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用IE下載Chrome。
後來,我們用Edge下載Chrome。
如今,微軟「自帶Chrome」。
從2015年,Windows 10誕生的那年,一個名叫Project Spartan(斯巴達)的全新瀏覽器悄然登場,在正式版中給它取了個Edge的名字,和IE共處一室。只是讓微軟也沒想到的是,提供了倆瀏覽器,居然大家都不樂意用,
甚至在某一場微軟Azure的發布會上,自家Edge加載不了於是演示人員當場下了個Chrome(理解萬歲)。
實在沒辦法了,去年傳出消息,微軟終於打算放棄「EdgeHTML」,把Edge改為Chromium內核,可能會在今年(20H1)Win10版本更新的時候帶來。
▌下載「Chrome版」新Edge
www.microsoftedgeinsider.com/zh-cn/
去年年底,測試版還真的上架了微軟官網,可以提前下載來試試看。先說結果,這個新Edge還真的不錯。從官網無需註冊帳號,可以直接下載,安裝包只有1.76MB,很小,
安裝包打開後什麼都不用按,自動傻瓜式安裝...
幾秒鐘之後就裝完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安裝還是會給你保留老版Edge,而不會替換掉它,
新版的Logo也變了,變的更加漂亮了,同時右下角暫時有「BETA」測試版字樣,
打開後會讓你自定義使用方式,方便不同的用戶習慣。新選項卡頁中分為「啟示」、「信息」、「聚焦」,
啟示就是主要顯示壁紙和小標籤,接近原生Chrome的樣式,加入了每日一圖,比較美觀,下滑可以顯示各種新聞。信息的話就直接下面一半顯示新聞,而聚焦就和原來的Edge一樣。
第二部是設置跨平台設備自動同步你的收藏夾、密碼等信息,和Chrome內核的各種瀏覽器都一樣,很實用的功能,而且在國內網絡環境下,你不用梯子也能實現帳號登錄和同步。
最後一步就是選擇是否幫助改進體驗,一般都是收集bug信息之類的用途,以及改進標籤頁下提供的自動廣告的精確度。
▌全新的特性
這裡我們和老版對比一下,到底有多大不同:
(果式文案:最大的不同,是處處不同)
新版-新標籤頁
舊版-新標籤頁
我們可以看到UI、外觀、交互基本都沒變,但頂部改成了新版Chrome式的標籤欄,線條比較圓潤,在窗口最大化後會自動貼到頂部,方便點按。
舊版-標籤頁預覽
唯獨少了的功能就是頂部標籤欄的窗口預覽,作為Win10中少數支持毛玻璃(亞克力)特效的應用,新版好看是好看的,但少了那麼點特色,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加進去。
右上角新增了一個「集錦」功能可以把你的一些網頁加入到其中,分類管理,和收藏夾還不太一樣,有預覽介面,體驗很好,簡直強迫症的福音。
比如今天查詢的幾件事情沒做完,不想關網頁但不得不關機,那麼把這些網頁都歸類到不同集錦里去,有空了再打開來處理。還能添加文字注釋、發送到Word/Excel、全部打開/複製,看得出來微軟是真是在這上面下心思了。
按照微軟官方的演示視頻來說,他們也確實是出於「生產力工具」這一考慮的。
既然用了Chromium內核,那麼Chrome插件自然也都能支持,新版Edge原生支持Chrome擴展功能,你甚至可以直接在Edge里去Chrome商店裝插件。(也可以從微軟商店安裝插件,不用梯子)
這裡我們可以注意到,右上角的基本功能(不能排序)和插件(可以排序)是分開管理的,並且暫時不支持「使用並隱藏」,只能選擇啟用或者不啟用。我覺得Chrome老用戶是不太喜歡掛一長串插件logo在上面的...
另外還有個比較細節的地方,就是用滾輪滑動頁面的動畫速率也是和Chrome不一樣的,Chrome是滑到哪兒算哪兒、速率稍有變化,總體比較跟手。而新Edge和老Edge一樣是漸漸加速延遲減速的那種舒服的線性變化。
當然,血統的延續並不只是這樣,為了能正常訪問很多老網站,新Edge也提供了IE兼容模式,也就是提供了Chrome和IE雙引擎。
比較敏感的隱私方面,也加入了一個一目了然的專用介面。
你還能到設置中加入時下比較流行的「深色主題」,支持跟隨系統設置自動變化,好評。
從體驗來說,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微軟的兩個老將了,輕量化、速度快、功能全。那麼,你覺得以後還有裝第三方瀏覽器的必要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ad6I3EBiuFnsJQV18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