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研討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技術演進趨勢與產業發展態勢,謀劃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服務平台,9月12日下午,作為「2019浦江創新論壇」的組成部分,以「創新材料 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我區成功舉辦。
在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下,會上發布了上海碳纖維復合材料創新發展白皮書、金山區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發展規劃與政策,上海碳纖維復合材料創新發展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同時,15個項目簽約花落金山,其中產業類項目5個,計劃總投資約70億元。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劉岩,區委書記趙衛星,區委副書記、區長鬍衛國等領導、嘉賓以及企業、院校300餘位代表參加論壇。
吳清在講話中指出,圍繞產業技術創新發展,金山區培育碳纖維復合材料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金山要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領域持續發力,不斷推動科創中心建設取得更大進展。金山要加強市區聯動,深化政企合作,凸顯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優勢,更穩更實邁好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努力成為打響「上海製造」品牌的重要承載區。同時,希望在場的各位企業家、專家能依託本次活動,更多地為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助力提供上海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
趙衛星致辭並表示,碳纖維復合材料素有「新材料之王」的稱號,成為了政治經濟競爭發展中的「卡脖子」產業。金山發展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既符合既定的發展框架,也契合已有的發展技術,具有不可多得的顯著優勢。目前金山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已處於蓄勢待發的階段,未來將以產業發展規劃與政策為依託,努力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助力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為金山發展按下「快進鍵」、掛上「高速擋」。
據了解,當天簽約落地的產業項目中,最吸引業界矚目的,莫過於上海石化大絲束碳纖維項目。該項目投產後可年產2.4萬噸原絲和1.2萬噸48K大絲束碳纖維,產品將應用於海上風電葉片、軌道交通、汽車、能源等領域。
據介紹,所謂48K大絲束碳纖維,指的是一束碳纖維包括4.8萬根細絲,每根細絲直徑只有頭髮絲的十分之一,用來生產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效率比小絲束碳纖維要高得多,未來應用前景廣闊;去年,國內大絲束碳纖維的用量超過3萬噸,但99%以上全靠進口,技術上受制於人,而上海石化的萬噸級國產項目投產後,將推動這一原材料成本下降20%以上。
當天,金山區還發布了"碳纖維十五條"專項政策,從支持產業集聚集約發展、支持企業做優做大做強、支持產學研結合及科創能力提升、推動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等四個方面著手,引導扶持碳纖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比如,在現有政策獎補基礎上,金山將研究設立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重點支持共性關鍵技術、重大應用技術的突破,以及碳纖維重點產業項目建設。
據悉,金山規劃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基地,主要位於金山第二工業區及周邊區域,計劃到2025年碳纖維復合材料相關產業總營收突破100億元,到2035年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00億至500億元,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家級碳纖維復合材料研發及產業化示範基地。
你可能還喜歡這些內容
從茅草屋到高樓林立,你感受到金山的巨變了沒?
中秋國慶假期去哪裡?金山這些景點好玩又不貴!
70年前,金山人竟騎三輪車去上海市區?
部分來源:上觀新聞
記者丨樊國慶 朱悅昕
編輯丨陳憶文
責編丨俞蘿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