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役操盤手的自述:年輕人請遠離股市,炒股損失的不僅是錢

2019-07-19     股盤財神爺

滬指這十年來,幾乎是零漲幅的,很多的股民在這十年里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然而就如覆水般難收,也有很多的股民在這十年里,由富變貧,由好變壞...猶如一滴淚,道出了股民的無盡辛酸。

「十年漲跌兩茫茫,費思量,自難忘。轉頭成空,無處話淒涼。縱使再見應不識,兩千點,相對望……股市蹉跎,小散惟有淚兩行。」一首股市版的《江城子》道盡了十年股市的無奈。據萬得資訊統計,2001年6月至2011年11月,股民向券商支付了近4000億元的佣金,同時,累計向國家繳納了5000多億元的印花稅。

這十年,中小板、創業板、股權改革茁壯成長。然而滬指十年不漲,不但落後於全球其他股市,炒股收益也遠遠跑不過CPI和其他投資。對於股民來講,意味著十年的長線投資到頭來原地踏步、兩手空空,甚至是輸錢。

這十年,是中國經濟的黃金十年,中國GDP增速領跑全球,部分地區房價十年漲了10倍;然而,對於有「經濟晴雨表」之稱的中國的A股,卻是恍若南柯一夢般的十年。為什麼經濟快速發展,資本市場快速發展,股民卻是虧損累累呢?


股市潛規則,你經歷過幾個?

1、看好不買一直漲,追漲買後變熊樣!

【剖析】希望在短時間內發大財(期盼過高的短期獲利) ,或天天有錢賺。股市不是自己的銀行,能每天提到錢。雖然股神告訴了我們年利30%左右就已經很不錯了,但你依然堅信你能比他做得更好。結果卻相反。

2、氣憤不過賣掉;賣後立即漲!

【剖析】我們知道猶太人有一個二八定律,就是說,你犯的20%的錯誤,可能損失到你80%的資本。在牛市中也忌滿倉。你能保證你不犯這20%的錯誤嗎?因為你的錯誤導致了本金在縮小,那就讓我們去規避這可能的20%吧。就是把你的本金分成10份,每次拿出你本金的10%去交易吧。

3、兩選一必然選錯,買的下跌,沒買的大漲!

【剖析】愛買低價股票。當行情來時,由於怕輸,選股價不太高。如果跌了,也沒有多少風險。其實我們在考慮風險的同時,還要考慮贏利,那就是說要找到風險小而上漲空間大的股票。股價的高低與盈虧無關是和資金介入籌碼供給正相關,只有供給小,股價才漲得高。愛買低價股,整個一個捨本逐末。

4、選錯後改正錯誤,換股,又換錯!

【剖析】在牛市裡被沖昏了頭腦,忙著數錢,不知自己姓甚名誰?只有買和賣,我們花了太多時間研究買哪只股票,而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去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去研究買點,賣點,止損點,加倉點。除了買和賣,還應當休息即觀望。這樣我們就不會為不能按計劃行事而煩惱了。

5、下決心不炒短線,長期持股,則長期不漲!

【剖析】喜歡在下降趨勢中進行補倉操作(買入股票後向下攤低成本)。下降趨勢中進行補倉越補越虧,牛市中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向上加倉。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向上攤高成本,而不是攤低成本。

6、拋了長線,第二天漲停

【剖析】我們在一波行情來時,總是找各種理由來止贏。尤其是大盤剛開始發動時,牛股和大盤不可能同時啟動,我們煎熬在大盤和個股不同步中。其實我們只要掌握住它的正常回檔,就不會過早止贏,錯過大段利潤。

7、又去炒短線,立即被套

【剖析】靠耳朵炒股,不相信市場,認為人能戰勝市場,明明個股趨勢向下,更願意相信這是機構洗盤,最後損失慘重。

8、給別人推薦的漲,自己手裡的跌

【剖析】離市場太近 天天泡在股市裡,研究每一個小道消息。每天九點上班,三點下班,到了夜裡十一點還在加班。保持同股市的一定距離, 手中有股,心中無股。天天操作, 不是放跑了黑馬,就是踩響地雷。

大部分虧損嚴重的散戶,都有一些致命的錯誤和弱點,總是永遠的處於滿倉狀態,總是不切實際的抱有幻想,總是一再的抱有僥倖心理,不懂得規避風險,而一旦被套,就死了都不賣捨不得割肉,從而短線變中線,中線變長線,長線變股東,當真正的行情來臨時,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大賺特賺,自己卻還在高高的山峰上站崗。

大部分散戶都不能正確冷靜的分析行情,多數人都沒有自己的觀點,總是人云亦云的跟風操作,對於自己買入的股票很少深入的研究分析,當買入之後被套了,立即慌了手腳,不知該如何應對。大部分的股市成功者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沒有這些缺點,他們的所有買入和賣出都有詳細的計劃和嚴格的紀律,即便是操作失誤,也不會慌手慌腳的不知所措。


為什麼散戶總是受傷最深?

毫無疑問,股票市場的財富神話一再的上演,自90年以來,市場造就了不計其數的財富傳奇,很多人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從無到有在市場中成功淘金,甚至一夜之間 就成為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豪,但是,這畢竟是少數。而大部分散戶都是一虧在虧,從有到無。70%的散戶造就了10%的成功者,是大部分人的虧損才堆積出少 數人的財富。

大部分虧損嚴重的散戶,都有一些致命的錯誤和弱點,總是永遠的處於滿倉狀態,總是不切實際的抱有幻想,總是一再的抱有僥倖心 理,不懂得規避風險,而一旦被套,就死了都不賣捨不得割肉,從而短線變中線,中線變長線,長線變股東,當真正的行情來臨時,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大賺特 賺,自己卻還在高高的山峰上站崗。

大部分散戶都不能正確冷靜的分析行情,多數人都沒有自己的觀點,總是人云亦云的跟風操作,對於自己買入的 股票很少深入的研究分析,當買入之後被套了,立即慌了手腳,不知該如何應對。大部分的股市成功者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沒有這些缺點,他們的所有買入和賣出都有 詳細的計劃和嚴格的紀律,即便是操作失誤,也不會慌手慌腳的不知所措。

人就是這樣,沒有持有股票的時候很清醒,持有股票的時候就反覆否認自己看到的賣出信號,肯定自己的持有是正確的。在金融 心裡學裡面的術語叫「過度自 信」,或者叫「選擇性的相信」。意思是只相信能佐證自己判斷的信號和信息,忽視與判斷或者期望所相左的信號。這是人的弱點,等發現自己站在高高的山崗上 時,那時就開始「事後聰明」了。相信下次做得更好,但是,永遠都做不好。成功的交易者一定要克服這種僥倖心裡,該賣就賣該割肉就割肉,嚴格按信號的指示進行操作(至少要有減倉動作)。


賣出口訣

頂天立地,賣出要急。 哥倆剃平頭,股票不能留。雙峰觸天,跌在眼前。烏雲蓋頂,賣出趕緊。長陰夾星,賣出逃命。

長箭射天,跌在眼前。高位放大量,股價近頂端。高位雙大量,賣出要趕忙。上下同死叉,股價就要垮。

80加大量,股票應拋光。300CCI,放量就得賣。布林穿頂,賣出要緊。雙叉扼頸,不賣不行。

三線相約下山,前景不容樂觀。三種圖線同死叉,賣出股票莫拖拉。

看盤口訣

1.轉強換手篇

要想漲,先有量。由跌轉漲量先強,百分之三是標準,盤跌它漲轉強量,百分之五不能追,要等回拉靠線莫心慌。十五以上要謹慎,三十以上要提防,三日沒有新高現,只賣不買沒商量。

2.轉強追漲篇

要想漲,先有量。一日長量先看看,二日長量要緊張,三日長量是反轉,馬上追漲沒商量。先放量,後縮量,放量過頂先別慌,MACD跟得上,你就是那主升浪,橫盤整理不用愁。量縮下影八分一,馬上買進就會漲。

3.振蕩上行篇

振蕩上行不用急,陰陽相間好有趣。陽量長,陰量短,陰量最小三分一,5日上叉40日,振蕩上行開始了;5日下叉40日,還有回頭望月時;5日反叉40日,絕佳沖高賣出時。

4.盤中買賣篇

集合競價很重要,盤中更要量跟上,量比超過2.5,主力開始動手了。上來先沖3.5,千萬別急亂追漲,回落不縮量,反身再衝上,打橫走一走,買它沒商量;放量上,再縮量,過不過頂看兩樣。

上沖角度要更陡,單筆買量更要強,不然就算沖頂過,也是賣它沒商量。上沖超過7%,不追寧等它漲停。漲停之後若打開,能否封上看開單,單筆開板過萬手,就算再封也賣出,盤中買賣關鍵點,一是量來二是線。


籌碼分布的基本概念:

籌碼分布指標,這個指標對於判斷個股的股性及狀態等都有非常直觀的作用,所以,學會看籌碼分布指標,是很有必要的。

K線圖右側的這個像是橫著放倒的山峰形狀的指標圖形就是籌碼分布。它其實是由與價格橫向對應的一條條橫線組成,而 這些橫線的長短,就代表著有多少持倉成本為該價格位置的股份數量存在,根據所有股份(流通盤)的持倉成本擺放在相對應的價格橫線上,就得到了這樣的一個圖 形。

通過籌碼分布圖形,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該股現有持股最高持倉成本是什麼價格,最低持倉成本是什麼價格,什麼價格位置持倉的份額最多, 什麼價格位置持倉的份額最少。比如,上圖中,該股的持倉成本最低的低到6元左右,最高的高到14元以上,而圖中標註的1號區,也就是8.8元-10.7元 區間,持倉成本處於這個區間的持股份額是最少的,而橫線最長(寬)的落在4號區,大概是在13元上方,說明持倉成本為13元出頭的持倉份額是最多的。

同時,我們還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籌碼的顏色分為藍色和紅色,藍色區域是套牢盤,那是因為,藍色區域就是當前收盤價的價位之上的區間,持倉成本大於當前收盤價,當然就是套牢狀態的了,同理,紅色區域就是當前收盤價之下的區域,就是目前處於獲利狀態的股份份額。

對於籌碼分布指標,必須理解的是,第一,籌碼分布圖形的橫線長短是相對的,也就是說,在視覺上或者說在量度上同樣橫向長度的橫線,在不同股票上甚至在相同股 票的不同時間點上所代表的股份數量多少都是不同的,比如上圖中的1、2、3、4號區的橫向線長短不同,只是代表相對的1號區籌碼份額少於2號區,但不能依 靠線的長短來判定這個長度就代表到底是多少股份;第二,籌碼分布指標不會絕對「精準」,比如有人說,是不是圖形上看不到橫線的價格位置就一定沒有持倉份額了,不完全是,也可能因為最長的橫線所代表的的份額較大,而同比例計算的「相對值」太小了,用橫線表達已經無法看到,

所以,在某個價格區間即使有股份份額 存在,籌碼圖形上也無法清晰的表達出來。另外,籌碼的形狀變化,其實就是某些地方籌碼份額多了,另一些地方就必然少了,但實際上,我們可以確定今天發生交 易的區間籌碼一定是增加的,因為今天買入的股份份額成本就是這個價格區間,但我們其實無法真正的知道,今天賣出股票的到底原來的持倉成本是多少呢,來自於 哪個位置呢,這些就只能依靠計算模型來實現了。

但無論如何,籌碼分布圖形仍然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地形圖」,它可以代表壓力、支撐、控盤度、活躍度等等各方面的個股信息。


籌碼分布的作用:

1、能有效的判斷該股票的行情性質和行情趨勢,對於我們的操作也是非常有益的;

2、可以看出多方和空方的力量,能有效的識別主力建倉和派發的全過程;

3、籌碼分布是一個動人的波浪線,它是溫柔的,它又是非常透明的,能提供有效的支撐和阻力位。

第一、撤

莊家操作一直股票,很少是打短工的,一般都會持有一段時間,所以莊家的行為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在籌碼分布圖上就會有留下痕跡。江恩理論中講研究歷史預測未來,我們分析籌碼分布圖,也要觀察前面一定時間周期的,至少要一個月以上,根據歷史上的這些籌碼分布圖,我們可以發現底部籌碼集中的股票。想要最大限度規避市場扶風縣,這些籌備是必須的。同樣的,當個股價位已經很高了,再拉高過程中出現放量,或者長時間的橫盤整理,在籌碼分布圖上高位出現集中的籌碼,那就很可能預示這頂部即將形成,風險來了,主力已經在慢慢的出貨,作為散戶就一定不能貪婪,該出就出了。

第二、抓

股市操作就是人心理的博弈呈現,散戶心理很好理解,上漲了不捨得的出,想要有更高的價格,下跌了也不捨得止損,幻想能漲回成本價的位置,甚至賺錢,但可以說絕大多數的散戶都會有這樣的心理,這樣的心理會給投資者自身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也會被主力利用。當一個股票下跌了的前面一波上漲的1/3時,高位和地位的籌碼卻沒有什麼變動,成交量也沒有變動,那就要提高警惕了,一般情況下,個股下跌,一定會有投資者做止損,而籌碼顯沒有太大的變動就說明主力也被套牢了。主力的控盤能力較強,投資一般不會輕易的止損出局的,只要主力被套牢且沒有止損出局,那後市必定會有動作為自己解套,而這樣的個股對於散戶來講,就是要一定抓住的機會。

第三、等

有時候個股上漲25%-30%,獲利出局的卻不多,這肯定不是散戶的行為,對於散戶來講,這樣的收益已經是不錯的了,這更大的可能是主力行為,主力願意花費更多的資金和時間去獲取更大的利潤,跟著主力走,這個時候散戶就要耐心等待,後市可能會有更大的利潤再等,只有耐心才有可能。

不管是什麼方法,散戶只有一套自己的判斷市場方法才可以在市場裡長期文件的盈利,所以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是必要的。


籌碼體現的散戶成本:

追漲殺跌是很多投資者會有的交易方式,該交易方式通常不會因為投資者不同而出現變化。散戶投資者更容易以追漲殺跌的方式交易股票,這在籌碼上表現為大規模移動的籌碼形態。由於籌碼移動規模較大,籌碼移動速度很快,受到價格漲跌影響也會更大。

通常,散戶投資者的持倉成本集中分布在不同的價位。在價格回升期間,成本集中在比較高的價位。如果散戶投資者追漲資金較大,大量籌碼會集中分布到價格頂部。在量能無法繼續放大的時候,追漲後形成的籌碼通常不容易獲得收益。鑒於散戶投資者的籌碼分布比較零散,並且更多地分布在價格高位,所以我們確認價格回升趨勢延續的時間,通常可以從籌碼轉移的規模來發現。如果低位籌碼轉移到價格高位,那麼低位主力的持倉成本已經轉移完畢。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散戶投資者主導價格走勢,股價自然容易見頂回落。

形態特徵:

散戶投資者買賣股票並不一致,有很強的無規則性。從持倉成本來看,散戶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可以分布在連續發散的不同價位上。股價脈衝放量上漲階段,是散戶投資者資金流入的時刻。確認散戶投資者的持倉成本並不困難,只要我們確認移動速度最快的籌碼位置就可以了。

1.籌碼零散分布:散戶投資者買賣股票不容易形成一致的買賣效果,反應在籌碼形態上,表現為零散分布的特徵。不同價位上都會存在高拋和低吸的短線交易者的籌碼,這些籌碼多數是散戶投資者的持倉籌碼。

2.籌碼所在價位較高:通常在價格回升期間,短線交易的特徵使得散戶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較高。不論何時,散戶投資者都會有買賣股票存在,使得投資者整體的持倉成本高位運行,這是散戶籌碼的共同特徵。

3.移動速度很快:移動速度快是散戶籌碼的重要特徵。因為短線交易的存在,因此散戶投資者的籌碼轉移速度很快。短時間內已經出現的籌碼成本區,可以在價格明顯回升的時候快速轉移到不同的價位,這便是籌碼轉移的結果。


如何了解主力持倉成本?

1、籌碼分布

即「流通股票持倉成本分布」,其數據來源於在對應價格區間所形成的成交量分布,用於反映不同價位上的整體持倉數量。

對於主力而言,想要控盤盈利,在拉升股價前就要拿到足夠多的籌碼。籌碼分布這一指標就能較好的反映主力的持倉。

2、籌碼分布分類

籌碼一段時間內在某個區域大量堆積,大多因為股價在該區域長期盤整。

(1)高位密集(如果籌碼堆積的位置偏高,稱為籌碼的相對高位密集)

高位密集一般是股價經過一段拉升之後,在高位橫盤時形成的。高位密集的狀態說明該股在高位的換手率已經足以讓主力出貨了,但高位密集不代表主力一定出貨或者該股一定會跌。一般情況下,遇到籌碼高位密集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幾個因素:

A、該股拉升之前是否形成了低位的密集;

B、該股拉升的空間是否足夠主力出貨;

C、第三就是拉升過程中是否放量;

D、主力拉升到高位,是否有資金願意接貨。

一般來說,遇到高位密集狀態,且股價從盤整中樞漲幅超過30%,儘量要謹慎

(2)低位密集(如果籌碼堆積位置偏低,則稱之為籌碼的相對低位密集)

底位密集形態一般出現在底部橫盤的階段,說明主力在底部充分收集籌碼,市場成本集中在相對低的價格。如果股價向上運行,只有獲利盤的拋壓,而幾乎沒有解套盤的拋壓。假如該股真的有主力在底部收集籌碼,那麼此時拉升股價,獲利盤中大部分都是主力的籌碼,拋壓也不會很大。而且,能夠接受長時間底部盤整而不賣出的投資者,一般也是比較有耐心的投資者,大部分不會滿足於十幾二十幾個點的漲幅,所以這些籌碼也相對穩定。如果主力在拉升之前再來一些試盤和洗盤的動作,那很大機率回來一波不錯的上漲

(3)籌碼分散

一般來講,籌碼分散狀態出現在上漲或下跌的過程中,或者是橫盤吸籌的初級階段,這個時候市場的成交相對分散,籌碼分散。比如在下跌的過程中,顯示出籌碼分散的狀態,說明在每個價格段,都有大量的成交,如果拋開主力對倒的情況,那說明有不少資金在下跌過程中抄底,而且出現虧損,那麼這個時候,無論是下跌還是上漲,都會面臨很大的拋壓,對於股價的運行都是不利的。所以,當籌碼出現分散狀態時,我們一定要多觀察,如果是中長線操作,儘量先觀望,如果是短線操作,還需要從其他的方面來考察


「完美主義」是做股票交易的大忌

股票交易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算得出來的那部分被稱為是技術,無法計算的那部分,則是藝術。圍棋也曾經被認為是技術+藝術,但有趣的是,圍棋的藝術那部分,被證明也是可以計算的,股票交易「難以計算」的那部分,更能體現我們的現實世界。

任何進入股票股票市場的投資者無不認為自己具有獲利能力,並且對市場充滿憧憬,市場給予的獲利機會放射出巨大的光芒,這種光芒的耀眼程度足以使投資者既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市場的真實情況,各種傳奇大師的經典故事更是使人浮想聯翩:完美的交易、神奇的預測、滾滾的財富,真是充滿誘惑!

通往財富之門的自由之路似乎就在眼前,即使在真正的交易中吃了大虧,也只認為是自己的努力不夠,而不是追求完美交易本身有錯,他們始終相信市場上確實存在一種只有及少數人知道的交易秘籍可以給人帶來巨大財富,並且只要找到這種秘籍,他同樣也可以獲取巨大的財富,尋找這種秘籍則成了他的努力方向,他認為這種秘籍可以帶來完美交易,完美交易是真實存在的!追求完美意味著什麼,追求完美意味著追求失敗!完美的交易就是把曲線拉直的交易,就是在最低點買進,在最高點賣出的交易。

在股票市場裡面,「完美主義者」一般有著以下幾種特點:

第一點:追求利益最大化,他們往往會想要獲得更多的利益,不放過任何一段行情。不過越是如此,越是容易翻車,不放棄一些邊緣化的利益就很容易在追逐這些利益的時候發生形勢的逆轉,只有學會適當的捨棄一部分收益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第二點:試圖去預測市場走向、試圖找到市場的客觀規律,尤其是預測市場波動的頂部和底部。但市場是不可能被完美預測的,市場的大方向可能會被預測,但是短期內的波動卻是非常難以預測的,而且一個波動的頂端和底部更是無法準確的預測清楚,可能一兩次預測准了,但是次數多了必然會有翻車的時候。

第三點:厭惡風險、迴避止損的心理,一旦有了這樣的心理,基本上就離崩盤不遠了,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止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能客觀的認識到止損的必要,投資者很容易錯過止損的時間點,進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拋棄一切慾望,做一個堅定的系統交易者

交易要長期取得成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能夠認清市場的結構;

2、能夠認清交易者自身的結構(貪婪恐懼);

3、能夠將市場結構與自身結構無縫連接(做到「知行合一」)。

這三個要件,成了交易師一直以來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並努力把交易做得最好,最棒!

交易師通過以下幾種手段去達到上述三個條件:

對於第一點,認清市場結構,由交易師股票系統去完成,目前該系統完全能夠勝任認清市場結構的艱巨任務;對於第二點和第三點則可通過相應的組織結構去完善,比如,由交易員去執行系統的交易信號。

交易員不對信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負任何責任,評定交易員工作績效的標準就是看其是否有效執行交易指令。如果系統發出了100次交易指令,則交易員應該執行100次交易,哪怕是100次交易中有80次交易是虧損的,該交易員所做的也是正確的,不應對交易結果負任何責任。通過相應的組織結構及制度約束可以使各部門協同作戰,確保交易計劃順利實施。

在交易時,交易者一定要按照系統信號去進行交易。如果連續遭受挫折,也不應對系統的有效性產生任何懷疑,並且應堅定不移地執行新的交易信號。

交易師曾經說過:任何系統都不是絕對完美的,交易師不是神,交易師股票交易系統不是神,沒有失敗交易的交易系統是不可信的,沒有任何噪音的交易系統是不可信的,因此我們把剛才所說的前兩次錯誤交易看成是捕捉第三次大行情信號的成本和代價,你就不難理解了。交易師認為在盤整時期出現虧損是無可厚非的,但錯過行情卻是不可原諒的致命錯誤!

成功的交易者就是那個連續失敗後,還對後續信號充滿信心,並果斷執行從不錯過大行情的交易者。

拋棄一切慾望,做一個堅定的系統交易者,只做自己看得懂的,只做自己能做的!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盤財神爺(K600653),免費領取雙龍戰法和交易系統,每日更新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擒牛戰法、牛股熱點,乾貨源源不斷,必定會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_K8HWwBmyVoG_1ZPv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