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袁天罡與李淳風選址所建的道家廟宇大通宮,數百年來香火不斷!

2019-05-04     國哥說風水

青島大通宮位於城子村北,墨水河西岸高埠處。大通宮,俗稱石橋廟。曾名玉皇閣,明萬曆版《萊州府志》卷四載有:"玉皇閣在縣治南三十里"。始建年代不詳,民間傳說為唐代建,是袁天罡與李淳風選址。

大通宮是一座道教宮觀,屬明代風格三進院落結構,南北排列,分大門、前院、中院和後院。前院供奉石橋老母、碧霞元君和風、雨、雷、電等諸位神明;中院供奉得玉清元始秘授赤字玉文而開天執符、承太上無極之法旨而含真御歷的玉皇赦罪大天尊;後院大殿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道祖,偏殿供奉東華帝、三官大帝和十二藥王等道教神仙。

1、 歷史

袁天罡、李淳風在唐代確有其人。袁天罡為成都人,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李淳風岐州雍縣人,明天文曆法,著有《法象志》。他們二人是否到過城陽,未見史籍記載。

但大通宮所處地理位置極其優越,東臨墨水河曰「青龍」;西依高埠石崮稱「白虎」;前靠岩石為「朱雀」;後傍馬山應「玄武」,而廟宇設在其中心位置。

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勘輿學說,世人皆謂其風水寶地,因此,數百年來香火不斷。

2、景點

石橋廟右殿堂三座,南北排列,均系轉木結構。正殿是傳統的宮殿式建築,斗拱飛檐,下有石柱四根。殿宇上蓋青色小瓦,脊上有俗稱天狗、飛龍、神上神等飾物。

正殿名玉皇殿,祀昊天奎厥至尊玉面鷹嘴,怒目圓睜,面色青紫;左側有電母(俗稱閃打娘子),系女神,雙手捧明鏡一面,身披彩帶,首梳髮髻。

玉皇殿東西兩側各有一配殿。其東側供十八羅漢,西側供千手千眼觀音(俗稱千千佛)。據目擊者說,千手佛塑像,除兩臂合十外,還有二十四臂,每臂手各有眼睛一隻。

東西配殿的牆壁上繪有宣揚因果報應的圖畫,人物栩栩如生。東配殿之東有道舍六間,較大殿低矮。

石橋廟的下殿供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君帝,簡稱真武帝君,是道教信奉的護衛之神。其塑像站立,披髮,黑衣,仗劍,腳踏龜蛇。

石橋廟的前殿供門神二尊,東西各一。位東面西者,白臉,手持一鐧;位西面東者,紫臉,手持大刀。據傳,此二位是唐代戰將秦叔寶和尉遲恭。

在前殿外的東側,有一矮小的奎星閣,祀文曲星。其南有山門,門外有石碑一通,可惜碑文失考。石橋廟西牆外,有磚塔十餘座,是歷屆主持的藏骨處。另外,有廟產38畝。

大通宮現由道教全真龍門派24代傳人,傅誠道道長主持。前殿供奉石橋老奶奶,及風雨雷電諸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fDvRmwB8g2yegND_x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