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五大產業獨步全球,越南想要複製中國,成為下個世界工廠?

2019-10-22     東南財富網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隨著人口紅利的發展,很多海外企業選擇到中國建廠,這些企業不僅在中國賺取了大量利潤,而且為國內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017年,中國的製造業生產總值為15.58萬億,是美國的2.58倍,中國的製造業占全球的35%。全球6成的水泥、7成的防彈衣、8成的空調、9成的個人電腦都是中國造的。

但是隨著人口紅利的褪去,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加上房價的攀升,企業的場地和租金費用越來越高,再者國內經濟的增長,物價也隨著走高,很多原材料成本都在增加。這讓很多在華企業的競爭力猛然驟降,因此很多外企選擇將工廠遷至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甚至遷往印度這樣的勞動密集型國家。



而越南也開始往中低端製造業上發力,以更低的成本對外吸引外商投資,似乎越南就是下一個世界工廠。不過最近金融協會給出一份報告指出,東南亞想要複製中國奇蹟真的太難,這些國家要麼體量太小,要麼沒有龐大的加工和裝配設施,更缺乏優質的技術和供應鏈。就算現在有企業正在向東南亞發展,他們也不會利用到任何優勢,相反成為業務上的拖累,而且搬遷也不是容易的事,要做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打算。



據越南數據統計顯示,1月至8月,全球對越南直接投資的總額為226.3億美元,同比下降7.1%。新增註冊項目2406件,同比增長25%。可見雖然越南受到很多外企關注,但實際條件跟不上,而且政府的放寬管制速度較慢,越來越多企業感到不滿。

從生產和加工來說,中國有低成本、高效率的高鐵、空運、高速等等基建設施,這在越南根本不會有,越南大多用汽車、鐵路這樣的方式,不但到貨時間長,而且運輸成本高。另外越南的電力和水利,不足以支撐大型企業的生產,越南即便是居民用電,每天都有兩小時停電的情況,這對企業來說根本就是很大的損失。



而且從勞動力來說,越南的工人也不便宜,現在越南很多工人的工資都有2000多,但他們的技術和熟練程度遠遠比不上中國工人,相當於1個中國工人抵得上3個越南人的工作量,並且他們還不願意加班。

美國一家做毛毯的公司就表示,越南基建設施不完善,很多貨櫃滯留在海上無法卸貨。紡織巨頭儒紅公司還指出,在越南建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10、20年的時間等待他們發展,他們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供應鏈和生產鏈,企業不但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還要熬過這段時間,很少有企業能做到。



10月17日,外媒報道稱,中國有5大產業獨步全球,這是東南亞國家難以複製的,包括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家電這五類產業。在這些產業鏈中,有60%產業是安全可控的,並且很少依賴外企。

相對於越南的條件,很多產業還離不開中國,2018年,越南從中國進口1600億貨物,其中進口設備占到800億,可見越南製造業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因此越南自己還沒有獨立起來,怎麼服務於其他大型企業呢?



對於中國的這5大領先全球的產業,以及越南想要複製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你有什麼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dYW820BMH2_cNUghA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