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兒童,面黃肌瘦,胳膊如柴,有可能缺鋅,補鋅能解決

2019-07-31   臨床營養鬥士

今日遇見一個四歲的兒童,通過學校體檢發現,孩子身高體重不達標,遂帶來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眼看到這個孩子的時候,跟身邊的媽媽一對比,第一印象以為是後媽!

孩子那是面黃肌瘦,骨瘦如柴,全無一個兒童應有的生機。而母親則是光鮮照人,營養充足啊!

仔細一詢問,才知道她的孩子平常食慾不佳,飯量很小,還喜歡咬指甲。

查看孩子的手指,發現他的十個手指甲,全部是牙齒咬掉的痕跡。

那麼孩子的這些症狀表現究竟是啥原因呢?

第一個我們考慮的就是缺鋅。

那麼缺鋅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

1. 食慾減退

缺鋅影響味蕾細胞更新和唾液磷酸酶的活性,使舌黏膜增生、角化不全,以致味覺敏感度下降,發生食欲不振、厭食和異嗜癖。

2. 生長發育落後

當組織內鋅濃度無明顯降低時,首先出現的症狀是生長緩慢。缺鋅可妨礙生長激素軸功能以及性腺軸的成熟,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體格矮小、性發育延遲和性腺功能減退。

3. 免疫功能降低

鋅可能通過影響T淋巴細胞功能、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胸腺刺激素的結構或活性、γ-干擾素、細胞因子以及免疫調節因子的分泌或合成等多種環節引起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因此,缺鋅患兒易發生感染。

4. 智能發育延遲

缺鋅可使腦DNA和蛋白質合成障礙,腦內谷氨酸濃度降低,從而引起智能延遲。

5. 其他

如脫髮、皮膚粗糙、皮炎、地圖舌、反覆口腔潰瘍、傷口癒合延遲、視黃醛結合蛋白減少而出現夜盲、貧血等。

除了上述症狀之外,一般到醫院可以做哪些檢查進行確認呢?

1. 空腹血清鋅濃度

正常最低值為11.47μmol/L(75μg/dl)。

2. 餐後血清鋅濃度反應試驗(PICR)

測空腹血清鋅濃度(A0)作為基礎水平,然後給予標準飲食(按全天總熱量的20%計算,其中蛋白質為10%~15%,脂肪為30%~35%,糖類為50%~60%),2小時後複查血清鋅(A2),按公式PICR=(A0 -A2)/ A0×100%計算,若PICR>15%提示缺鋅。

3. 發鋅測定

不同部位的頭髮和不同的洗滌方法均可影響測定結果,輕度缺鋅時發鋅濃度降低,嚴重時頭髮生長緩慢,發鋅值反而增高,故發鋅不能準確反映近期體內的鋅營養狀況。

根據缺鋅的病史和臨床表現,血清鋅<11.47μmol/L,PICR>15%,鋅劑治療有顯效等即可診斷。

確定鋅缺乏,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補救呢?

1. 針對病因

治療原發病。

2. 飲食治療

鼓勵多進食富含鋅的動物性食物如肝、魚、瘦肉、禽蛋、牡蠣等。初乳亦含鋅豐富。

3. 補充鋅劑

常用葡萄糖酸鋅,每日劑量為元素鋅0.5~1mg/kg,相當於葡萄糖酸鋅3.5~7mg/kg,療程一般為2~3個月。長期靜脈輸入高能量者,每日鋅用量為:早產兒0.3mg/kg;足月兒~5歲0.1mg/kg;>5歲2.5~4mg/d。