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被譽為「城市美容師」
每天天未亮時
便穿梭在大街小巷
用辛勤的勞動
喚醒城市新的一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白雲區一線的環衛工人,一直承擔著繁重、髒臭而且有風險的環衛保潔工作,他們用默默奉獻和忘我的精神,守護城市的整潔和市民的健康,他們是值得點贊的城市「逆行者」。
本期《城事觀察》節目
就帶大家認識一下
疫情期間的城市「逆行者」
區環衛車隊司機
定時清運生活垃圾
要保障重點隔離觀察區域的正常運轉,生活垃圾定時清運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但同時也是實實在在的「風險崗位」。區環衛車隊的司機梁焯華在這樣的崗位上就已經堅守了60多天。
每次到達這些區域的垃圾收集指定點後,他都會察看生活垃圾是否都經過專業消毒、裝袋和密封處理。垃圾裝車後,他還會再次檢查,隨後趕往下一個重點區域收運垃圾。
每天上班,他都是全副武裝,戴著口罩、手套,穿著防護服,一出車就要跑遍市第八醫院、市疾控中心、空港假日酒店、棠景秀山樓等隔離區域,收集完垃圾後直接運送到終端處理廠進行焚燒處理。
洒水車司機
除塵、降溫、消毒殺菌
和梁焯華一樣,區環衛保潔所機械組的洒水車司機韋岳強,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環衛工人既是「城市美容師」,又是「最美逆行者」。
在廣州大道北嘉裕太陽城附近路段,和往常一樣,伴隨洒水車的音樂聲,韋岳強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據介紹,大型洒水車沖洗3公里的路段,要大概半小時才完成作業。韋岳強表示,洒水作業主要是除塵、降溫和增加空氣濕度,也便於清理路面頑漬。疫情期間,洒水車裡的水還嚴格按照比例兌好了消毒液,同時發揮消毒殺菌作用。
城市道路保潔員
清理衛生死角
相比於路面洒水作業,城市道路的保潔工作更為關鍵和辛苦。每天,區環衛保潔所機場組組長劉傳兵都會沿著機場路,檢查垃圾桶清洗消毒情況。
每當發現有衛生死角,他都第一時間動手清理。即使路面只有少數落葉,他也盡忠職守,認真打掃。與此同時,劉傳兵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戴兩層手套,並定時用消毒液為雙手、工作服、鞋子和保潔車消毒清潔。
環衛群體的年輕力量
在區內環衛工人群體中,1991年出生的朱鄭可以說是不常見的年輕力量,他業務能力強,最近更升任小水車組的副組長。
這天,在下塘西路段,他手持小型消殺車的噴頭,正對著人行道開展地毯式噴洒沖洗,並重點清潔垃圾桶等位置。朱鄭表示,小型作業車的噴頭壓力很大,相當於手持一百多斤物品,非常耗費體力。據了解,朱鄭還是「環衛二代」,他的父母也是環衛工人。
疾風知勁草
疫情見精神
在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是英雄
同樣
廣大平凡的環衛工人
也是最美的「逆行者」
文 | 全碧芳
視頻 | 董啟元 劉培聰
通訊員 | 李智 鍾欣雨
圖編 | 劉威達
編輯 | 黃敏茹
編審 | 羅盛光 溫穗章
審核 | 劉海裕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mwKTXEBnkjnB-0zkm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