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玩家私信我說,自己從星耀沖王者很順利,但之後就開始摩擦了,跌跌撞撞的一直徘徊在王者20星左右,死活都打不上去。
隨後,他還把最近的戰績發了過來,同時,還說自己是一名專業的幹將莫邪和上官婉兒玩家,都是有省級牌子的。
我看了一下他的戰績圖,很華麗,拿到MVP的機率高達80%,而且確實如他所說的,他玩上官婉兒和幹將莫邪時的數據很好,拿出來都能Carry,但勝率卻只能維持在52%左右。
相信不少玩家都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明明自己已經足夠Carry了,為什麼就是贏不了呢?
我覺得如果是20場以內一直上上下下沖不了分,還能說是隊友不行,但長期這樣,就很顯然自己也有問題了,而問題的根本可能恰好就是因為自己「太能Carry」了。
為何這樣說?我打算分兩方面給大家解析。
很不相信隊友,經濟刷得太多
想要數據華麗,肯定需要龐大的經濟支撐,因為這樣才足以讓他們在同一時間段里,拉開與敵人的輸出差距,更好的完成擊殺。
不過,這並不代表,能C就得拿光所有的經濟了。
舉個例子,前兩個賽季我特別喜歡玩幹將莫邪,而且差不多每一場都能保持經濟和輸出最高的,但勝率卻一直不高不低,難以上分。
後面,我靜下心來,仔細研究了回放和結算數據後,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我拿幹將莫邪的時候,隊友的經濟普遍都比較低,幾乎都是落後於對面的,很多時候都是我一個人的優勢。
而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在數據比較好的時候,很容易刷hi,不斷的吃團隊資源,想拚命提經濟,快速的裝備成型。
畢竟幹將莫邪收一波兵,只需要大招+三技能,在螢幕外三指移過去按一下即可,那種「唰」一聲一波兵的感覺非常令人舒暢,所以也,很容易人沉迷,不知不覺就刷hi了。
不僅支援邊路要刷一下,路過野區也想刷一下,最終,導致自己的經濟越來越高,隊友的發育卻越來越不佳,等同於變相的降低了己方團戰的容錯率,畢竟前排沒有裝備頂不住,後排一下子就得遭殃。
最重要的是,把經濟集中在一個點上,要是對面會針對,不需要造成擊殺,只要限制這個點的輸出環境,就能拉開雙方的輸出差距了。
我認為許多實力不錯的玩家,或多或少都會有這個小毛病,就是看到隊友出現失誤之後,就會潛意識的不相信他們,覺得讓經濟純屬浪費,倒不如自己一個人全吃了。
這才會導致自己的經濟一直虛高,卻由於隊友完全扛不住,最終只能拿到敗者MVP,無法取勝。
喜歡秀操作,沒有把優勢擴散至全隊
其實,有實力的玩家吃多點經濟還不算什麼,要是他懂得指揮和明白推塔的重要性,知道把優勢慢慢的擴散給全隊,那還是能贏的。
最怕的就是,大局觀沒有那麼強,只是操作比較秀的玩家,把經濟都吃光了,還喜歡經常性一換一,導致雙方的經濟差越拉越大,後期一抱團就潰敗,根本無法取勝。
特別是在中低分段玩孫悟空,韓信和李白的玩家,很多都有這個毛病,喜歡刷不喜歡推塔,而且還不太考慮隊友,基本上看到脆皮就衝上去,完了還會說一句。
「我都切死射手了,你們還打不過,也太菜了吧」
然而,如果他們穩一點,大局觀強一點。
順風就會入侵讓自家野區給隊友,逆風就會單帶偷塔補團隊的經濟,並且明白能推塔就不刷野,能控龍就不殺人的道理,也懂得留經濟給雙C發育,然後反蹲隊友找節奏。
那到最後可能不需要自己親自擊殺對面的射手,隊友都有經濟去打贏團戰,然後一波推掉對面的水晶了。
總結
能Carry固然是好事,但並不是說經濟和輸出最高或者拿到MVP就行了,moba遊戲最講究的就是團隊配合,如何把單人的高經濟轉化為團隊的整體經濟才是重中之重。
這也是為什麼經常會有數據不華麗且MVP率較低的玩家,能以高勝率衝上王者或者榮耀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團隊的重要性,知道什麼經濟自己該拿,什麼經濟自己不該拿。
與此同時,他們還很清楚自己的本職工作。
比如玩個坦邊,就寧願放塔也要支援打團,因為他們知道打團保護陣型,才是坦克的主要職責。
比如玩個刺客,發現對面的陣容保護能力很強,自己難以切入時,就會早點叫射手拿紅buff,加快他們的發育,讓射手在團戰中可以先進行火力壓制,給自己創造進場的環境。
如果你能做好資源分配,同時還懂得發現隊友的價值,那完全不需要局局Carry拿MVP,就能快速的晉升到下一個大段了。
PS
祝大家冬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