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多肉植物長蚧殼蟲?春天這樣做,安心度夏,一整年沒有蟲子!

2020-03-06     晨曦植物

大家好,我是專注花卉和多肉知識分享的晨曦。很多人的老朋友,也可能從今天起就是你的新朋友。晨曦是一個多肉大棚主,很願意通過頭條平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養護經驗,也希望能夠結交更多熱愛花草,熱愛生活的朋友。

導語:養多肉的小夥伴最怕遇到的問題大概就是多肉植物爆發『蚧殼蟲』了,蚧殼蟲雖然體積小,但是對於多肉植物的危害可是很大的。不但影響植物正常生長,甚至還會導致多肉植物走向死亡。第一次見蚧殼蟲的晨曦也是頭皮發麻,雞皮疙瘩掉一地,但是自從做了多肉繁殖之後才發現,多肉長蚧殼蟲真的是太平凡不過了。蚧殼蟲究竟是什麼樣的蟲子?它是靠什麼傳播給多肉的?如何才能預防多肉植物長蚧殼蟲?今天晨曦就來結合自身經驗說一說關於春季預防蚧殼蟲的那些事兒!


蚧殼蟲介紹

蚧殼蟲為花卉園藝果木常見的害蟲之一,也被稱為『園林五小害』之首。蚧殼蟲在我國目前共有600多種,威脅多肉植物的蚧殼蟲是一種叫做『白蠟蚧』的蚧殼蟲。蚧殼蟲體型超級小,平均約2-3毫米,幼蟲以及蟲卵更是小之又小,極其不易察覺。白蠟蚧通常為圓形或者扁圓形,中間略凸起,多足,身體表面為蠟質分泌物,雌雄異體,雌蟲無翅,雄蟲有一對翅膀,雌蟲體積略大於雄蟲。蚧殼蟲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每年至少可繁殖2-7代,夏季是蚧殼蟲的高發期,尤其在每年5-7月,產卵速度快且多,幼蟲生長速度快,對於多肉植物以及其它園林花卉危害極大。

蚧殼蟲對於多肉植物的危害

蚧殼蟲主要生長在植物葉心處,葉片正面,背面以及莖幹的表面,主要靠啃食植物莖葉中的汁液為生,蚧殼蟲泛濫不但可以影響多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導致葉片枯黃,同時蚧殼蟲的糞便還會攜帶真菌,蚧殼蟲啃食莖葉破壞多肉植物葉片表面以及植物內部細胞組織,同時一部分蚧殼蟲鑽入土壤會破壞多肉植物的根系,影響植物健康生長,甚至會導致植株死亡。當然一旦發現多肉植物有了蚧殼蟲也千萬不要慌,是植物就會生蟲,蚧殼蟲是多肉植物最常見的害蟲,只要養多肉植物早晚都會遇到蚧殼蟲,所以不用大驚小怪的。

蚧殼蟲的傳播途徑

蚧殼蟲本身屬於不太活躍且活動範圍比較小的昆蟲,自身傳播擴散的能力相對有限。但之所以我們的多肉會生蚧殼蟲,大多數是因為我們在購買多肉植物之後沒有檢查清理根系上的蚧殼蟲或者蟲卵,將蚧殼蟲和蟲卵一同栽種到土壤之中,後期葉片出現蚧殼蟲也就是這顆多肉植物之前帶回來的蟲卵長大成蟲了。當然,蚧殼蟲本身還會藉助外力傳播的,比如我們上面說的人為傳播,還有風力,其它昆蟲或者動物。所以我們在購買多肉植物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多肉葉片表面,葉層中間以及根系是否存在蚧殼蟲以及蟲卵,將根系清理乾淨並且修根晾根之後再進行栽種。

春天這樣做,一年不生蚧殼蟲

※翻盆換土,檢查根系

想要多肉植物後期不會爆發蚧殼蟲,那麼到了春天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多肉植物翻盆換土並且檢查根系。多肉植物雖然生長速度並不快,但是一年之內也會長大不少,並且土壤在使用一年之後營養會被植物吸收一部分,另一部分會隨水分流失掉,使用一年的土壤營養成分肯定大不如前。這個時候我們借著給多肉更換土壤的機會給多肉植物來一個『身體檢查』!檢查根系以及葉層中間是否有蚧殼蟲以及蟲卵,順便也看一下根系生長情況,適當修剪掉乾枯老化的根系,清理掉蚧殼蟲以及蟲卵。這樣,這顆多肉植物在日後會更健康,長勢也會更好。

具體操作過程:將多肉植物提前控水一周,之後脫盆脫土,清理掉根系上包裹的土壤,檢查根系是否有蚧殼蟲以及蟲卵。如果發現有蚧殼蟲或者蟲卵,我們可以將部分根系修剪掉,蚧殼蟲也要及時處理掉。用護花神按照說明比例稀釋在一個容器中,將多肉放在護花神稀釋液中浸泡一段時間,這樣最保險,可以殺死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蟲卵,避免錯過以後蚧殼蟲復發。浸泡幾個小時將多肉拿出來,放在通風良好且散光處晾乾傷口,至少要1-2天。花盆中剩餘的土壤更換掉,重新搭配疏鬆透氣肥沃的土壤,略噴濕之後裝盆,晾乾的多肉重新栽種服盆就可以了。

※清理泥土,修根晾根

當然,還有一些小夥伴在春季會剁不了手,購買大量的多肉植物,為了避免日後蚧殼蟲爆發,我們必須仔細檢查這些多肉植物的葉片以及根系是否存在蚧殼蟲以及蟲卵。因為很多時候你的多肉有蚧殼蟲其實就是買回家之後沒有仔細檢查,多肉本身有蚧殼蟲或者蟲卵你沒有發現。

具體操作過程:新購買的多肉植物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掉根系上原有的泥土以及底部乾枯的葉片。因為很多時候蚧殼蟲喜歡待在干葉子的夾層中間。用剪刀修剪掉所有毛細根,只保留粗壯的主根,這樣服盆速度也更快。往往毛細根上面的蟲卵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視的。按照上面說明稀釋護花神,將多肉浸泡一段時間後拿出來放到陰涼通風晾根,大約1-2天之後再上盆服盆。

※提前埋藥,預防生蟲

春天是預防蚧殼蟲爆發最好的時間,我們都知道蚧殼蟲通常在每年的5-7月最活躍,那麼想要避免日後你的多肉植物有蚧殼蟲,春天可以用一些藥品提前預防,我們常見的小白藥,小紫藥都有預防蚧殼蟲的效果。春天給多肉翻盆的時候一併拌在土裡或者沿著多肉植物根系埋上一些,至少半年之內是不會有事的。

關於小白藥:很多人問過晨曦小白藥是什麼?小白藥也叫『dx小白藥』,是一種廣譜內吸式殺蟲劑,小白藥源自於日本,主要成分是乙醯甲胺磷,甲胺磷含量比較低所以毒性不大。小白藥不易揮發,且味道微微發臭,但埋在土壤中察覺不到,就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內吸式殺蟲劑是指蟲子在吸收藥物之後死亡,並不是直接作用於蟲子體外的。

關於小紫藥:小紫藥最早來源於美國,目前和小白藥一樣被廣泛應用於花卉園藝的繁殖。小紫藥味道不明顯,但是含有百分之3-5的呋喃丹,所以毒性比小白藥大。而呋喃丹也是我國禁止銷售的農藥。


※通風良好,土壤乾燥

蚧殼蟲能夠繁殖並且爆發還要得益於潮濕溫暖的環境,夏季由於氣溫比較高且雨水充沛,大部分地區相對環境濕潤,尤其是南方的一些雨季比較長的地區。潮濕的環境,潮濕的土壤,以及溫暖的氣候給了蚧殼蟲繁殖後代的機會,並且在夏季蚧殼蟲的活動能力也要大於冬季。想要減少蚧殼蟲的生長,我們日常要做的就是儘可能保持環境和土壤乾燥,哪怕澆水也要水分能夠快速排水乾燥,避免積水。同時,養護環境也要通風良好,加速土壤水分蒸發,降低養護環境溫度,也可以減少蚧殼蟲生長的幾率。

總結:與其每年夏天與蚧殼蟲作鬥爭,還不如春天的時候來一個徹底的大檢查,另外,提前埋藥也可以讓你在日後的養護過程中省心不少。

路過的小夥伴,如果你們覺得晨曦講的還不錯,高抬貴手幫忙點個贊。如果有任何關於多肉植物養護方面的問題,可以關注晨曦,私信晨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QYOwXAB3uTiws8K8t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