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VE-1是廣汽本田全新事業的起點?| 汽車產經

2019-10-30     汽車產經

對於廣汽本田而言,VE-1不僅是其第一款純電動車型,更是其深度參與開發的第一款車型。

文 | 吳雪

今年前三季度,在依舊處於下行階段的車市中,廣汽本田憑藉雅閣、奧德賽混動車型的引入,依舊實現了10.1%的銷量同比增長。

而就所有人都以為廣汽本田將依靠混動車型走上「人生巔峰」的同時,它又為自己的事業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10月21日,廣汽本田的純電動車型VE-1正式上市。在市場上合資純電動車型較少,且普遍續航偏低、價格偏高的當下,VE-1 401km的NEDC續航,以及綜合補貼後15.98萬-17.98萬元的售價,顯得誠意滿滿。

作為一款原型為繽智的小型純電動SUV,與往常「油改電」車型往往引發質疑不同,VE-1上市之後,外界對其未來的市場表現,反而抱著看好的態度。

VE-1與其他合資純電車型數據對比

有人將其稱之為「電動車市場的鲶魚」,有人認為這是「一款打破常規和格局的車型」。而在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衡看來,這款頭頂「廣汽本田旗下首款純電動SUV」光環的車型,更應該被視為「廣汽本田全新事業的起點」。

車型開發首次深度參與

一般而言,除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少數幾個合資車企之外,幾乎對所有的合資車企而言,外方都占據著車型開發主導權的位置。廣汽本田此前的發展歷程,也不例外。

而作為廣汽本田旗下自主合資品牌的又一款款車型,VE-1的獨特性也正在於此。對於廣汽本田而言,VE-1不僅是其第一款純電動車型,更是其深度參與開發的第一款車型。

此前,本田常務執行董事、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在對VE-1進行介紹時曾表示,這一車型由Honda中國研究所和廣汽本田共同開發,是作為自主研發品牌來進行導入的車型。

資料顯示,從電池組到電機,VE-1的核心配置都有著國內配套體系的影子。而據廣汽本田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一車型的研發過程中,從核心的三電系統到「WOW STATION」手機APP,這其中都少不了廣州本田汽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的作用。

「廣州本田汽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雖然這一名稱在報道中並不多見,但事實上,這一成立於2007年的研發公司,被認為是第一個由合資公司自主投資建設的、以獨立法人模式運作的汽車技術研發公司。而其在最初成立時,目的便是為廣汽本田即將推出的的合資自主品牌「理念」來服務,承擔這一自主品牌的研發任務。

只是,隨著理念品牌自2010年推出一款理念S1後再無下文,這一研發公司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之中。但對於廣汽本田而言,適時發揮其作用,顯然十分必要。而對車型開發的深度參與,也正是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相比,所缺少的東西。

2013年時,東風本田曾推出一款名為「傑德」的旅行車,這一車型由東風本田主導研發,上市之後,其市場反饋一度不錯,最高時單月銷量可達到7000輛。而在廣汽本田的車型體系中,卻缺失了這一車型。

此前,在談到未來的發展目標時,廣汽本田曾將2020年的銷量目標鎖定為100萬輛。而當企業進入這一量級時,本土研發能力便顯得更加重要。

經過多年的發展,上汽通用的泛亞技術中心的成功已經證明了本土研發對於車企發展的作用,而隨著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幾乎各個合資車也都在加大力度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車型。如今,隨著VE-1的到來,可見廣汽本田也正在努力彌補自身在本土研發上的不足。

從這一意義上來說,VE-1的到來,正無愧於「廣汽本田全新事業的起點」這一意義。

邁向電動化新時代

事實上,對2018年廣州車展還有印象的人或許覺得10月21日VE-1的上市發布會有些似曾相識。的確,一年前廣州車展上的發布會,才是這款車的全球首發,彼時,340km的續航,補貼後售價為17.08萬元。

而當時,廣汽本田之所以推出之一車型,其背後多少有些迫於政策壓力的匆忙。

資料顯示,去年9月,廣汽本田曾被工信部點名——如果12個月以上沒能生產新能源車,將撤銷新能源車輛生產資質。最初的VE-1以及同樣於去年廣州車展期間上市的廣汽本田首款插電式混動SUV世銳PHEV,正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

而VE-1在廣州車展上市之後,這款車也並未真正進入市場,在廣汽本田的4S店中,連銷售人員也幾乎從來沒見過這一車型;如果查閱銷量數據,也僅能看到在2018年12月,這一車型曾經賣出過100輛。

而一年之後,當VE-1再次到來時,廣汽本田的準備顯得更加充分。不僅售價降低、續航提升,在APP已成為純電動車標配的當下,廣汽本田還為VE-1搭配了名為「WOW STATION」的APP,以及基於這一軟體的一整套增值服務體系。

就在10月23日東京車展首日,本田對外發布了自己的「Honda e:Technology」技術規劃。與此同時,本田的首輛純電動車型Honda e也正式亮相。根據本田的規劃,未來,這一電動車將首先在歐洲上市,2020年將登陸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場。

本田首款純電動車型Honda e

與日產已經在中國推出軒逸•純電,大眾ID.3將在下個月登陸,豐田正在與比亞迪等加速合作相比,本田自身的純電動進程,似乎有些落後。而在這一背景之下,提前通過合資車企推出VE-1打頭陣卡位,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可以看做是本田進擊的方式。

而作為廣汽本田旗下首款純電動車, VE-1之所以選擇以熱銷的繽智為基礎進行改造,可見對於這一新車的市場表現,不管是本田還是廣汽本田,都寄予了相當的期待。

與此同時,從廣汽本田花大力氣構建以「WOW STATION」手機APP為基礎的增值服務體系來看,顯然,其未來也有著推出更多新能源車型的打算。或許,從VE-1開始,廣汽本田也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電動化時代。

寫在最後

事實上,作為合資車企中為數不多的純電動車型,與自主品牌乃至造車新勢力初具規模的純電動平台相比,VE-1仍處於「油改電」的階段。但正如此前寶馬CEO齊普策所說的那樣,「普通消費者並分不清楚一輛電動車究竟出自兼容平台還是專屬平台」。對於他們而言,產品質量、價格及服務體驗才是更為重要的內容。

而這些,正是有著合資背景的VE-1的優勢所在。作為廣汽本田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本田成熟的製造體系、銷售渠道及服務體系,必然是VE-1產品力的最大支撐。

而接下來,在本田光環的加持之下,VE-1究竟將為廣汽本田開啟怎樣一個全新的時代?

一切,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iujIG4BMH2_cNUgLi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