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生活過的朋友們,對於丟東西應該有以下的感同身受:
第一,東西往往不是被偷,而是自己不小心落下了;
第二,丟掉的東西能找回來的機率很大。
日本東京地下鐵,就為此專門開設了一個失物招領管理中心。
該中心設立在飯田橋站站內,全年無休。
負責人佐曾木剛,已經在這兒工作了很多年了。
據佐曾介紹,丟失物品會先由發現該物品的車站保管一天,如果無人認領,第二天會被送去飯田橋的保管中心寄存3-4日。如果在這期間失主也沒有現身,失物將會被移送到警視廳遺失物中心,保存期間為3個月。
在飯田橋的失物管理中心,丟失的物品都被好好的分類,貼好了標籤放在架子上,等著主人的到來。
東京地下鐵有數條不同的線路,管理中心根據路線的不同對失物也進行了分類,還加上了丟失日的標註。這樣既方便管理,在失主前來認領時,也節約了尋找的時間。
手帕、毛巾
佐曾根據長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了丟失物品里的排行榜。
在日本大家都有隨身攜帶小毛巾的習慣,在洗完手或者出汗時,都更傾向於用毛巾手帕而不是衛生紙。
從包里或口袋裡被拿出的次數又多,很容易就滑落出來。加上物品本身面積也小,也容易被忽視掉。
傘
在日本大家更喜歡用長柄傘而非摺疊傘,在上了電車之後,習慣性的就把傘掛在扶手上,下車很容易忘記拿傘就這麼直接下車了。在雨天過後的兩天內,總是能收到大量的被遺忘的雨傘,一年大概有7萬6000件雨傘的失物統計。
手套
如果到了冬季,被送來的手套就會增加,特別是在早上很冷到中午卻開始轉暖的日子。曾經有一次一天就送來了550件手套。
圍巾
和手套一樣,也是在冬天就會數量猛增的失物。在外面很冷,進入溫暖的車廂之後,就隨手摘掉了,一不小心就落在車廂里了。
IC卡
因為進站出站的時候都需要刷卡,所以在改札口附近掉落的情況很多。記名和無記名的卡都有,如果是記名的卡,可以根據發卡時登錄的電話聯繫到失主,因此記名卡的失主大多數情況都會回來認領。
也曾經在給失主打電話說明撿到了其IC卡的事情後,失主像是失憶般的表明自己不記得有掉過卡……
由上可以看出,雖然都是些小東西,但是管理中心還是很細心的分類保存著,足以感覺到日本人對待細節一絲不苟的態度。
佐曾還分享了一些除了日常用品,一些奇怪的失物。
有一次佐曾收到過注射器的遺失物,因為擔心裏面是否有感染物品,還專門特意找專家求助解決方法。還收到過裝著獨角仙的籠子和假牙…
還有一次撿到了700萬日元的現金,佐曾當時抱著「使命感」一張一張的確認了錢數。
據調查統計,東京地下鐵,一日平均可以收到1000-1800件失物,多的情況下會收到超過2000件,一年收到約66萬4000件失物!
為什麼在日本丟失了東西大都能找回來?
除了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外,學校、餐館也都設置了失物招領處。根據場所規模不同,失物招領處也各有不同。
位於日本街頭巷尾的派出所的失物招領處,就是一個專門的大箱子或柜子用來放行人在路上撿到的遺失物。送來的遺失物也種類繁多,除了鑰匙、錢包外,還有小貓、小狗,甚至還有蔬菜水果……
雖說將各種遺失物送往派出所能夠體現日本人良好的公共道德,但這也給派出所增添了不小的負擔。雨傘、衣物等物品往往由於價格低廉而鮮少有人認領,在東京甚至還有「一場雨,三千把(遺失的)傘」的調侃。
所以日本政府於2006年修改了法律,規定遺失物在派出所的保管期限為3個月。
在3個月之後,廉價的日常物品就會被派出所以低價出售。當然,包含個人信息的物品除外。
其中賣的最好的有各式各樣的帽子。
然後是水壺和便當盒,雖然個人不是很理解餐具用品為什麼要買二手的……
擁有第一人氣的就是雨傘了,日本人民真的是又愛買傘又愛掉傘!
日本政府還曾頒布《遺失物法》。法律規定,人們撿到丟失物品必須在5日之內交給政府。在撿到現金時,失主須支付給撿拾者相當於總額5%-20%的現金作為謝禮。
雖然說將撿到的遺失物送往失物招領處,或前往失物招領處找尋遺失物對日本人而言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生活細節,但這樣的生活細節其實早已形成一種文化。
大家來日本旅遊的時候丟了東西也不要慌張,大多數時候都是能夠找回來的。
1.發現東西丟了之後,去就近的失物招領處詢問,每個車站都設有詢問處;
2.在失物招領的網站上輸入關鍵字查詢;
3.還可以去附近的派出所諮詢,會填寫一個失物報告單子,查找後如果有數據,就會告知失物編號和保管失物的警察署的地址和電話號碼。
即便如此,外出的時候還是要注意自己的隨身物品是否攜帶齊全,畢竟丟東西也不是一件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