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放開,有多少媽媽躍躍欲試?積極準備的媽媽里,又有多少已經是醫學上認為的「大齡媽媽」甚至「 超齡媽媽」?大齡孕育本是一件值得祝福的好事,但畢竟媽媽們的身體狀況和精力已經不如當年,做好充分的準備,保證孕產期一路順利,二寶健康,一定是每位母親最大的心愿。大齡媽媽在孕育路上容易踩到哪些坑?又應當如何充分而不過度地做好備孕工作?「
孕育新生命本是自然事件,準備受孕的女性只要身體健康無特殊病患,幾乎無需刻意準備。但對於年紀偏大的女性來說,情況略有不同。
在懷孕這件事上,醫學上將35歲以上的女性稱為大齡,意思是這些女性的受孕機率將以每2年減半的速率遞減,超過45歲的女性稱為超齡,這意味著超過這個年紀的女性有著很高的流產率。正常情況下,約1/3的適齡夫妻會在「嘗試懷孕」的第- 個月里成功懷孕,女性超過35歲,這個機率降至12%;超過40歲,降至5%,超過45歲,則只有不到1 %的機率。但也不必為此憂心忡忡,因為對於35歲以上的女性來說,在嘗試了超過6個月但不到1年的時間內依然沒有動靜的夫妻里,仍然有1/4的夫妻是完全沒有受孕問題的,只不過是時機與火候把握得還不夠到位而已。
Tips:
孕前檢查包括在月經前做:次抽血檢查激素功能,以及非月經期做一次婦科B超檢查是否有排卵。此外,建議每位備孕媽媽都要在孕前做一一次甲狀腺檢查, 以保證孕期正常的甲狀腺功能。
葉酸最好在孕前三個月開始服用,實在忘記了,在孕前一個月也應當補充上。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大齡備孕媽媽,在身體沒有特殊疾患的情況下,做好孕前檢查與提前服用葉酸,就是你備孕工作的全部啦。
1、因為有了各種「輔助生殖技術」(IVF) ,所以我可以隨心推遲懷孕計劃
「輔助生殖技術」的要點在於「輔助」,這意味著首先它不可能完全代替自然受孕,其次這項技術的研發推廣目的在於幫助不孕不育患者,而不是推遲正常夫妻的受孕時間。
對於女性來說,子宮是幾乎不會「變老」的,但卵巢會。在子宮基本不喪失孕育能力的時間裡,卵巢的排卵功能與卵子質量在一天天退化與下降。這也是大齡女性受孕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即使你可以依靠先進技術將優質的卵子冷凍起來備用,卻阻止不了自己生殖機能的衰老,如果生殖系統不夠強壯,那麼即使你通過IVF成功培育優質的胚胎,依然有可能會因為卵巢功能減退導致的子宮內膜容受性變差而失去它,
一句話: 依靠輔助生殖技術推遲生育年齡是不明智的。
2、嘗試多次不成功也不要緊,再等等終究有一天可以懷上
多次嘗試並且儘可能地保持無壓力狀態應該是受孕的最佳方式。但是在等候很長時間也沒有結果的情況下,你最好去諮詢一下 生殖科大夫。多長時間需要去諮詢呢?安福生大夫的建議是:適齡夫妻嘗試6個月,大齡夫妻嘗試1年後未果,建議諮詢生殖科。
3、一旦查出夫妻一方面又生殖問題,只需做針對本人的治療即可。
一般情況是,女方有問題看婦科,男方有問題看男科。但其實,孕育本是兩個人的,單獨一方的治療效果遠遠不及雙方共同努力。最好的辦法是,不論哪一方可能有問題,都應當雙方共同面對,既進行生理治療,也做好心理調節。
做試管嬰兒的夫妻通常在做完胚胎移植後很關心胚胎是否在體內成活,於是著急檢測HCG,實際上,因為移植期間注射的藥物中本身含有激素, 過早檢測HCG容易得到假陽性的結果。正確的檢測HCG是否升高的時間應當在做完移植後14天,最早也應當在10天以後。
大多數一胎患者是不糾結嬰兒性別的,但是有些想要二胎的患者就不一樣了,他們因為E經有了一個寶寶,對下一個寶寶的性別就會有非常高的期望。
當然,目前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可以做到對嬰兒性別的篩選,但是我國有明確規定,不允許醫院給家長進行嬰兒性別的篩選,這種做法是違法的。但凡事都有例外,在一定情況下其實也可以選擇嬰兒性別,但需要有一定的適應證,例如有性連鎖遺傳疾病的人是可以做這種性別選擇的。所謂有性連鎖遺傳疾病在患病系中常表現為女性攜帶,男性患病。常見疾病有血友病、假性肥大性肌營養不良症、紅綠色盲等。這些疾病有明顯的性別特徵,如傳男不傳女的血友病等,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新技術讓患者下一代生育女孩,避免遺傳缺陷。
但這種情況的審核程序極其嚴格,必須經過醫院遺傳科專家會診,同時醫院生殖倫理委員會的集體討論通過後才可以執行。如果沒有醫學指征的性別確診和判斷,是不可以實施這項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