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同學Z給我打電話借錢,言語中有些焦急與無奈。Z去年在天津某區定了一套房,總價近200萬,現在需要付首付,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加在一起需要65萬。他原本在當地有一套房,房貸還沒還清,為了享受在天津買房30%的首付政策,必須要把當地的房貸還清,20萬!在加上為辦理天津戶口花的3萬多,加在一起近90萬。
在臨近北京的北三縣(三河、香河、大廠),乃至更大範圍的地區,如衡水、涿州、山東,每年小升初、中考結束後,都會有不少「移民」天津的學生,北三縣因距離天津某些地區只有三四十公里,「移民」的學生更多。
眾所周知,天津的考生少,河北的考生多,且沒有好大學,兩地的錄取比例和錄取分數相差不少,若河北的學生「移民」天津,就意味著高考多了一層考上好大學的保障,所以,河北的一些家長都想盡辦法給孩子弄天津戶口,天津海河英才落戶政策,就給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
因為要想去天津考大學,必須要有三年的學籍,所以家長們都早早地做打算,有些孩子剛讀幼兒園,家長就開始張羅了。Z的女兒才讀小學二年級,我問他幹嘛這麼著急,距離孩子高考還有11年,誰知以後的政策怎麼變啊,Z嘆了一口說:「我不想孩子走我的老路。「
我深深地理解Z的想法,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還像我們一樣,擠破頭拼了命,才能考個好大學,太難了!可是這樣做,對於一般家庭來說,真的有些釜底抽薪,而且是一項風險很高的投資,有可能到頭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移民」是高風險投資,卻要飛蛾撲火
教育花費太高,是個無底洞,買了房子落了戶,還要考慮擇校問題,可能還需要用錢去砸,在鳥籠效應的驅使下(鳥籠效應是指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物品後,會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的東西),根本停不下來,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可為了孩子不得不勒緊褲腰帶,也要去做,其實這裡面有很多風險,不一定就能笑到最後。
首先,經濟的壓力讓一個家庭立馬回到解放前
Z經營一個小規模的會計公司,收入在當地來說還比較不錯,能算得上是小康水平,為了孩子「移民」到天津,經濟壓力一下子就大了,將家裡的積蓄掏空了,還要負債纍纍,一下子就讓生活質量回到了解放前。
由經濟壓力導致的心理壓力、生活壓力,都是看不見的,卻會縈繞在心中久久不能派遣,可我們是不是都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了呢?在未來的五年、十年,甚至更大的時間,節衣縮食。
其次,買了房落了戶,夢想還是個未知數
我們為孩子準備好了一切,孩子就能考取一個好大學嗎?這不取決於父母,而是取決於孩子的努力,我認識的人中,也有早早地就將孩子送到天津讀書的,可到頭來,孩子連個本科都沒考上。心裡的憋屈、委屈、失望,不足為外人道也。
另外,北三縣因為緊鄰北京、天津,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將來會不會實現京津冀高考統一招生,無人能預測,總之,10年後什麼樣,沒有人知道。所以,夢想終究是夢想,能否實現不得而知。
可不管這是多麼高風險的投資,甚至有可能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但為了孩子,家長願意傾家蕩產去冒險,總之就是明知道有可能飛蛾撲火,但依然義無反顧。
別把自己的夢想拴在孩子身上
Z說:「我不想孩子走我的老路。」終歸到底,我們沒有逃脫將自己的夢想拴在孩子身上的宿命。心理學中有一個投射效應,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
有的家長因為當年自己沒能上大學,或者考上好大學,就特別喜歡孩子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他無法忍受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不對,其實,歸根結底還是無法接受自己當年的失利。
可是,我們與孩子都是互相獨立的個體,我們是兩代人,所走的路註定會不同,把我們的夢想拴在孩子身上,暫且不說能否實現,這一定會讓我們和孩子都會生活得非常不舒服,我們有壓力,孩子壓力更大,到頭來互相折磨,好好的親子關係演變成了仇人關係,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去年我們這裡有一個高三學生,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星期左右,因壓力太大,跳樓自殺了,他是復讀生,父母對他期望很高,但他自己覺得不行,還會失敗,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我們與孩子是陪伴關係,引導孩子走正路,陪他長大,陪他一起歡笑一起哭,但路終究要他一步步走出來,等到他羽翼豐滿,我們只能遠遠地望著他的背影,祝福他。不管我們給孩子提供怎樣優渥的條件,都不要忘了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u54W3IBnkjnB-0zCP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