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到底躲在哪裡?

2019-07-12     羊奶驛站

「濕氣」的概念,源自中醫

可以說十分普及了

很多人感覺「疲勞無力」「大便粘馬桶」「整天睡不醒」的時候

都會被認為:「你濕氣重」

那什麼是濕氣,濕氣是哪裡來的呢?

其實很少有人能夠講明白

今天我來講講

「濕氣到底是什麼」

在身體五臟六腑裡面

跟濕氣關係最大的

是負責消化的脾和負責代謝的腎,

我們先了解一下中醫里脾和腎

簡單的說,在中醫里

脾,負責「消化、吸收、運輸營養」

腎,負責「代謝身體產生的廢水」

然後我們就可以搞明白「濕氣」究竟是什麼了

簡單的說,濕氣分為兩種。

1:腸道的濕氣重

這種濕氣很好理解

在健康人的身體里

腸道的水分,大部分被脾吸收掉

多餘的則通過腎進入膀胱被代謝掉

那麼,當一個人

他的脾功能出現下降的時候(脾虛)

腸道里的水分就會吸收不完全

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的是什麼?

脾虛不嚴重,腸道水分略多,那就是大便粘馬桶

脾虛很嚴重,腸道水分很多,大便無法成形

同時因為腸道的水分過多

腸道工作消耗更多的能量

所以人會覺得疲勞難受

這是第一種簡單可以理解的濕氣

聰明的讀者可以看出來

這種濕氣主要靠健脾解決。

2:身體的體液失常

這一條稍微難一點

其實,

稍微學過一點生物知識就會知道

人的身體各處都有組織液、細胞液、分泌液等等

統稱為「體液」

這些「體液」其實都會持續在進行代謝

舉個例子

人的脾胃上方有個「膈膜」

這個膈膜上下也會有體液

本來膈膜附近的體液

是每天代謝更新的

由於脾腎工作能力下降

膈膜附近的體液代謝出問題了

體液堆積很多

這些堆積過多的體液

在中醫里也是「濕氣」

流動變慢,濃度還行的,叫水飲

流動變慢,濃度黏稠的,叫痰飲

有些人的膈膜的「濕氣」多到一定程度

會引發各種疾病

這種濕氣,則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視

及早處理

好了,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明白

中醫說的「濕氣」到底是什麼了

其實「濕氣」只是身體的異常體液

更需要重視的

是脾腎功能的下降

大家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脾腎

多學習點醫學知識,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fJJHWwBmyVoG_1ZAlon.html










沉思冥想訓練

201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