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文明寧波」可快速關注
昨天,浙江之聲《浙江新聞聯播》頭條點贊寧波!看看「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專欄「首批文明創建巡禮」系列報道《文明寧波的文明印記》都贊了些啥?
//
陳淑芳:工作中的「動物媽媽」,生活中的「愛心媽媽」
//
「嘎嘎嘎……」颱風過後,寧波象山的大白鵝養殖基地里,象山縣畜牧獸醫總站站長陳淑芳仔細地為一群群大白鵝消毒殺菌。
工作中,她是「動物媽媽」,生活中,她是「愛心媽媽」。今年52歲的陳淑芳從1994年起先後將5個不幸家庭的貧困孩子帶回家和親生女兒一起撫養。長年來,她自己穿運動服,愛人腳上踏的是13元一雙的布鞋,但是對於孩子們的培養,她花盡心思。陳淑芳因材施教,讓接受能力強的孩子專心學習,讓體弱多病的孩子打羽毛球,讓自卑內向的孩子拉二胡。如今,5個孩子長大成才,其中3個從醫,1個成為公務員,最小的孩子也考上了大學。2016年,陳淑芳的家庭被評為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她還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陳淑芳說:「我自己養著養著以後,親生與不親生,血緣關係已經沒有看得那麼重了,就感覺到都是自己孩子。現在孩子都比較自信陽光,收穫的都是快樂幸福。」
//
划船社區:「家」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
「你愛我嗎?」「愛!我愛你很好,給我們送米,送水果……」在寧波划船社區,有一個「夢工坊助殘服務中心」,為社區殘疾人提供手工製作類的就業崗位。這個中心由社區黨委書記俞復玲一手創辦,她像家人般給他們關懷,他們親切地稱呼俞復玲為「俞媽媽」。
在划船社區,「家」的氛圍特別濃厚,「牆門文化」蔚然成風。每到過年,每家每戶獻出菜肴,一個牆門裡的居民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家家戶戶有「鄰里守望卡」,遇到臨時有事照顧不了孩子、老人出門行動不便、家中突然停水停電等難事,打個電話鄰居就會伸出援手。2005年,划船社區成為全國唯一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的城市社區。俞復玲說:「居民裡面我們凝聚力量,通過集體搞活動,牆門裡就有自家人的感覺,生人社會就變成了熟人社會了,相互可以信任,相互可以幫助。」
//
餘姚泗門小路下:評不上「星級」,找不到媳婦
//
寧波餘姚泗門鎮是首批全國文明村鎮,鎮里的小路下村從1998年開始創設「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至今已經持續21年。「愛國星」、「守法星」、「誠信星」、「友善星」、「致富星」等等,村民以「十星」為榮,人人爭當文明人、戶戶爭做文明事,如今,全村1100多戶人家有80多戶當上了「十星級文明戶」。村裡民風淳厚,鄉風文明。泗門鎮小路下村黨委書記沈福燦說:「十星級文明戶大門口掛牌,是我們村裡最高標準,評不上,找媳婦都找不進來,特別好的老百姓作為一種示範引領的帶頭作用。」
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村鎮……一個個鮮活的文明細胞,構築起寧波城市文明的骨架與血脈。孝老愛幼、熱心互助、誠信友善……一個個生動的「文明因子」讓寧波文明城市的金名片從無到有。2005年,寧波成為首批9個全國文明城市之一,2017年,寧波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截止目前,寧波全市創成全國文明鎮(鄉)7個,全國文明村17個,全國文明單位39個。
為文明寧波點!
來源:浙江之聲、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
編輯:妙朵兒 責任編輯:蘇葉子
傳播文明 引領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