中央商務核心區——長沙IFS,九龍倉國金中心
攝影:姚王度,國家地理中文網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媒體品牌之一,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以獨一無二的影像敘事手法,記錄下人類從事科學探索和關愛地球的無數精彩瞬間,並創造了世界探險和攝影史上無數個「第一」。
為慶祝《國家地理》落地中國15周年,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華夏地理》將在全國舉辦為期一年的大型圖片巡展,向公眾展示《國家地理》雜誌132年來所記錄有關人類和大自然的精彩瞬間。展品既有《國家地理》攝影師的經典作品,也涵蓋全球(包括中國)優秀攝影師記錄下來的精彩瞬間。
《國家地理》舉辦了一場又一場國際性深度論壇和會議,國際交流,甚至能讓群眾參與的攝影大賽,沙龍和展覽等,以此來「影響世界」。
國家地理攝影師Joel Sartore在帝國大廈、梵蒂岡城等地舉行《國家地理》影像方舟世界巡展
而在長沙,
這將同樣是一次觸及心靈的展覽。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是眾多生靈棲息的沃土,在展覽中,你可以親眼看到那些「歌頌」地球之美的作品。
攝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而在疫情席捲全球的2020年,你是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深刻地,去思考過自己與自然的關係?亞馬孫大火、澳大利亞山火、加州山火;北極地區最高氣溫達到過38℃,南極也首次超過20℃。這一年的地球似乎一直處於不確定的狀態,誰也不知道還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但是,唯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那就是人類只不過是地球上的一個物種,只有親和自然,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於這片沃土。
攝影:Thomas P. Peschak
與此同時,與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息息相關的「人類夥伴們」,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所謂的瀕危物種, 並不是我們平素印象中,白鰭豚、斑鱉、中華鱘等等;1970年代以來,地球上所有脊椎動物種群數量下降50%以上,全世界20%的物種全都面臨滅絕危險——不是寥寥幾種,而是多達1/5——這才是瀕危。
攝影:JORDI CHIAS
而展覽中一切涉及沉重思考的圖片,正是此次展覽想傳達給大家的。《國家地理》影像盛宴展,由國家地理中文網與大地出版傳媒集團聯合主辦。 中國大地出版傳媒集團,專注自然資源知識服務和傳播。 在「娛樂之都」長沙的城市中心,我們一起為地球母親攜手發聲!
1888年《國家地理》創刊以來,由千餘張雜誌封面組成的照片牆。
《國家地理》影像盛宴
國家地理中文網與大地出版傳媒集團聯合主辦
等你來看!
展覽時間:9月19日--11月1日
展覽地點:長沙九龍倉國金中心一樓沿街L144商鋪,長沙市芙蓉區解放西路188號
觀展Tips:
1、 適合各年齡段、各種關係人群,或結伴組隊或單獨前往均可;
2、如果帶上很會拍照的朋友將事半功倍,在這裡隨便出片都能讓朋友圈點贊不斷;
3、 除單純圖片展出,展覽還結合多媒體數字影像技術,邊互動邊了解自然和地球的知識,特別是處在學習期的小朋友,全部展覽都是一秒激發興趣的乾貨,讓孩子更快更多了解地球知識;
4、看完展覽,現場的國家地理的高質量周邊產品一定讓你眼前一亮,請勿錯過。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