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啦!非遺版千里江山圖

2019-10-19   攀枝花新聞網

當傳承千年的中華瑰寶

串起文化記憶

讓我們共同開啟這趟

根植文脈、立足生活的「非遺之旅」!

長按下圖可參與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活態靈魂」,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碼,承載著獨特而豐富的想像力、文化意識和民族精神。

目前,我國已有40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名錄名冊,有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遺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2019年10月17日,兩年一度的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揭開面紗,古老非遺以年輕姿態再次吸引著世人關注。

文脈頌中華

特別策劃H5

「我是非遺守藝人」

手繪非遺長卷+音頻互動

帶你領略

非遺版「千里江山圖」

一展新時代非遺傳承創新的

無窮魅力

總書記點贊過的

《格薩(斯)爾》、唐昌布鞋、惠安石雕等

非遺項目躍然指尖

刷屏國際朋友圈的

蜀繡、蘇繡、景泰藍等

「國禮」級非遺精彩呈現

長按下圖可參與

非遺是什麼?

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承載著中國精神

凝聚著中國力量

它是蒙藏同胞口口相傳的壯麗史詩

今年7月,正在內蒙古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

觀看了少數民族史詩

《格薩(斯)爾》說唱

他連聲稱讚:

「你們的演唱很神奇,

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文化的聲音,

我心裡充滿了一種敬重。」

它是一針一線縫製的彝族毛氈衣

2018年2月11日

總書記來到位於大涼山深處的三河村、火普村

他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

問冷暖、聽心聲

離開時,村裡的男女老幼排起長長的隊伍

鄉親們獻上彝族傳統服飾查爾瓦

表達對總書記的愛戴和感激

彝族人家愛穿查爾瓦

既簡樸大方又禦寒

如今它已華麗轉身成為彝族特色名片

它是情針意線繡不盡的鴛鴦枕

一針一線皆為修行

銀針飛出皆是功夫

指尖繡出的是壯美山川與濃厚情誼

它是我們世代相傳的生產生活方式

是帶著淡淡中藥味的香包

是奶奶納的溫暖牌布鞋

總書記笑著說:

「我也要捧捧場」

「我花錢買一雙!」

它是代代匠人繪製想像的雕塑刀

千年的錘鏨,萬年的青石

自然和理性在一鑿一刻之間交融

2017年9月3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時

總書記親切地介紹:

「這些工藝師現在做的事情就跟繡花一樣,

但她們繡花是在石頭上而不是在絲綢上。」

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

每年的非遺節雖然短短几日,

但傳承中華文化應是我們時刻不忘的使命。

快來點亮你的【非遺守藝人】名牌吧!

長按下圖可參與

新聞多看點

  • 快來圍觀!「新山傈僳族織繡」和「鹽邊油底肉」在成都火了!

  • 注意!10月20日至11月21日,攀枝花西昌、昆明西昌有加開列車

  • 期待!預計明年7月,仁和主城區居民將全部用上天然氣

來源:川報觀察

編輯:李可

審核:梁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