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失業,想要自己交社保?過來人告訴你:不划算

2019-10-11     東南財富網

社會的快節奏,導致了很多五花八門的職業出現,例如上班族,又比如個體戶。而兩者的差距,便是社保問題。在單位上班的,社保便是由單位代繳,而個體戶,如果想要繳納社保,就需要自己來交。

那麼,自己交划算嗎?

首先,對於沒有單位的,或者自由職業者而言,可以自主的選擇是否繳納社保。而看繳納社保劃不划算主要是看壽命的長短。但是,跟企業繳納社保相比,是不划算的。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和費用

對於個體戶而言,要是繳納養老保險,就需要繳納百分之二十的比例,而在這其中,有百分之十二進入社會統籌基金里,其中只有百分之八的比例打入個人養老金帳戶。

舉個例子,如果繳費基數是5600元,其中有5600*8%=448元打個人帳戶里,而剩下的,則有672元進入了社會統籌基金。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

又舉個例子,如果按照百分百比例繳納基金的話,一個月一共繳納費用672+448=1120元。按年繳費是1120*12=13440元。

因此,如果你是自由職業者想要繳納社保,是極其不划算的。

此外,從領取待遇來看,自由職業者也是不合適的。

對於在企業工作的人們來說,單位會繳納很大一部分,比如事業單位繳納工資的20%進統籌基金。將來從統籌基金里領基礎養老金。然後,進入單位的員工只要繳納百分之八的繳費工資就可以了,相當於統籌帳戶錢是單位給交,將來我們去領。

而對於那些從單位企業出來,然後成為個體戶的人們來說,並沒有企業替他們繳納社保,因此兩個帳戶都要他們自己繳納。所以在我國自由職業者個人繳費費率高達社會平均工資的20%,費率就比企業職工要高。而即將到來的養老待遇相對企業員工而言也是相對較低的,兩者是有因果關係的。總而言之,脫離企業,自己出來創業,你就需要自己繳納社保,並且還有極大的可能性出現繳納了很多,卻只能領取很少的養老金的情況出現。從企業轉出來轉為自由職業者在保險待遇上是要受些損失的,但是受到損失總比沒有強好吧?所以當我們出來創業的時候,該交的社保還是要按時交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靈活的領取養老金呢?

按照我國現在的保險法規定,靈活就業養老保險最低繳納年限滿15年,男滿60周歲,女性是到55周歲退休。此外,如果女性在國企工作過,那麼她可以在50歲便申請退休。

這就意味著,如果按著全國人均壽命是75歲的話,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大概要71.8歲可以領取完自己繳納的費用,超過71.8歲以後領取的就是你賺到的。

總而言之,個人繳費要高一點。因為就如上面所說要交兩個帳號的費用。簡單說,不想自己交就儘快找工作讓企業幫你交,當然你要為企業效力。不想受企業的束縛,選擇自由職業那社保自然由個人承擔了。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oPfxm0BMH2_cNUg1n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