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易感?要停藥?戰「疫」時期,專家詳解控「壓」策略

2020-02-17     醫脈通心內頻道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隨著全國確診患者數量的不斷攀升,疫情防控的嚴峻性有增無減。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讓大家倍感焦慮,加上疫情期間戶外活動少,常常由於採購不便就以方便食品代替新鮮蔬菜肉類,無形之間攝鹽量超標,從而導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也在不知不覺中升高。

今天,我們從高血壓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出發,結合疫情期間學術爭議熱點,請到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孫寧玲教授為我們詳解疫情期間的高血壓患者管理要點。

專家簡介

孫寧玲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醫師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1. 高血壓患者是否更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孫寧玲教授:

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這個問題:

第一,在各類慢性疾病中,高血壓的患病率最高,中國的高血壓患病粗率為27%左右,因此在新冠肺炎感染的患者中,合併高血壓的比例也會高;

第二,先前披露的死亡病例中,合併高血壓的感染者比例為60.9%,但根據最近《柳葉刀》(Lancet)報道的文章來看,在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合併有高血壓的比例為15%,並不很高,甚至低於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粗率,因此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第三,在臨床上,部分高血壓患者是易感的,因為存在年齡大、合併症多、抵抗力低的問題。

高血壓患者一旦接觸病毒被感染性會高,一旦被感染,死亡率是較高的。目前我們可獲得的數據較少,但至少可以說高血壓患者是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部分高血壓患者還是易感人群。

2. 疫情期間,為什麼不少高血壓患者都發現血壓升高?

孫寧玲教授:

第一,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出門,很多疫情的新聞容易讓患者感到緊張和焦慮,甚至會失眠,情緒的波動易導致血壓波動;

第二,過去我們的生活都是正常有秩序的,老年人也經常會飯後散步,但疫情期間不能外出了,戶外運動減少也可導致血壓升高;

第三,適逢春節,大家都準備了很多食品,如煙燻肉類、零食、熟食等,這類食物常常含鹽量高。

另外,春節期間家庭聚餐也會導致攝鹽過多,這些都是會導致血壓升高的因素。

3. 高鹽飲食一直我國是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疫情期間,醫生和患者在控鹽方面需要注意什麼?

孫寧玲教授:

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跟高鹽飲食是密切相關的。從2012年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來看,中國人群平均鹽攝入量為10.5g,遠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5g/d的標準,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鹽飲食可導致腦卒中的發生率上升。針對該情況,我們在中國高血壓人群中進行了一項調研,發現近十年來,高血壓患者的平均鹽負荷量為9.2g。從我們的調研結果看:高血壓人群中大概有73%的人群食鹽攝入量>6g,25%的人群食鹽攝入量>12g,因此對高血壓病人實行控鹽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臨床醫生在診療時,也要多關注患者的鹽評估情況,可以使用食鹽記分測評卡,鹽閾值片,點尿法等方法(而24小時尿鈉的測定最標準)來測評,從而給患者使用更合適的降壓藥物。

對於在家庭無感染的高血壓患者,如果單獨使用ACEI/ARB類藥物而無法有效控制血壓,可在限鹽的同時加用利尿劑,或直接替換成含有利尿劑的單片復方製劑,可以促進鈉的排泄,有助於控制血壓。像纈沙坦氫氯噻嗪片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兩種機制聯合降壓,對於高鹽高血壓患者,它有更好的降壓療效。

4. 疫情期間,家裡的降壓藥吃完後患者能否暫時停藥?

孫寧玲教授:

在以前,通常患者每次最多只能拿一個月的藥,疫情持續到現在,很多患者的藥都快吃完了。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停藥。血壓的穩定在於持續給藥,加上疫情易導致緊張情緒,一旦停藥,血壓勢必更難控制。患者需要取藥時,如果有簽約醫生,可先向其諮詢取藥方式,有的機構可提供配送服務。

如果確實需要去醫院,需做好防護,目前醫院對高血壓患者提供了長處方政策,對於穩定的高血壓患者可以一次性取三個月的藥物。

對於臨床醫生,在此特殊期間可以通過微信和網上問診系統與患者溝通,進行血壓管理,讓患者放心,丟掉焦慮,獲得血壓的穩定性。

5. 最近有觀點認為新冠病毒感染的高血壓患者應停用ACEI/ARB類降壓藥物,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孫寧玲教授:

對此有很多不同觀點,這些觀點都是依據基礎研究的結果推論出來,在臨床上要不要推薦ACEI/ARB,都沒有證據。

之所以媒體有這方面的討論,是因為涉及到與血壓增高有關的RAAS系統,ACE和ACE2是RAAS系統上重要的物質,這二者產生血壓增高的酶(ACE)和改善血壓的酶(ACE2)在正常情況下相互調節制約,而目前ACE2又作為新冠病毒攻擊的載體,因此各方討論得比較多。如果氣道上皮病毒易感部位的ACE2水平高,當遇到高致病病毒的侵襲,在免疫性弱的情況下病毒感染後就可能與氣道上皮的ACE2受體結合,在S蛋白的作用下進行病毒的複製。因此,一些觀點認為在使用ACEI/ARB藥物之後,會反射性導致ACE2水平增高,從而增加易感性;另外,還有觀點認為ACEI可引發患者咳嗽,導致緩激肽水平增高,給新冠肺炎患者帶來其他損害。基礎研究還發現冠狀病毒感染導致ACE2水平下調,ACE2與病毒結合而被消耗,這樣ACE2對血壓和心臟的保護作用會下降,加快了肺的損傷,因此另一些觀點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使用ACEI/ARB是一種非常合適的選擇。所以感染後,循環或組織中的RAAS系統發生怎樣的異常目前沒有研究,該不該使用ACEI/ARB也是沒有定酌的。

因此,臨床醫生可根據患者特點進行個體化降壓治療,而患者無需為此感到焦慮。更何況大部分患者都並未感染,本身服用的ACEI/ARB都應該繼續服用。對於未服用ACEI的患者,不建議在疫情期間血壓增高時服用,因為服用ACEI後發生乾咳的機率高於其他藥,一旦發生則很容易混擾臨床的判斷,但對正在服用ACEI/ARB沒有不良反應者,在疫情階段不必停藥,以防血壓的波動性。

6. 對於在疫情期間容易緊張的患者,可否使用中樞降壓藥?

孫寧玲教授:

如果一直以來都在服用復方中樞降壓藥,當然可以繼續服用。

在農村地區,可選擇的藥物較少,患者可以考慮使用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它成分中的利血平有鎮靜作用,如果服用其他降壓藥效果不好,加用它是可以的。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此類藥物後不應隨便停藥,否則容易導致血壓波動。

7. 除了控鹽飲食和按時服藥,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注意什麼?

孫寧玲教授:

第一,高血壓患者需要儘可能避免緊張和焦慮,保持情緒穩定也是避免血壓升高的途徑之一;

第二,每天進行自我血壓監測,要注意使用規範的血壓測量方式,比如早晨起床0.5~1小時後,連續測血壓三遍,取平均值作為當日血壓,如果發現越測越高,往往是由於緊張所致,不必太過擔心;

第三,多喝水、少吃咸、保持良好的睡眠也十分重要,當睡眠不好及焦慮時可考慮臨時服用改善睡眠的藥物。

小結:

1. 高血壓患者常常存在年紀大、合併症多、抵抗力低等問題,因此一定程度上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2. 疫情期間,高血壓患者需儘可能避免焦慮情緒,按時服藥,做好自我血壓監測,保持低鹽飲食和良好睡眠;可利用多種購藥方式,或關注醫院慢病長處方政策,不要擅自停用降壓藥物;

3. 臨床醫生要關注高血壓患者的食鹽情況,可以通過幾種鹽評估的方法來判斷,從而選擇合理的降壓藥物治療,對於食鹽量高的人群,單用ACEI/ARB類藥物無法有效降壓時可服用含有利尿劑的單片復方製劑(如纈沙坦氫氯噻嗪片),從而實現血壓達標和平穩;

4. 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新冠肺炎的高血壓患者是否應該使用ACEI/ARB類降壓藥,對於本身就在服用該類藥物的患者而言,血壓高且無不良反應者不應隨便停藥換藥。對於無感染的高血壓患者,應疏導緊張情緒,減少血壓波動,必要時可加用復方中樞降壓藥(如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來控制血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MvBUXAB3uTiws8KZb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