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這句話已是老生常談,正如此話所言,把握住機遇,實現人生逆襲的人也不在少數。比如騰訊集團的馬化騰、阿里巴巴的馬雲等,他們曾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如今身家已過千億,成為網際網路領域的大佬。
而恆大集團的許家印、萬達集團的王健林則曾站在房地產領域的「風口」,隨著房價的增長,許家印、王健林等人的身家也是得以迅速增加,成為一代知名企業家。
其實,在信息共享迅速的今天,像馬雲、馬化騰、許家印、王健林等人般,能夠牢牢抓住機遇,實現人生逆襲的人已有很多,這離不開他們對商機的敏銳「嗅覺」,更離不開他們平時的努力,畢竟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機遇到來時才能不慌,牢牢把握住其「主動權」。
如今,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房住不炒」已逐漸深入人心,房地產的「粗放時代」也已結束。早在多年前,中國前首富李嘉誠就開始拋售內地的房地產業,王健林也將旗下七十多家酒店「打包」賣給了富力,就連在中國一年收租15億的這夫妻兩人,也選擇了拋售國內78億的物業資產,還在美國花200億買房,他們就是SOHO中國的聯合創始人潘石屹和張欣。
潘石屹與張欣是在1994年認識的,兩人都有著非常強的事業心,在相處中,兩人發現了共同追求,認識了4天的時間,潘石屹和張欣就結婚了。
結婚以後,兩人為了共同目標不斷努力,在做了一年的準備之後,潘石屹與張欣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SOHO中國剛剛成立時,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善,他們夫妻兩人度過了一陣頗為困難的時間。
之後,潘石屹憑藉其過往的經驗,決定對建築風格進行創新與「改革」,這種偏「前衛」、「另類」的風格在市場上引起不少關注,SOHO中國的名聲迅速傳播,不少外媒周刊等曾稱,「潘石屹的樓盤品味上已經國際化」。
2007年,SOHO中國在香港上市之後,其發展更是迅速,短短几年的時間,就成為我國房地產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而潘石屹、張欣夫妻二人也由此獲得巨大財富,身家早已超百億。
如今,SOHO中國仍在持續發展中,一年靠收租就能有15億,由此可見,潘石屹與張欣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不過張欣與潘石屹的一些行為卻讓人詬病。
在幾年前,張欣就加入了美國國籍,而潘石屹、張欣夫婦拋售國內78億資產後,花了200億在美國購置房產,還曾給美國的哈佛大學捐款6個億。
是否移民是個人的權利,給教育事業捐款也是好事,但在國內賺的盆滿缽滿,卻給美國的大學捐款也難免引人不滿,畢竟在國內很多落後的山村,因沒錢上不起學的孩子還有不少,若把錢捐給這些孩子,作用或許會更大吧?
當然,我們不能道德綁架任何人,一個人做出怎樣的選擇,是每個人自己的權利,不過,在關鍵時候,像馬雲、任正非、董明珠等支持我們民族企業的企業家更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